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教师想用1000天实现自由职业转型
转眼间2022年马上就过去了一半了。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好几次内心的动荡和起伏。
年后找了一位职业生涯规划师做了职业规划咨询,因为我不确定是继续二战考研,还是转型做其他~
又不想再继续耗下去。
先说说放弃考研的原因:
①年龄因素:
到今年年底我就28岁了,如果继续考研,读研出来已经30+了,研究生毕业后,我还是会面临职业困境和选择。所以我想用接下来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职业赛道,转型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持续精进的工作,给自己带来成长空间,并且这份工作也能给他人带来价值,影响更多的人。
②专业因素:
我去年备考的专业是新传专业,被称为史上最卷的专业之一,我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我觉得选这个专业离最初的梦想又近了一次。小时候喜欢播音主持,就梦想着当主持人。毕业后的这几年,断断续续做副业,做自媒体账号,以及接外包文案,所以选择了新传。但由于我是在职考研,继续二战,我也没有把握能上岸。
③失败因素:
我接受不了,如果二战,没有上岸的结果,我已经快28岁了,如果选择二战失败。那么这一年的时间,我用来做其他事情,可能会有所突破。所以,我没有时间试错了,年龄越大,试错的成本和代价就越高。
第一次的咨询目标是:为找到下一份工作入职做咨询,入职方向:能帮助未来2-3年成为自由职业or高管。说实话,做这个决定于我而言是个重大的抉择,而这个抉择必将影响着我今后的人生走向。
因为如果找到合适的岗位,我会辞职,换城市,换工作,一切重新开始。
做这个决定即欣喜又艰难。

但我还是愿意去尝试,因为我深知,如果一辈子在这个城市里当老师,过这种每天可以预见的人生,我会一直活在挣扎和纠结里。看到年龄大的同事,她们的现在仿佛就是照见了自己的未来。
我反复的问自己: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很显然不是,这也是为什么工作了8年,我还是不愿意在这个城市稳定下来,选择结婚生子,因为心中有太多的不甘。
(还有一点就是,我连自己的人生都没搞明白呢,连自己的方向都没找到,所以不愿意步入婚姻和家庭。)
我想趁年轻,再试一试,再赌一把。
做这个决定娇姐也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鼓励,下面这段话来自娇姐:
她说我们父辈为什么这么看重和渴望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吃过生活的苦,然后渴求稳定的种子一直延续到我们身上。以后我们的孩子就不是了,我们不会给他们这种观念,稳定的渴求会终结在我们这一代。
以后他们只要自食其力,不违法乱纪,喜欢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他们去尝试。你的家族里也没有这样的开荒者,你做出了努力,以后你的晚辈他们就有迹可循。
看到娇姐的这段话,我深以为然,我的家族里的确没有这样拓荒者,从爷爷辈到父辈都是勤恳工作,从小到大家人都给我灌输“铁饭碗”旱涝保收。
体制内的第8年,我终于下定了要辞职的决心,原本的计划是现在网上投简历看看,暑假去实地考察一下,如果一切顺利,我就办理辞职手续,离开这个城市。
就在下定这个决心的过程中,上海的疫情大面积爆发,原本以为会很快过去,没想到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于是逃离计划再一次的搁浅了。也就是在4月左右,那大概是最焦灼的一段时间,深深的无力感,觉得自己又被困在了当下。
焦灼到开始失眠,掉头发,过敏,又得了神经性皮炎。

也是从身体不舒服开始,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太能反应自己的状态了,你的身体比你更爱自己。
大概过了半个月,我开始思考,既然困在当下,那就不如做一些当下能做的事。
便只好另辟蹊径:
①,加入了林安的自由会客厅,起初是在朋友圈里看到的这条消息,很早就知道林安了,她曾经出过一本书,叫做《只工作,不上班》,自由会客厅是一个链接新时代自由人的自由社区。在这里有【转型的案例拆解】、【自由职业成长地图】【成长阅读厅】【自由工具包】等。
②,线上读书会,和娇姐以及其他4个小伙伴,做了一期付费线上读书会,并且好几个付费小伙伴是被我吸引过来的,通过这次读书会,我也确切的感受到了自己是有一些影响力的,并且第一期共读会的反馈也很好。
5月4号结束了和娜里跑的第三次咨询,在这次的咨询过程中,对第一次的咨询目标进行了微调,因为受疫情影响,今年的大环境和就业形式都不太好。所以她的建议也是这份工作要继续做下去,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是:我如何在当下实现发展和自我成长,以及该如何实现职业转型?
娜里跑是【自由会客厅】邀请的分享嘉宾。
她问我加入自由会客厅,是什么感受,我说觉得里面优秀的人太多,自己太渺小了。娜里跑说,这是好事,因为如果你现在所处的圈子里你是最优秀的那一个,如果这样的话你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最近还在自由会客厅里认识了一个“熬友”,那天她加我微信的时候,说道:我就是那个在体制内和你一样很煎熬的人,我说哈哈哈,咱俩是熬友。
她的性格特别开朗,甚至可以说有点狂野,自己有一辆牧马人,她13年毕业,18年考进体制做了基层公务员,这期间尝试做过很多份工作,并且目前在职研一在读,她预计用3年的时间转型成为职业生涯规划师。

目前的计划:
①把本职工作作好的前提下,去探索自由职业,当下能探索的职业还是通过自媒体平台做博主,自己的定位是知识型博主,这半年以写作为主线,好好打造自己的个人IP。
②记录这一路的转型过程,等转型成功后,可以做咨询服务,尤其是教师这个群体的咨询服务。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线上认识的一些老师,职业幸福感和生活幸福感的指数都很低。很多教师也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在工作之外拓展自己,教师该如何实现自我成长,获得快乐和幸福,以及人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③开始写下100个小镇女孩or100个普通女孩的故事。
第一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是在2个月之前,受到朋友林的影响。林是在郑州工作的一位姑娘(现在已经回老家陪奶奶了),细算下来我们认识已经将近4年的时间了,她在今年年后奶奶查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就选择了回家辞职照顾奶奶。
她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就贷款买了房子,家里人都不知道这件事,她说当时就是想着和爷爷奶奶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接自己的爷爷奶奶过来住。小时候一直和爷爷奶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包括现在她辞职回老家也是住在伯父家里照顾奶奶,因为这件事,妈妈已经很久不理她了。
很多人可能都不会理解她的抉择,但是那些被爷爷奶奶真心疼爱过的人会懂。
还有一位姑娘是通过我的文章加的微信,她在30岁这一年,辞去了三支一扶的工作,去上海重新开始,没想到刚找到工作没多久YQ就爆发了,先是居家隔离,后来去了方舱,前几天才从方舱里出来。
这两位朋友的亲身经历很打动我,我在想,能不能把她们的故事记录下来,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时代普通女性的抉择。
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普通人的人生也应该被看见,被记录。哪怕是普通人,也可以熠熠生辉,也可以给他人传递能量。
我理想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靠爱好和技能养活自己,可以实现移动办公,不固定在一个城市。有着可以把日子过得更好的技能,在家人需要我的时候可以随时陪在家人身边。没有职场PUA,没有勾心斗角。即使身在小城市,也可以嫁接大城市的项目和资源。
想到昨天听博客~文化有限的创始人说:“我不喜欢上班,但我喜欢工作,我不喜欢别人管着我,我想自己做事。”
她想的,亦是我想说的。
祝我早日实现理想的生活,始终听从内心的涌动和召唤。
我想
我终极一生
都在等待这样的时刻
那一天
风也温柔
云也温柔
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