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16战斗机

制作不易,如果您觉得不错,请您点个赞和关注让更多的人能够看见,up主在此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了。
正文
伊—16是前苏联在二战初期的主力战斗机,产量约7000架。
研究历史
1 16式前苏联第一款悬臂式、下单翼可收放起落架的战斗机,原型机tSKB—12于1933年由玻利卡波夫开始设计,初期该机其装备了m—22发动机试飞后,玻利卡波夫认为m22发动机功率偏小,决定换装m25发动机及改型为TSKB —12 bis型。在12Bis接近设计完成时,苏军决定以I十六四型的编号投入批量生产,由于m25发动机一直未能正常生产,所以前期伊16有一些装的是美国的1820f3发动机或以m22发动机临时代替。
1934年2月18日,该机由著名飞行员V. P. Chkalov进行试飞,1935年,该机在红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群众集会上首次路面编队飞过红场上空,随后该机生产了约400架,便开始装备部队。

改进型号
1935年七月,装m25发动机和shkas的五型开始生产,产量约1500架,在1935年至1937年嗯,五型是当时世界上飞得最快的战斗机,到1941年6月22日,卫国战争开始时,苏军第一线作战飞机,还有大量五型。和五星同时生产还有6型,缩小了背部的背脊,改善飞行员后方视野。
20型是1939年研制的翼下加挂副油箱的试验型,在加挂2个200升的副油箱后,该机的航程可以从800千米提高到1200千米。20型未投产,但加挂副油箱的技术被用于18/24/29型上。
1939年投产的24型和1940年投产的29型装备的821千瓦的M—63发动机,24型的航速达到470千米/时。29型是伊—16的最后改型,主要将1940年研制成功的12.7毫米UB重机枪换为24型的7.62毫米机枪,二四型和二九型在1940年至1941年战争爆发前,曾大批量生产。
从一七型开始,有部分飞机装备20毫米机关炮,在卫国战争初期,装20毫米机关炮的伊16在伊尔二未大批量装备部队前,在攻击德军行军纵队和装甲目标时,充当强击机使用,绝大部分伊16都可以在机翼下携带4—6枚火箭弹。

实战使用
在1936年爆发的西班牙内战中,伊—16战斗机首次受到实战检验,表现优异。二战之初的苏日诺门坎战役中,它也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当时轴心国空军的主力还是双翼机,包括德国Ar68战斗机、意大利CR.32战斗机以及日本95式战斗机。同时,飞行员仍旧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作为战术指导思想。伊—16的先进性使其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使前苏联跻身航空先进国行列,客观上刺激了世界各国研究适应新时代空战的战术和飞机。

然则,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前苏联大大推迟了伊—16的进一步改良和后继机的开发,使得伊—16和伊—15一直生产到二战爆发时。在苏芬战争中,受挫的苏军认识到该机已经过时,从而在改进的同时开发新一代战斗机
在前苏联型主力战斗机大量服役后,残存的伊—16仍然被改造成教练机和攻击机使用,直到1943年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