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观复,遇见马未都

“孩子们愿意跟猫玩儿,这时候你再跟他们讲传统文化,就会事半功倍。我们就赋予它们猫馆员、猫馆长的身份,让它们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马未都
马未都与猫
刷过马未都的微博吗?不是发藏品,就是发“观复猫”,这一动一静,真不失一种混搭的美感~心里还会念叨一句:这位长者,确是个有温度的人呀。


马老先生和猫的缘分,要从2003年说起。那年马老先生收养了一只流浪的中华田园猫,取名“花肥肥”。此后十几年间,观复博物馆陆续收养多只流浪猫。
马老先生认为,猫的静谧和博物馆的文化气质很搭,每个年龄段都有喜欢猫的人,那么猫会在无形中成为桥梁,将更多的人吸引到博物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历史的气息和接受文化的熏陶。



观复猫讨人喜欢是事实。马未都观察过,好多人来观复博物馆,不着急看东西,先看猫。尤其是孩子们,原来老急着要走。现在有了猫,比家长还愿意待在这。“熊孩子”不闹腾了,大人也有了更多时间好好看展览。
他决心把观复猫发展为一个品牌:“孩子们愿意跟猫玩儿,这时候你再跟他们讲传统文化,就会事半功倍。让它们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

在马老先生的创意和推动下,“观复猫”品牌正式创立,“黄枪枪”、“麻条条”、“蓝玉玉”、“云朵朵”等三十多只“观复猫”成为观复博物馆的猫馆长和猫馆员。
它们睡的是明晚期的黄花梨罗汉床,坐的是清乾隆年间紫檀屏风小宝座,穿的是飒爽英姿八旗服,练的是雌雄龙凤鸳鸯剑,拥有大量猫迷。










擦擦口水,如此有活力的观复博物馆,别说大人了,小孩也舍不得离开啊。
观复猫与它基金
今年夏天,它基金的动物医疗车来到观复博物馆,为博物馆新近救助的两只流浪猫妈妈做绝育。

有了医疗车的到来,两只猫妈妈“足不出馆”就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了,避免路途往返的辛苦。经过医生们的努力,两台手术顺利完成~


兽医在忙活的同时,随车的志愿者摄影师拍下了一些观复猫的靓照。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医疗车服务当天,我们还见到了马老先生,他说:“如今博物馆的「观复猫」有30多只,猫舍的空间、人员安排已经饱和,博物馆为了饲养这些猫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确实没能力再接收任何猫了。”

他表示,希望国家能尽早出台动物保护法,让真正爱护动物的人得到法律的支持,让遗弃动物、虐待动物、偷盗残害动物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
为了支持它基金、支持动物保护,马老先生向它基金捐赠了亲笔签名的观复猫图书用于拍卖。(已成功拍出~)

最近观复博物馆听说我们即将在12月8日举行「2019爱它暖冬会」,慷慨捐赠了不少观复猫文创产品,用于活动现场义卖。
还有马老先生的祝福寄语,送给爱动物的你我。快来看看~
与马未都一起,做善待动物的倡行者
点击视频
观看马未都的暖心寄语

「2019爱它暖冬会」倒计时7天
欢迎长按保存 转发

12月8日,它基金即将在北京举办「2019爱它暖冬会」,与上百位关爱动物的朋友欢聚一堂。活动当天,我们将为您现场直播(直播间通道7、8日公布),期待您与我们相聚。
为无声者发声,给坚守者掌声。
12月8日,我们在直播间不见不散~

最后欣赏一篇,马老先生为小朋友写的观复猫故事~
情暖童心之观复猫
马未都
情暖童心,众读关爱,让我们一起共读美文,分享爱心!我是马未都,今天我分享一篇我写的《观复猫》。

我工作的地方叫观复博物馆,展览着许多古代文物。作为一家博物馆,本无意养猫,但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从2003年我们收留了第一只被遗弃的猫开始,到今天博物馆的猫已经有30只了,它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观复猫。每个观复猫都有自己的职位,在博物馆中承担一份工作,我先介绍五位猫馆长吧。

第一只入住的猫是被人遗弃的,朋友家附近拆迁,据他说“一根杂毛没有的黑猫”在他们家门口转悠几天了,问我收留否。我说收留,于是派车去接,回来才发现:“一根杂毛没有的黑猫”居然是一只狸花猫,又肥又大,憨头憨脑,于是起名花肥肥。花肥肥是博物馆的元老级的理事长。

黄枪枪是流浪猫所生,因为它就生在我们家楼下的草丛里,一只不知名的花猫生了几只,个个好看,大猫带着小猫每天在院中悠闲散步,温馨得很。我们欣赏几天,忽然发现小猫日益减少,最后只剩下黄枪枪形单影只,可怜的细声打动了我,遂把它抱回了博物馆。黄枪枪通身雪白长毛,只有尾巴是黄色。掐指一算,枪枪当馆长也有10年了。

蓝毛毛来时是个笑话。也是朋友来电话说,问我有一只黄猫要不要,我没犹豫就说要。我小时候一直固执地认为猫的本色就是黄色的,尤其黄狸猫。待把蓝毛毛接过来时让人哭笑不得,原来是一只蓝猫,以致我认为是不是把猫抱错了,答曰没错,那我只好认为送猫的人是色盲。毛毛是观复博物馆最胆小的馆长,至今仍羞于见人,只好专做些内务,所以老有人给它开小灶。

麻条条来时有自己的名字,因不入博物馆为猫起名的谱系,故重新起了名字,日子久了旧名居然忘了。条条身上花纹漂亮,特别调皮,不怕天不怕地。条条来时瘦如麻杆,故姓麻,名条条,在博物馆大家庭的日子里,条条日渐丰满,与任何人任何猫都和谐相处,最像一个馆长。

云朵朵出身大家闺秀,主人视若拱璧,到博物馆属于下嫁。朵朵确实模样出众,蓝白色相间的柔和毛色,一对大眼睛讨人喜欢,人见人爱。朵朵最爱出入办公室,看每个人办公,与每个人打招呼。朵朵是博物馆最年轻的馆长,前景美好,天天少女般地展望未来。

除了这五位猫馆长,后又陆陆续续地加入了猫馆员,观复博物馆的猫由最初的花肥肥到现在庞大的一支队伍,见证了博物馆的发展。花肥肥来的时候,院子里的法桐只有胳膊那么粗,可现在已经比腰还粗了,花肥肥也老了。夏日时树影婆娑,福荫一片,观众与猫们在树下纳凉,各自惬意。
让猫们加入观复博物馆的队伍算是文化创意,天天讲创业,猫们都听烦了,说我们参与好了,别老叨叨。我们参与,你们就要表示个意思:该建办公室,要有办公桌,当然宿舍是少不了的,一猫一间啊,不是我们矫情,现代社会讲究隐私。

这是全世界最高级的猫办公室了吧!黄花梨的清代小桌,榉木带脚踏的椅子,红木凳子,还有铁力木的长条凳;有电脑有笔筒,现代古代一应俱全;吃饭的盆有汝窑,官窑,钧窑,建窑,吉州窑,龙泉窑;还有元青花,明斗彩,吃饭时就普及了陶瓷知识;明式猫舍各种明式壸门,注意是壸(kǔn),不是壶(hú),学问在此,查查便知。
观复的猫馆长与馆员们加入观复博物馆的队伍,不是心血来潮,是大势所趋。这个世界科技发展得太快,人情似近却远,似亲却疏,似无话不谈却心存芥蒂,可猫们不会这么势利,它们会对每一个主人每一个客人一视同仁,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这让人类知道猫的世界里的爱没有界限,更没有利益。
观复猫们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我,是它们的马霸霸。我是马未都,希望小朋友们喜欢观复猫。
(删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