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用户字眼的行为素质品味修养都很高
古语云:君子动口不动手。既然君子不能动手,就得要在动口上有一番造诣。诚如现在众多的网络平台,动不动就要把各种用户所发出的文字给屏蔽掉,换成****之类的东西,试问这样素质品味修养能够有多高?
某些平台屏蔽用户的字眼,首先侵犯的就是用户的言论自由权。许多用户想要赞美自己的国家,赞美他们的领袖,赞美他们的父亲和母亲,宣传尊老爱幼的思想,可这样的字眼却被平台无理,无脑,无情地屏蔽掉了。什么“爹“”妈”“儿子“”*主席”都没法发送,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晦涩难懂的****,只能留给其他的用户自行脑补。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对那些积极向上的发言人极大的不尊重,堵塞了他们寻求美好的期望。这样一来,屏蔽美好事物的素质品味修养还能很高吗?能高到哪里去?
其二,某些平台屏蔽字眼,在另一方面也阻碍了信息文化的传播。诸如“尼玛“这样一个意境深远,饱含西藏风味的地名,竟然会成为聊天框中的一堆***。这样一来,这个地方的信息如何能够得到宣传?如果这个地方亟需宣传开发旅游资源,这是否就堵死了它的财路?他的文化无法传播发展,这是否就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缺失?
再者,平台这样的行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殡葬行业的发展。我国的殡葬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一场殡葬上,总要跳大神,烧纸钱,撒纸花,唱哀乐,披麻戴孝排着长长的队伍举着全国统一的音响来给死者送行。万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一琴一筝一把唢呐吹一生。人一躺,布一盖,全村老小等上菜。棺一盖,土一埋,亲朋好友哭起来。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棺中人。
对比外国简简单单的唱圣歌封棺下葬入土,我国的殡葬仪式可谓是十分隆重。但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平台居然要把它给屏蔽。诸如入土、下葬、棺材,升天,这些字眼居然都无法在评论里出现,这不能不说不是一种悲哀。并且,殡葬行业所涉及的一系列产业链全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造成失业率的提升,进而带来购买力的下降,供给过剩,股价下跌,公司破产,引发新一波的经济危机。一旦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又要由谁来负责?
第四,这种行为极大地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许多字眼被屏蔽,许多信息都被隐藏起来,不知情的用户只能通过自己的臆想主观武断地揣测事情的发展,最后以讹传讹,造成无法挽回的恶果。“杀人”“暴毙””复仇”等字眼全都无法被平台呈现出来。因此,当某些心理阴暗的用户利用这一个漏洞,趁机向那些心智尚未成熟的用户宣传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邪恶思想,将***都引到这些意思上来,歪曲文章、评论、发言本意,胡乱解说,恶搞,诬告乃至引战,这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我竟不敢想,也不敢说。作为一个“理智”的用户,只能把这一切都当作耳边风。但是,这些“理智“的用户,究竟又错过了多少正确的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能否重新建立?现代的法律观念十分明确一点,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发现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想要作乱,你可以去纠正他,去举报他,而不是把所有的用户一概而论一棍子打死。我们看待一个人,不能抱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一定是要站在客观平等的角度看待,不要掺杂私人情绪在里面。没有用局外人的视角平心而论地来看待文字,能说它的素质品味修养就很高吗?
综上所述,屏蔽用户字眼的素质品味修养都很低。但没有屏蔽用户字眼的并不要沾沾自喜,因为仅仅是没有屏蔽用户字眼并不能代表你的素质品味修养就很高,甚至可能还比那些屏蔽的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