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作答公务员申论考试语句解释题 出题思路材料难点与答题策略

很多同学都对如何作答语句解释分析题,颇为头痛,我来帮你整理一下答题难点和思路。柳夫子讲道理@微信订阅号
从出题思路来看,语句解释题核心考点在于
抽象概念具体化
比如2019年副省级语句解释题,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就是要求你把复杂的“精神资源”内涵解释清楚,乡村文化是如何具体地对应中所设定的情况。比如鲁迅这个例子代表了什么具体情况?
“作为精神资源”是抽象表述,鲁迅例子就是具体表现,你要能够建立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基本的出题思路,也是准确作答的唯一途径。
那么进一步地,作答难度还体现在
资料晦涩难懂,复杂程度非常高
仍以2019年副省级语句解释题为例
(四)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你对“作为精神资源的乡村文化”的理解。(10分)
鲁迅和希腊童话都是例证,是证明一个共同的要点,你就要读懂二者的共性是什么?是正反对比,还是并列。
鲁迅的“地母”和希腊神话的“大地母亲”共同在强调什么?都是孕育。

其实资料算是给了你一个暗示,即培养了鲁迅的对于乡村文化的热爱,但是你注意,你不能直接就用了,因为鲁迅是具体个人,乡村文化的热爱也是个人情感,如果你这么直接写,无法直接对应起句子的逻辑。
鲁迅是具体人的体现,他的作品是乡村文化孕育的结果,所以这里它想强调的是,乡村文化对于文化的传承价值。这样才能对应起“精神资源”的概念。
是的,就这么简单个事情,材料用极其简短的话,却说的非常复杂,你看懂了么?
我再说一遍,很多同学气其实完全是不会答,而不是答错了,典型的就是比如让你解释概念就乱写各种对策。面试里这样的错误答题思路,更是比比皆是,哎。另外
作答关键在于论证如何体现
简单地说,你要作答的是,具体事例如何体现了抽象观点。
比如2019年地市级
(四)“给定资料4”中的座谈会上,主持人说:“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种’遮蔽’,就拿不出有分量的作品。”请谈谈你对“种种‘遮蔽’”的理解。(15分)
你可以说,脱离实际就是一种“遮蔽”问题的具体体现,但是你不能说某某人的情况就是遮蔽,
记住,例证不能直接用,你直接罗列就跨越了如何具体体现这个考点,没有逻辑论证,作答成了概括题,说明你的老师没有给你讲清楚。
你会作答语句解释分析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