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播客系列 | 亚太地区生物医药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2023-10-07 16:30 作者:按名责实  | 我要投稿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研究

生物医药行业在亚太地区的并购趋势

。我们的嘉宾是总部位于中国的精品投资银行公司

BFC Group的董事总经理陈大东(David Chen)先生

 ,他讨论了当前的市场情绪、估值挑战、最近引人注目的跨境交易以及其它需要关注的交易趋势。

生物医药行业最近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

您能介绍一下今年亚太地区的情况吗?

David Chen:

2021年,我们曾在大陆和香港的市场都创下了纪录——在上海有大约40个

IPO

,在香港有20个IPO。每家上市公司的估值都在10亿美元左右,这些都属于大型的IPO、大规模的融资。尽管创纪录的年份并不太适合作为衡量标准,但目前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目前投资市场已经降温。  

目前投资市场的情绪是:

投资人们觉得很难筹集到资金。而在这其中的主要挑战是,一级市场的估值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而在公开市场上,可以看到估值发生了很大的调整。在亚洲的一级市场,尤其是在大中华区,有时公开市场上的价格甚至更高,这导致许多投资者,甚至他们的运营公司在投资时遇到困难。   在亚洲,尤其是在大中华区,生物技术还相对年轻。

创业者和投资者都在努力找到真正投资和建立一家公司的方法。

我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调整,并为了所有人都能达成一个合理的条款,从而让创业者和投资者都能获得回报。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公司,BFC仍在完成融资,并完成跨境交易。

今年我们肯定会看到更多的并购交易。

“健康”逐渐成为了政策的重点主题之一

生物医药的哪些子行业将从中受益,

并在未来几年保持稳健增长?

David Chen: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主要经济体,医疗保健都至关重要。   总体而言,我们仍然能看到非常健康的增长,尽管GDP增速可能不会达到两位数,但是通过与许多跨国公司以及具备商业基础设施的本土主要参与者的对话,他们的态度仍然非常乐观,并且认为未来的增长速度将远高于GDP。   对于新兴生物科技企业来说,面临的挑战确实很大。企业家和投资者往往会低估建立销售基础设施的成本。   对于那些具有创新性,并且能够填补市场中未被满足医疗需求的产品,我们持乐观态度,因为这些产品在这里应该还是有市场机会的。真正对市场产生影响的是那些没有知识产权的仿制品。那些位于拥挤市场的公司很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融资也会很困难。   

最近,您从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些交易中

观察到了怎样的趋势?

David Chen:

首先,我们注意到大中华地区地区的大部分生物技术公司和医疗技术公司,都在寻求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因为报销金额削减,他们必须全球化以便能够收回一些研发成本,并进入更广阔的全球市场。   其次,我们看到投资者和企业家会慎重地选择开发某些药物。例如,在肿瘤学领域,PD-1被认为是一个最大的挑战。过去我们看到很多公司都在进入这个领域,开发第二代PD-1。我们看到可能有50多家公司在这样做。结果,由于报销率大幅下降,这一领域在本地市场的情况非常糟糕,很少有人能赚到钱。

播客系列 | 亚太地区生物医药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