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落榜学姐总结的7条教训,后悔没早点知道!
备考初期,很多经验贴都在告诉大家如何备考、如何考高分,但很少有人分享要规避哪些陷阱、防止踏入哪些误区。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一篇落榜学姐投稿的经验贴。
失败的经验贴有意义吗?意义很大,作为考研小白,初次接触考研,如果缺乏过来人的指导,总会踩上几个陷阱,上岸考生由于学习习惯和方式很可能不会遇到某些误区,经验贴里自然不会提到;但落榜者却确确实实踩了上去,所以,你也要注意,这些坏习惯或许正在潜移默化影响你。
❌ 坑一:不愿做计划
计划非常之重要,我是因为之前每次做好的计划都会被突如其来的事打乱,之后就秉承着“能学多少学多少”的佛系观念(大的时间线还是有的,只不过放弃做每天具体的计划),而这种放浪形骸的复习观念,导致我最后时间不够用,11月份了,有的科目的真题才刷过一遍(此处在线流泪)。
大计划谁都有,关键就是每天的小计划。小计划都实施不了,谈何大计划?其实,一个人如果能完成他每天计划的65%,那就是成功了。
此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做每天的计划都要预留出“突发事件”的时间(特别是在校生,学校肯定有很多事来打乱你的计划,但是不能因此不做计划)。当你每天都能完成计划的大部分,甚至超额完成计划,就会形成正反馈,信心加倍!反之,像我这样,把计划安排的看似周密,实则总是不能很好的完成,久而久之,形成负反馈,逐渐失去自信,索性当“撒手掌柜”不做计划了。
因为每天不做计划,导致逻辑真题做了好几遍了,数学真题才开始刷,进度差异太大,导致后期疯狂讨好数学,冷落了逻辑,逻辑平时错3、4个,这次真的上考场后,我的逻辑他造反了,错了8个……
我给自己的复习策略总结四个字就是“不成章法”,这种乱复习,随心所欲的战略太失败,要不得,要不得啊!
如果是像我这样,自制力不强,或者没有规划能力的人,并且经济能力还不错,还是比较推荐去报名集训营之类的地面班,里面会有专门的老师为你规划,到几月份该做什么,都不用你操心,只要跟上大家的进度,就不会出现战略上的问题。

❌ 坑二:忽视数学
因为管综数学考的基本都是高中知识,所以我在复习阶段就大意的轻敌了……直到上考场后……
第一题,我的妈第二题,抖抖抖抖抖第三题,我的妈第四题,抖抖抖抖抖全程抖下来,错了14个。
然而平时做历年真题,基本三四个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当时在考场时就有很多题目拿不准,下考场后一对答案,心态就崩了……
让我忍痛分析下吧!
首先,近几年的难度有点像脑筋急转弯,很多题目的坑都挖在理解题意上,而今后的命题趋势,对于平时脑子不够灵活的同学或者寄希望于大量刷题的同学将会很不够好。
以前一道题我只做一遍,其实哪知道,一道题做四五遍都不为过!比如,把条件自己换一换,把问题求解改成充分性判断,或者多种做法做。在这个过充中培养自己的灵活性思维,平时多难一下为自己,上考场就不会被出题老师难为。
数学我全程跟的陈剑老师,陈老师在业内的口碑很不错,注重思维的培养和一题多解。奈何我水平太差,还自以为是。现在特别后悔当时没把陈剑老师的高分指南和全程班的重难点多刷几遍……才导致如此悲凉的局面。
其次,我还属于不爱动脑子找寻最简便办法的人。一直觉得,就会基础的大众解法就行了,简便方法学了也记不住。所以,当别人能用带选项,或者排除选项的方法做出来,而我在兢兢业业的“老牛耕地”,还以为自己挺朴实的……
所以啊,今年如果想考高分,一定要关注数学的灵活性!还有,一定要跟着陈剑老师全程学,简单的要听,难的更要听,灵活的也别放弃。

❌ 坑三:管综作文复习太晚
很多经验贴说,9月份准备管综作文就来得及,但是我想说,这对于很多平时思维活跃,知识面广阔的同学来说当然可以,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脑子的同学来说,真的晚了!
首先,因为批判性思维在我们之前的教育中很少有涉及,所以很多人在这块的训练几乎为零。
此外,管综作文真的不是背背素材,背背模板就行的。它需要长期的思维矫正,就和带牙套似的。指望着后期在复习作文,这样很容易被阅卷老师看出破绽——你不会分析问题,还想背模板来忽悠我!
一旦被阅卷老师认为是模板拼凑,那就惨了,肯定与高分无缘了……所以一定要早一点开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关注一些时事评论的公众号,看看人家是怎么分析问题的,顺便还积累了素材。
我就是从9月份才开始准备的,后期特别是11月份的时候,简直两眼一抹黑,平时看新闻比较少,文笔也不好,写出来的作文像高中生写的一样,无病呻吟,模板满天飞,套话一堆堆,我不是炮灰谁是炮灰?老学姐吐血劝告,作文真的要早点开始,特别是想考名校的同学。

❌ 坑四:模考不够仿真
因为是自己复习,没有报班,所以每次模考无法逼真的模拟考试环境,而全真模拟考试环境的好处是,可以提前感受突发事件,缓解考试紧张感。另外,三小时的管综,一定要把时间限制在两小时四十五分,不管写没写完,都要停笔。而我是把时间刚好卡在3h,拖拖拉拉,导致上考场时紧凑不起来,心理压力还挺大。
我的顺序是数学-逻辑-作文,因为模考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通常自己做完数学和逻辑已经很累了,作文不想写了,想等着以后再补上,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后,真的上考场时,我的“大脑兴奋时间”已经稳定在2小时左右,导致后来的作文一小时坚持不下去,大脑也没有思路了。啊,当时在考场上万念俱灰,为什么自己模考的时候不写作文呢!什么都留着以后再做,上考场再做,那就真的来不及了!
❌ 坑五:自以为是
首先,在准备考研之前,我也像所有的小白一样到处搜集经验贴,看了很多上岸同学的心得,大部分都说mpacc初试不难,稍微努力一下就能过。而那些没上岸的经验也并不好找,而且自己也不想看,因为自己蜜汁自信,觉得肯定能考上!
哪知道,由于幸存者偏差,这些能上岸的学长学姐们都是水平不错的,当然觉得简单。而我这匹小马要过河时,参考的都是老牛们的意见,误以为自己也是老牛,逐渐开始掉以轻心,特别是引以为豪的英语,到9月份才开始复习,当我开始疯狂背单词时,别人已经开始刷真题了。太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不是炮灰……
❌ 坑六:参考经验单一
你能相信一个考研的学子,在考研期间出去旅游三次,逛街看电影n次,还参加了很多兴趣班吗?这都是因为我参考错了经验……
比如,我之前看了很多上岸的同学说,这门考试不需要像学硕一样每天苦哈哈的学12+小时,cc是考察“能力”的,每天6小时学足矣,而且业余生活也可以很丰富,该玩就玩……而我现在对这句话表示深深的怀疑。所以说,上岸经验一定要看,但不能只看上岸的,失败的经验也值得学习。
❌ 坑七:感动老天式/自我感动式学习
朋友们,学习呢,一定要学到脑子里,而不是像我一样,学到纸上,花花样式是挺多的。感觉自己干了这么多事,老天难道看不到我的诚心吗?然而老天表示:别感动我,我又不考研!

把英语单词打印在小纸条上以便随身携带,然而即使携带了,也没看过几眼。还有把数学错题打印在纸条上,方便整合归纳,然而……咳咳。
我真的是感动了自己,其他感动实例不胜枚举,以至于当时查到成绩时还不相信,我努力了这么多,怎么会这么点分!
现在回想,真正学到脑子里的东起其实并不多……
总而言之,如果能完美的避开这些坑,那么失败其实就很难追上你了。最后的最后,学姐祝愿看到这篇经验分享的考研人都能披荆斩棘,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