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各式夏(热带)帽
1938年, 苏军开始配发M1938夏帽,
供驻扎在中亚、北高加索、外高加索、克里米亚半岛等热带地区的军人夏季时使用。
这种软质圆边帽通常用棉制品制作,顶部呈尖状, 近似布琼尼帽的风格。
帽子正面佩戴与夏季版布琼尼式帽同样的帽徽底衬-一个硕大的兵种色五角星,
帽身有若干个散热通风用的金属绣眼。
该款帽子有8个绣眼 ,12个绣眼,16个绣眼三个类型。





上4图:1939年5月,诺门罕战役中戴着M1938夏帽的苏军战斗人员。
1955年,苏军推出了M1955夏帽,圆顶,卡其色,有16个绣眼。

从1967年到1974年装备的夏帽为绿色,圆顶部分为双层接缝。
有帽带,帽徽是小号的金属五角星。
该帽称为 M1967夏帽,非正式名称是 “glass”(玻璃)。





1974年,苏军开始配发M1974夏帽,这款新式夏帽的尖顶外形与M1938相近似,
加了帽带,有卡其色和棕绿色两种布料可选用,并可选带红色或暗色的帽徽。
这款帽能很好地保护头部免受阳光照射,
不足之处就是重量很轻,在强风的情况下会被吹飞。
由于在随后的苏阿战争期间M1974夏帽被大量配发使用,
所以经常被称为“苏阿战争夏帽”,或“阿富汗卡夏帽”(Afghanka hat)
在阿富汗作战的一线官兵中,“Afghanka”是非正式的流行俚语,
一般指用于阿富汗作战的苏军夏季作战服套装。









上6图:苏阿战争期间,戴着M1974夏帽的苏军士兵。
随着“阿富汗卡夏帽”全面列装苏军部队,
在稍后几年,KGB的特种部队、边防部队和内务部队也开始装备夏帽。
不过他们的夏帽是平顶的,而且帽身与帽沿一样布满了缝线,
使这款夏帽更硬挺,整体外形更像绅士帽,
所以一般称其为巴拿马式夏帽(Panama hat)。


上2图: KGB巴拿马式夏帽最初为卡其色。



上3图: 后期的KGB巴拿马式夏帽是采用各种迷彩布料制作。
苏联海军也有自己的热带帽,1975年左右推出,至今俄罗斯仍在使用。
它是由带有白色滚边的轻量级蓝色棉制成,
独特的是有一个可拆卸的遮阳板-用小塑料按钮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在炎热的天气里,军官和水手都戴着。
它与二战日军的野战帽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