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应对压力

2023-04-21 11:41 作者:先生坐何至于此  | 我要投稿

    在当今这个时代,因为人口总量大加之尚且未步入社会主义最终阶段,必然是压力逐步增加的一个局面。

    总的来说,压力根本上是由基本矛盾决定的,其中价值观也会有相当的影响。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压力来自于和他人的对比,也来自于上升空间,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对比对象远低于你,那么你不会有压力;如果你明知道一点点上升的空间都没有,那么你也不会有压力,毕竟你知道对你来说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当然,前面说的是大目标上的压力,普通人还会存在方方面面的压力。具体来说,又分为日常事务、人设维持、意外事件、新增工作、维持身体健康和接触新事物的压力。

    先一个个来解读。

    日常事务的压力是天天必须做的事。

    这部分事情是固定的,具体给的压力取决于完成时间的长短,因为日积月累的重复会逐步降低其自身的复杂程度。

    人设维持的压力是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压力。

    一般每个人都会扮演很多的角色,分为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朋友圈(线上和线下差别很大,所以这算两个)。并且,在某个环境中对于不同的人,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设定。

    扮演的角色越多,角色之间的割裂越大,压力也会越大。但一般来说,在这几个环境中必定有一个环境会作为压力释放的出口,对于不同人来说这个出口是不同的。

    其中,家长一般倾向于将家庭作为出口,孩子倾向于将家庭(自主意识强、叛逆、暴躁的较多)、朋友圈作为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较少的人会将正式环境作为压力出口。

    意外事件就是会特别发生的事件。

    意外事件又分为大意外事件和小意外事件。

    对于大意外事件来说,你必须放下手中的一切着手于该事件,例如天灾或是车祸之类的,需要你带着生活或工作的压力来处理该事件。

    对于小意外事件来说,可能是做一件事情时没有那么顺利,遇到了什么突发情况,但对你来说维持当前的状态更加重要,所以这件事必须放一放,带着小意外事件的压力处理生活或是工作。

    身体健康就是身体与部分心理的健康。

    之所以不直接说是身心健康,因为有些心理健康是属于价值观引起的,但有些心理健康是因为激素失调导致的,所以这里的部分心理健康只属于非价值观的范畴,也就是客观因素。

    身体健康也会增加相当部分的压力。

    对于明显的外伤如手脚受伤,都会使压力严重增加。它能让许多生活中本来容易做到的事情变得十分困难并且容易出错,成为一个新的意外事件压力源,因此对于这类问题就有“祸不单行”的说法。

    因为本来没有所谓的祸,但是身体上的不便会更改操作难度,并且可能引起身体进一步的损伤,同时这部分事态也会继续恶化,从而导致进入恶性循环。

    对于那些肠胃或者是头疼脑热眼耳鼻喉之类的,也会对精神上造成影响,导致处理事件时没有办法以最好的状态应对,最终让事务完成度受到影响,或是因为事务导致病情加重。

    新事物就是新接触到的东西,不管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领域。

    做一份新的工作,即使内容一样,也会有很多新的东西,包括人际关系和环境关系,熟悉人,熟悉关系,熟悉周围的店铺。

    学习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切都要推倒重建。

    这些便是压力源,接下来说说导致压力产生的原因。

    同样是压力源,人们因此产生的压力却并不相同。压力是基于压力源以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

    第一,时间紧。

    时间如果过于紧张,不管是每天剩余的时间少还是总体离该目标的最后期限近,都会加剧压力的产生。

    第二,能力弱。

    不多说,弱在上一篇解释过了,不仅会影响信心还会影响完成效率(时间和完成度)。

    第三,抗压能力弱。

    不同人对一模一样的压力事件时所感受到的单一压力以及压力上限都是不同的。有些事对一些人压力是10,对其他人则是100。

    第四,强迫症。

    有就去治,这个能把很多对于其他人来说不是事的硬变成压力。

    第五,认知问题。

    不知道事情的更好解决办法从而扩大事态,盲目给自己增加压力。

    最后来谈谈如何解决压力。

    压力可以说是最不好解决的一件事,不论是什么方法都不好用。

    毕竟如果好用的话你也不需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了。

    所以,请,做好心理准备。

    解决压力没有捷径,没有捷径。

    第一,克服拖延症,将做事的时间提前,宁可留下无事可做的空间,也不要让有事时事态扩大到自己无法接受。

    当然,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如果这件事因为时间紧无法应对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后果你可以接受,那么你可以不留下更多的时间。

    毕竟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因为不增加压力而过度影响效率。

    第二,减少内耗。

    减少内耗其实很简单,就是留给自己失败的空间,告诉自己失败无关紧要。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会内耗?

    一方面,机会难得,实在不肯放弃。另一方面,总是认为万一失败了会浪费之前的努力,浪费时间和精力,现在不内耗以后也会懊悔,目光太过长远,总是在否定之前的自己和压迫以后的自己。

    所以做好当下,不顾过去,不问未来。

    第三,不熟悉新事物,不够熟练。

    就只能多做,多熟悉。

    第四,提升抗压能力。

    这个也是要通过长期抗压磨练出来。

    第五,看病,接受心理引导,开药调节。

    自己要改变自己的三观基本不可能,大多得靠他人诱导。

    注意是诱导,所以只能潜移默化慢慢来,能一步到位的基本都是骗人的。

    因为三观形成是几十年,即使快一点改变也得小一年,所以别抱着立刻见效的心态去看心理医生。

    严重的情况就先去看精神科开点药,需要做手术做个手术。

    


如何应对压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