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运营一所学爵士乐的学校,从05年至今会发生多少故事?
爵士乐在国内究竟有多冷门?
据某朋友的不可靠消息,在上海JZ开办之前,国内的爵士音乐人数量可能不超过100人。
甚至直到现在,国内的爵士音乐人依然是堪比大熊猫的存在。

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国内一直对爵士这一风格没有太多的科普以及宣传,以至于许多人对这门风格缺乏认知。
打个比方的话,100个人里,60个人不知道爵士是什么东西,20个人对爵士的认知就是咖啡馆里的情调音乐,10个人分不清爵士和Blues的区别,5个人觉得爵士就是即兴,4个人觉得爵士太难了,剩下的一个人是爵士乐手。

没有认知,也就没有市场,由此爵士也得名:“绝市”,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梗图。

然而话虽这么说,可是如果按照学习者的角度而言,爵士又是一种非常值得学习的风格。
爵士和声里的和声逻辑运用,复杂的和弦色彩,对于各种律动的掌握,还有大量的琶音练习。这些对于音乐水平的提升,是相当有营养的。

可以说,学习过爵士的音乐人天然就会比没学过爵士的音乐人占优势。
在爆裂鼓手中,那句著名的:“少壮不努力,老大玩摇滚。”的梗并非是空穴来风。

当你攻克完那些大量的练习与繁复的知识时,类似「固定调还是首调」这种难题马上会在你眼中变得如同小儿科。

有许多水平极高的音乐人,都曾有过学习爵士的经历。
以日本音乐人中的椎名林檎为例,她便是从小靠爵士打下了功底,所以她的音乐往往存在许多爵士乐中的技巧。并且这些技巧与流行乐碰撞之后,被她运用得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这也是为什么,乃至在世界音乐家范围内,椎名林檎的评价都是极高的。

所以很可惜的是,虽然爵士乐这种音乐对于提升水平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国内却严重缺乏相应的教育资源。
多年以来,国内的爵士音乐人数量一直较为稀少,大部分爵士音乐家都待在音乐院校里上课,很少有走出校门来真正教授爵士乐的。
而这也是JZ Sschool开办的初衷。

已经举办了17年的爵士上海音乐节(JZ Festival),与2007在上海创立的JZ School爵士音乐学校,在喜爱现代音乐、特别是爵士乐的群体中已经被视作一个向往的标志。










许多身为“老粉丝”的音乐人和音乐爱好者发出渴望学习的呼声,奈何国内爵士乐的学习环境发展时间较晚,并且师资的地域分布不均衡。
爵士钢琴演奏家、JZ School校长的黄健怡老师,在多年以前就希望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学习爵士乐的学院,来弥补这样由于实际地域带来的不便。
黄健怡校长
在与黄校长合作单门的爵士钢琴课程之时,就此提议一同来创立JZ网络音乐学院,希望给学员提供一套较为完善的系统学习体验。 这也是哎呀音乐平台上第一个综合多个器乐专业、以“学院”的形式与大家见面的课程体系。
最早确定开设的专业是:爵士钢琴、爵士吉他、爵士演唱、爵士鼓、爵士萨克斯。 教务组在考虑课程配置、制作课件的时候,学习了许多国外音乐院校的在线学院运营模式,也参考了JZ School的线下全日制课程,拟定网络学院的学年制课程,每个学期除了主修的器乐专业课,还各有2门乐理必修课。
在黄校长亲力亲为的推动下,钢琴专业的课件初稿最先产出,作为第一课课件的打样,每个专业的课件制作紧锣密鼓地跟进,希望课程可以早一些和同学们见面。
当时黄校长整理课件的聊天记录 在JZ网络学院教务组,被看作是“定心石”一般的存在,方便同学预习、复习,也方便老师讲课,双方围绕着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教与学,给“看着近、相隔远”的线上学习环境提供更多的安全感。 2020年3月6日,JZ网络音乐学院正式上线、第一次开放招生的日子。
老师们为了给同学更好的学习体验,前有黄健怡校长屡次更换设备和拍摄角度,测试到凌晨:
(黄校长与工作人员讨论直播拍摄方式)
后有爵士鼓专业薛晓论老师准备了专业的收声系统,寻找更适合鼓课直播的平台:
在团队设计学院框架之初,黄校长就提出许多鼓励的措施,例如设立奖学金,有机会帮助优秀的学员推荐到更大的舞台、甚至爵士音乐节的舞台,希望这些可以给予真正热爱爵士乐的同学更直接的支持。
网络学院的第一届在许多行业因为疫情而暂停运行的时候开学了,同学当中许多是音乐教育机构的老师,停课的日子在家学习,真的就像回到学生的状态,上课、做作业、每日保持练习。
爵士钢琴专业辅导老师
学员在知乎上的回答不自觉就帮JZ网络学院打起了广告
看起来顺利上线、运行的网络学院也面临着很实在的困难—— 老师们、同学们在生活中没法时常见面,在家独自学习并不太简单的爵士乐演奏与乐理,让人很容易放弃。 于是教务组又开动为数不多的小脑袋(几百人的学院教务组实际只有4-5人常驻人口),设计出一系列课外活动,希望大家在学习之余在网络学院这里找到一份归属感,可以互相激励、坚持下去。 在尚不能见面的日子,开启了线上班会,暂时摆脱学习的压力,和老师们简单唠几句,劳逸结合。
教务组还帮助策划、牵线不同专业的同学,合力完成了线上的合奏尝试。
教师节Jam
圣诞节线上Jam
待疫情渐稳,2020年的夏天迎来了第一次的线下公开课与见面会,上海JZ School的4楼教室俨然成为师生“网友奔现”现场。
线上与线下的这些活动也从此成为了JZ网络学院的定期学院活动。
直到学院开设出来、运营至今,各个方面都在依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学院的科目较多,任课老师的人选也几经变更。 爵士贝斯、爵士小号,这两门器乐在爵士乐队中对应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位置,虽然学习的人数相对较少,希望建设更完善的学院而陆续开设。 还有全学院同学的必修课之一——《爵士和声》也在开课之初做了紧急改善措施。
由于进入网络学院的同学们各自音乐基础不同,《爵士和声1》的课程内容和难度满足不了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的学习需求,任教于爵士和声课的张大米老师和教务组一起加急赶制课件,以最快的速度开设出《爵士和声2》,提前开始不同阶段的和声课程并行上课的模式。
到现在,最早开始学习《爵士和声2》的朋友们,依然保持着频繁的线上联络,大家都已经成了生活中的朋友,经常交流最近在练什么。
如果你问,完整经历一年为周期的JZ网络学院的“充实学习”,会怎么样呢?可以点以下的链接,看看各个专业同学们的学习历程。 学习爵士乐一年有什么变化?——「爵路」吉他篇
学习爵士乐一年有什么变化——「爵路」爵士鼓篇
这样的“充实”,直观体现在课程量和作业量都很大,也与音乐学习的特性有关,上一年的课,练习好多年也不为过,老师们都还在坚持练习着。 引用已经拿到毕业证的学长学姐们的话说:“学完这一年,才觉得刚进入到爵士乐的大门,后面路还长着呢,当真是‘爵路漫漫’。”
除了平时的独自练习,乐队实践也是学习爵士乐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JZ网络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也是第一批学员毕业的时候,学院召集部分优秀学员在线下参与了网络学院的第一次合奏课,组成了2支学员乐队,在周年庆典上演出,“汇报”自己这一年所投入的努力。
在上海JZ Live的网络学院一周年庆典,更像是一场老友聚会,同学与老师、与教务组工作人员可能在手机上的聊天记录都已经几百上千条了,却也是第一次见面,但一见如故。
大家来自多种行业,也许在现实生活中,身边没有人可以一起聊聊爱听的专辑、崇拜的音乐家、学不懂的知识,但在网络学院课程群里老师的耐心解答,班主任的帮助,同学之间不正经但友善的玩笑,都成为了坚持学习的动力。 而现在,JZ网络音乐学院即将迎来第6届的同学们。
未满2周岁,这还是个很年轻的学院,带着初生的朝气,也有许多尚未成熟、有待调整完善的地方。
但初心犹在,希望结识更多的新朋友,希望给更多渴望系统学习、深入对于现代音乐的认知、提升自己全方面音乐素养的音乐爱好者、职业音乐人,提供更好的爵士乐养分,陪伴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