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音频故事(2)--录音相关可注意流程

2019-05-25 00:10 作者:盲人号  | 我要投稿

嗯~。。。。算是工作变动吧,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可能近期可以闲出一些时间准备一个诗岸出来的企划?(笑,反正立绘已经在画了,决定单推了)说回正题

音频信号的录制流程大致 根据录音的环境不同有多种不同方案
这里提供几种常用方案

  1. 户外录音

    因为一只麦克风只能采集独立声道的声音,在需要采集立体声的场合 应选择使用两只麦克风录制两个声道,或选择立体声录音笔来录制立体声,推荐双声道硬件产品ZOOM H6

②环境噪音
因为户外环境不是优良的声学环境,必然会有环境噪音,所以户外采集的干声需要在后期混音处理前进行一步降噪处理 推荐软件效果器   IZOTOPE RX ,waves de-noise


2.需要室内或有返听环境的场合

①避免产生啸叫
很多舞台环境或直接音响监听不可避免的会收入到环境的混响音,这些声音在音响系统链中循环会产生非常刺耳的尖锐声音,这个声音就是啸叫。


防止啸叫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将收入的信号的极性反转,不过常用的办法还是尽量让收音设备远离播放设备。(这也是有能够采集更加细腻信号的电容麦,在表演现场依旧会使用动圈麦克风的原因)

②避免房间驻波对声波的抵消。

合理的声学环境应尽量避免墙壁产生反射波长,这种波形会对声源的特定频率产生消波,使得收录到的音频数据产生“低频缺失”

解决驻波对音源的破坏应该让录音环境的声波散射更加“分散”,也就是尽力避免录音环境呈过度规则的立体型 ,比如正方体,可以选择16:9的长宽比。

③录音使用的硬件设备

麦克风是一定需要的,如果需要录制特定乐器和特定物件发出的声音根据情况也应该选择相应的录音设备,

比如民谣吉他专用的加震拾音器,二胡,琵琶专用的动圈麦克风。

录制架子鼓电吉他等高动态乐器使用的sm57动圈麦克风

录制人声使用的电容麦克风等等。

推荐设备akg3000,

然后就是adda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单元,为了减少数模转换之间的延迟,显然直接焊接在家用电脑主板上的集成式声卡是明显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更快速更能帮助cpu分摊压力的单元,这就是外接声卡。

外接声卡接口有usb2.0,火线,雷电等等,常用的还是usb2.0 .。。。因为外置声卡通常是非常昂贵的。

现在很多国产的声卡都鼓吹自带非常多的自带效果,但实上作为转换单元追求的还是比较高速的转换速度。。。。显然厂商的研发方向还是符合国情。

使用上,音频通道间会有占用情况,这个我可能以后专栏也会去写一些。

④录音软件

电子音频工作站,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通常叫做daw,是一种特化录音和音频文件剪辑,后期制作,midi文件加载,格式转换的软件,主流的选择非常多,从比较普遍的audition


到录音行业常用的pro tools ,cubase, studio one ,nuendo选择非常多,软件上各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就从经济条件和UI喜好上下手会比较简单,

如果你使用的audition 个人建议是在偏好设置里将音频协议改成asio的通用协议。。。。mme。。实在是太慢了...

软件上个人是推荐cubase

⑤音频的后期处理

部分声卡在pc界面会有单独开发的“硬监听”机架,这个界面如果能够支持效果那也可以在这个界面直接做音频处理,并且因为这个界面可以跳线,也可以使用在直播等场合,当然,这要具体到使用的声卡类型。

推荐设备 RMX babyface


直接的录音素材,一般对于混音工作者喜欢称作“干声” ,这个音频显然是不够“好听”的。

接下来的音频后期处理就是为了然音频本身过于干瑟和刺耳的比如s zi xi 这些牙齿闭合发出的音色做削减和增益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包括剪辑成需要的播放速度和对波形,音高的调整等问题。

推荐插件 waves系列,izotope系列,bluecat系列。


聊一聊一些荧幕和现场背后的音频故事(2)--录音相关可注意流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