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下定决心自杀的人,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能预防吗

【提问】能够下定决心自杀的人,内心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

【铁树开花耶】百问百答 不能承受,无力解决,看不到希望,以及刹那间的绝望,而产生的内心决绝。有过自杀经历的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自己有其他办法,不会去选择死亡。大多数下决定自杀的人,是出于刹那间的绝望,这种感觉通常是不能长期伴随的,也是随时有可能会改变的,当自杀者自己不能排除这种感觉时,外来的帮助非常重要,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个暖心的举动,或许是解决了实际的问题,都有可能中止自杀的行为。

自杀行为大部分是可以阻止的,事后也会恢复到正常状态,却不是全部的人都能这么地幸运,也有少数的人,自杀的念头是长期存在的,因为内心的绝望,而会在被救之后,仍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杀。这确实是一个悲剧,也仍然是在可以理解的范围,因为这类情况也还是有一些典型的案例的。

有一位前学长前辈的妈妈,是一位有着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在她所出生的年代,有相同知识背景的人非常的少,学长前辈的爸爸是一位文盲,在当时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因为周围的人大多数也都是文盲。学长前辈的妈妈虽然有大学的教育背景,却跟普通的文盲一样,同样的劳作,同样的伺候公婆,相夫教子,也干粗重的家务。她的知识在当时的年代应该是很有价值的,她却选择了不做任何与知识相关的事情,而是安心于与学长前辈的爸爸过平淡的生活。

学长前辈的妈妈,内心是痛苦的,却从来不表现在脸上,家里人也不知道她所承受的内心折磨,与心理上的痛苦无奈。在学长前辈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某一天早上放学回家,发现自己的妈妈正在被抢救,而原因是学长前辈的妈妈上吊了。那是学长前辈第一次知道上吊的概念等同于自杀,等同于死亡,等同于生命的终结。学长的妈妈因为被发现得及时,而被抢救了回来。

学长前辈的妈妈被救活之后,和家人说了她内心的痛苦,她觉得她的人生是悲惨的,无望到绝望的,她无力去改变什么,只想结束自己的一切。学长前辈的爸爸是一个好男人,模范丈夫,慈善的父亲,一切都做得很好,然而,学长前辈的妈妈仍然觉得,那不是她想要的,她想要的生活,没有人能给得了她,她认为她也永远不可能得到。

之后的十来年时间里,学长前辈都是在这种恐惧中度过的,因为学长前辈的妈妈并不曾放弃自杀,在被救过几十次之后,某一天永远地离开了,最后一次是吃了安眠药走的。学长的妈妈自杀的方式很多,几乎能要人命的方法,她都会尝试,安眠药并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睡着了就死了。事实上是非常痛苦和漫长的死亡过程。

失去妈妈的时候,学长前辈已经在大学读书,他的内心一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也因此改了专业,去海外专门攻读心理学专业,专门研究自杀的课题,因为他想要知道他的妈妈为什么那么执着坚决地自杀。学长前辈的妈妈是爱她的家庭亲人孩子的,却仍然决绝地反复选择死亡,这让学长无法接受,也因此在自杀领域做了很多科学研究,也做了很多阻止他人自杀的事情。

另一位学长,因为在海外留学时年龄太小,而在内心承受过太多,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就重新攻读了心理学专业,想要以此去了解人类心理,找到自救的方式,同时也找到对付他人的方式。这位学长对心理学研究的动机,是应该被阻止的,当然他没有可能直接说明,研究心理学就是为了对付人类,学业进行得顺利,工作也顺利,之后就回国了。

因为国内心理学上的空白,让这位学长认为,可以有机会一展抱负,成为心理学领域执牛耳者。这个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而在执行的过程中,他做了很多为研究而不应该做的事情。其中有两件事情,都是差点弄出人命的,那就是诱导自杀。这位学长的妈妈,是他诱导自杀的第一个研究对象,试验进行非常顺利,学长的妈妈真的自杀了。

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学长的研究得到了他想要的成果,他的妈妈也差点死亡,被救回来的时候,他说他不敢再拿自己的妈妈做实验,因为他的妈妈真的会死的。而第二个研究对象,是学长的一位恩人,一个曾经对他有着无偿帮助的人,试验进行依然非常顺利,学长的恩人也在命悬一线的时候,被救回来了,不是学长救的,是机缘巧合,被不相干的人救的。

学长的恩人,是一位比学长的教育背景与知识成就更加丰厚的人,很快明白过来其中的问题,也及时做了心理上的处理,学长的恩人因祸得福,竟然比学长更早地推出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他们后来也仍然有来往,并没有翻脸相杀,而是都成了彼此的心理学研究对象。也都同样研究自杀相关的心理课题。一个是为了救人救已,一个是为了对付别人,研究的动机是完全不一样的。

人活在世上,会遇到各种问题,面临各种困难与挑战,也会有很多迈不过去的坎,当心理上无法承受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产生自杀的心理,这种心理是可以阻止和改变的,需要外来的干预。当面临的困难,自己无力解决的时候,也会有人产生自杀的心理,这种心理也比较容易解决,就是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不想死了。

最棘手就是那种看不到希望,内心完全绝望的,让人产生决绝的因素一直存在的,这是真的需要警惕的,如果发现周围有人有这样的心理,一定要伸手相助,不要因为大意和忽略而失去一条生命。这样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只不过有人是坚决地飞蛾扑火,而有的人是选择另一种慢性的方式。

曾有一位海外的学长,外国人,他在获得第一项科研成果的时候,庆祝自己的方式是把自己给阉了。阉了!估计好多老铁忍不住叫了起来,是的,他把自己阉了!是找专业医生做的手术,因为他不敢给自己做这样的手术。因为他不想要孩子,也不想结婚,只想让自己自然死亡,然而,生命漫长,也不容易终结,他担心在未来的人生中,不小心爱上一个人,不小心又生了孩子,所以要防患于未然,把自己给阉了。

他没有精神病,也不是变态狂,只是想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而把自己给阉了。当时问过他的父母,是否会在意这件事情,和中国人完全不一样的意识形态与观念,他的父母认为只要他觉得好,他的父母就会尊重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把自己给阉了这件事情。

这位歪果仁学长说,他的内心一直在承受很多痛苦,从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常常被痛苦所吞噬,没有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也没有办法能够顺利结束,他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曾经自杀过,被抢救的过程,是比死亡更强烈的痛苦,因此,他不会再去选择自杀,而是希望能自然死亡,在自然死亡的这个过程里面,他想要做的就是不给别人造成伤害,能让自己尽量的快乐。

目前,这位歪果仁学长,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也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虽然不是特别的突出,也仍然算是佼佼者。他对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与心理上的需求,并没有刻意隐瞒,而是希望世人对他这样的心理引以为戒。在你还是一个快乐的人的时候,要保持这种难得的初心,不要被自杀的阴影所笼罩。因为笼罩的心理阴影,当你无法解开心结的时候,是会一直伴随着人生的,也会影响到人的方方面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