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星之彩》有感
星之彩——从寻常事物中诞生的异样感往往最能直击人的心灵,一想到这种恐怖可能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就不寒而栗
读完了星之彩的短篇,内心的波澜久久不能平息,最初了解到这个短篇还是听说了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同名电影,没能来得及看电影但也通过其它途径对剧情有了一部分了解,那个时候便在心中对“来自星空的色彩”刻下了一缕期盼;之前还有幸观赏了电影《湮灭》,湮灭带给我的那种对常态恐怖片的颠覆感也是前所未有的,那种来自宇宙间的恐怖,在根本上从我们无法观测出来的角度去把生物改造的行为带给了我一种异常的惊悚感。
3月24日晚,读完了星之彩短篇之后,意料之中的我失眠了,倒不是说是书中对这种宇宙间恐怖存在的概念引起了我无休止的思考和对作者的膜拜,只是单纯的望着眼前泛着RGB微光的卧室以及闭眼后模糊阴影的那种朦胧感,让我止不住的联想到那来自群星之间散发着凋零气息但却又绚烂无比的一抹恐怖。
我有想过星之彩给我带来的这股恐惧感的缘由是什么,我觉得它跟拟态生物(掠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的,虽然它们表现起来都是一样的形式,它引发我恐惧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寻常事物中诞生的异样感,而且这种异样所带来的变化是日复一日慢慢的浮现出来的。
电影湮灭的剧本多少应该都有借鉴星之彩的元素,甚至说应该就是从这里找来的灵感,但我觉得湮灭在这方面做出的改编是非常的到位的,它与星之彩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所描写的那片异样的土地会潜移默化的去改造里面的生命生物,把他们变成截然不同的东西,这一点上更贴近了我们人所能触及到的范围,更容易能让人把自身带入进去,不过同样的好像也失去了克苏鲁神话当中的一些固有的特色,患得患失了属于是,不过两者同样都给我带来了绝佳的体验。
谈回星之彩小说本身,虽然在这之前我已经阅读过很多怪诞有趣又不乏惊悚可怖的文章了,但在阅读星之彩的时候仍旧是本能的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虽然往期的克苏鲁神话当中也描绘了不少无形的恐怖,但星之彩的故事中作者把这种无形的恐怖一定程度上的有形化了,奇异的色彩作为其表现形式实在是太过惊艳了。
对于我们来说颜色是在寻常不过的东西了,是无处不在的,对色彩来说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对于颜色来说我们只会看到一个东西之后去讨论“它是什么颜色的?”但绝不会提一句,“它有没有颜色?”
星之彩的故事就像是打破了这层有关颜色的壁垒,从一个及其富有创意的诡异角度去创造了一个来自宇宙中吞噬生命的恐怖之物,并且寄托于文字这个载体也能让我对于那一抹光谱之外的存在更加的去进行一个想象,这一点也是我觉得克苏鲁神话系列为什么最好是去看文字的原因之一。
这次是看的短篇的小说,等到下个月一定买一下新编的克苏鲁神话4,希望能看到更多富有创意的文章吧,大概率又会大晚上的浮想联翩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