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玛君龙:孤岛上,生死一霎那

大家好,我是 华丽羽王龙,前面说的古生物都是北半球的,但是在那个蜥形纲纵横大地的年代,南半球就没有恐龙了?no!no!no!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且不说最大的恐龙就在南半球,南半球也有和北半球一样的大型掠食者。正如诸城暴龙之类的霸王龙类统治着北方大陆,在南方,另一类截然不同的恐龙统治着南方,形成了中生代的南北朝,今天的主角就是它们中的一员。
7000万年前的马达加斯加岛,连月的干旱让一头掠食龙渴死在干涸的水塘边,这么大的尸体很快引来了食肉动物,远处浮现出两个身影,那是一大一小两头玛君龙,这头小玛君龙是几个兄弟里唯一活下来的。他随母亲走到掠食龙的尸体旁撕扯着大块的血肉,然而不速之客仍然从远处走来,一头强壮的雄性玛君龙也看上了这具尸体,玛君龙母亲见状,赶忙把幼龙护在身后,因为玛君龙素有同类相食的恶习,如果不护好孩子,那么幼崽很可能会成为这位大叔的下酒菜。

凹齿 玛君龙
Majungasaurus crenatissimus
分类:兽脚亚目,角鼻龙下目,阿贝力龙科
分布:非洲,马达加斯加岛
体长:6-7m
体重:约1-2吨
时代:晚白垩世

提到马达加斯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企鹅,这纯粹是动画片看多了,如果说狐猴的朋友可以加一分,不过这些狐猴们的祖先也是坐着漂浮物从非洲渡过海峡来的,但是,马达加斯加还有恐龙?没错,就是这么一个岛上甚至都有不少的恐龙发现,早在1896年,科学家就在马岛西北部发现了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化石保存并不理想,只有两颗牙,一个指爪,和一根脊椎骨。后来又经过了更多破碎化石的发现,这条恐龙被命名为玛君龙,但是因为化石大多破碎,因此他的样貌一直没有精确还原。在1979年古生物学家发现一个带着短角的头骨碎片,以为是肿头龙,于是就被称为“玛君颅龙”后来才发现这正是玛君龙的头骨碎片。有了它,我们也能够复原出玛君龙的形象了,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化石被发现,玛君龙也在1998年正式的被归入了阿贝力龙科,算是有了户口。

玛君龙一般体长有6-7m,体重有1-2吨,有一具标本体长可达到10m,算是比较大型的肉食恐龙,它有典型的阿贝力龙科特征,前肢有四根手指,长度短的连霸王龙都可以笑话它,同时头骨长度和高度叫短—玛君龙的头骨约有70厘米长,牙齿也有短齿冠,但是和其他阿贝力龙科不同,它们的头颅骨比较宽,而且玛君龙的鼻骨特别厚,并且互相固定,鼻骨的下半部有个低鼻脊。头顶的额骨愈合,有个明显的半球形角状物。同时玛君龙的上颌骨与齿骨分别有17颗牙齿,是阿贝力龙科当中除了皱褶龙以外最多的。


玛君龙所生存的马达加斯加岛,在距今约9000万年前先后与非洲大陆和印度次大陆分离,从此成为海上孤岛,在这座岛屿上,玛君龙是晚白垩纪最大的掠食动物。但是我们在一具玛君龙的化石上却发现了深达骨头的齿痕,难道在这么个小岛上还存在有比玛君龙还要大的杀手?玛君龙也像皱褶龙蝎猎龙等前辈一样,被像鲨齿龙科棘龙科这样的大家伙血虐吗?
经过研究,科学家发现这些深达脊椎的齿痕,居然来自另一头玛君龙!!!这是第一次发现恐龙同类相残的证据,当时的马达加斯加可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食物匮乏的旱季,位居食物链顶端的玛君龙很可能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大打出手,甚至不惜为了填饱肚子食用同类。


玛君龙的奇特之处不止于此,就在最近,科学家公布了对于玛君龙牙齿的新研究,根据研究,玛君龙的牙齿更换周期是五十六天!也就是说,玛君龙会快速的更新牙齿,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肉食性恐龙的牙齿替换率其实是很高的,但是玛君龙依然是个例外,属于离群值。如此高的牙齿替换率还是与玛君龙的饮食习性和生存环境有关。在旱季里玛君龙会啃食动物尸体,包括骨头,但是它们牙齿小,牙釉质薄,因此啃骨头的时候很容易崩断,这便是为何它们牙齿替换速度高的原因,因为牙齿替换速度快,而且短牙和锯齿都更像鲨鱼,我觉得它更配叫鲨齿这个名字(梳头警告⚠️,北非屠夫警告⚠️)




玛君龙生活的环境中存在着蜥脚类恐龙掠食龙,小型的西北阿根廷龙科渔夫恶龙,鸟翼类的小家伙胁空鸟龙,属于中鳄类的马任加鳄,巨蛇科的马德松那蛇,蛙类的魔鬼蛙,在这些动物之中,玛君龙是顶级掠食者,主要捕食掠食龙这样的蜥脚类恐龙,(其中这里面的魔鬼蛙我要说说,很多人受了恐龙革命影响觉得魔鬼蛙可以随便欺负玛君龙,但实际上这家伙最大也就四十厘米长,别说玛君龙了,我都能一脚踩爆它,这家伙的个头也就欺负欺负小动物了。)然而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带走了马达加斯加的非鸟恐龙们,后来小巧玲珑的狐猴们坐着漂浮物来到马岛,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资料来自
感谢:影之威尔逊的傀儡,江氏小盗龙,678-136-7092,我自己掰一个吧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世界,百度恐龙吧,博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