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两千米外的你——远距离坦克击杀(第二弹)
更多硬核,有趣,好玩的文章和资讯,请点击上方 芬里尔战史研究 关注获取!

引子
“1200MT(莫斯科时间,下同),7月21日,敌军自波尔佐夫地区以坦克和炮兵对佩列梅什里亚涅东南实施突击......因敌军重坦克在2000-2500米距离的火力打击,团损失了8辆焚毁和1辆损伤的坦克。”
近卫机械化17旅属坦克126团战斗日志 1944年7月21日
“鲁尔向我们报告,扎恩营长在接近4000米的距离上击毁1辆敌车。此前鲁尔车长的炮手非常紧张并打飞了8发炮弹。扎恩亲自上手校正瞄准后击中了目标!”
第88装甲歼击营2连 郝耳穆忒.释北迩少尉
众所周知,二战期间受技术所限,坦克间的交战距离多在1000米以内。本社前作《千米之外》中虎豹与JSU152在1500米距离交战已实属罕见。那么,这起由苏军自行报告的,坦克126团在遭敌重坦克2500米距离射击导致严重损失的情况究竟如何?第88装甲歼击营是如何在超远距离上摧毁敌车?这一战的实际状况又是如何?
各位战友同志好,本社之前已经出品过一篇《千米之外—二战坦克的远距离击杀》,展现的是JSU-152与“虎豹”在1-1.5公里距离上的对决;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的好评和喜爱。但是,远距离的战斗可不止这一起,交战距离也不仅仅止步于1.5公里。
1944年7月21日,在利沃夫东南40公里的佩列梅什里亚涅镇,发生了一次以第88装甲歼击营的“犀牛”歼击车和近卫机械化17旅坦克126团的T-34/85之间的决斗。
这次冲突中,双方记录都印证了德军战车在“超过2000米”距离上摧毁T-34的战例。今天,我们团队独家考证这次战斗,为大家带来千米之外系列第二弹《致两千年后...不对!致两千米外的你》!

1944年7月13日,苏联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对当面德军“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发起浩大的利沃夫-桑多梅日进攻战役。经历一个礼拜战斗,通过坚定突击和果断投入机动预备队,方面军取得第一阶段成功,将当面德军第1,4装甲集团军战线撕开裂口并在布罗迪镇一带合围了其第13军大部;其快速部队,包括近卫坦克第3,4集团军,则高速西进,兵锋直指利沃夫。

为了解救被困部队,挽回败局,德第1装甲集团军48装甲军拼命反击,试图打破包围,态势切断进入突破口的苏军机械化部队补给线,为此他们调动一切还能战斗的坦克和突击炮猛攻苏军外层包围圈。一时间,重担压在担任坦克第4集团军二梯队的近卫机械化6军身上。
20日,近卫机械化6军行进间攻占利沃夫东南重镇,交通枢纽佩列梅什里亚涅。机械化军的任务非常重,既要掩护突破口南侧和西南,又要分兵西进切断利沃夫南部交通线。为此,军只得留下近卫机械化17旅和自行火炮第22旅的一个分队驻扎佩列梅什里亚涅,余部则继续推进。
佩镇的位置及其重要,5条主干路和一条南北向铁路穿越城区;不像开阔地遍布的第聂伯河右岸,被水系和林区分割碎片化的西乌克兰-波兰东部,能通行重装备的主干路和铁路是极为珍贵的。控制佩列梅什里亚涅,就相当于把钢钉打在敌人的咽喉。如果苏军占据,则能有效保障机动部队侧翼和补给线,同时遏制敌48装甲集团军解围部队的侧翼,坐实围歼敌13军主力;而如果德军控制,则不但能卡断坦克第4集团军后方,还可以获得北上进攻近坦3集补给线的主动权,为撕开布罗迪包围圈甚至歼灭敌利沃夫突击集群创造有利条件。总之,这个重镇,是兵家必争,势在必得的。
驻守佩镇的近卫机械化17旅,是一支久经战阵,满载荣光的老牌精锐部队;其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营和一个坦克团:第126团,及配套的侦察,工兵,通讯,保障分队。指挥员近卫军上校普里维岑泽夫.瓦西里耶维奇勇冠三军,获得过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其麾下坦克126团是一个混编15辆T-34和13辆T-34/85的单位,由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中校指挥。该部投入利沃夫战斗时齐装满员,但在18日与506重装甲营的碰撞中损失了13辆坦克,再加上技术损耗,在佩镇实际只剩14辆T-34可以使用。
好在对手也是兜儿比脸干净的状态。受限于各部被牵制于战线,48装甲军现在只能出动两个营级单位反击至关重要的佩列梅什里亚涅:第88装甲歼击营和第42战斗工兵营。就这点兵力,也是缺斤短两:例如第88装甲歼击营,此前一直被东拆西调,结果17日就只剩下15辆战备犀牛;到了21日,其主攻连2连只有5辆犀牛可用。不过该部指挥官埃勃哈德.扎恩少校却不是好惹的角色,这老兄是个百战沙场的家伙,1943年就成了橡叶骑士。现在指挥拥有强大火力的犀牛,还得到工兵支援,是具备很强战斗力的队伍。
由88装甲歼击营和第42工兵营联手发起攻势,夺取佩列梅什里亚涅。这一战的重要性,在营长扎恩少校的战斗号令中可见一斑:
“...我们要祈求明天福星高照。俄国人已经占据了我们前方的佩列梅什里亚涅岔路口。我们的任务是:为此刻正在布罗迪口袋突围的同志们打通西进道路并保持其畅通......进攻就在明早5点发起!”
次日晨,2连的5辆犀牛前出到波尔佐夫南的393-284高地。德国人认为,村已经被敌军控制——这是个精准的预判,近卫17机械化旅的摩托化步兵在此驻扎。第88歼击营的攻击队形分为两股:加强42工兵营1连的乌利戈上尉部攻击佩列梅什里亚涅以北;加强工兵营2,3连的贝耶格部则占据镇南。

攻击进展顺利。由于是凌晨突袭,打了近17旅个措手不及。3辆犀牛很快冲进波尔佐夫。或许是犀牛火力强劲,也可能岗哨未能及时报警,又或许是刚从睡梦中醒来没回过神,村内没什么重武器也是原因之一—苏军摩托化步兵未能组织有效抵抗就被88歼击营瓦解了防御,一些人被俘,其他则撤向佩列梅什里亚涅。
意识到波尔佐夫遇袭,近17旅紧急调整部署。坦克126团前往各处设伏防御,其中1连:2辆T-34/-85运动到波尔佐夫西北1公里路旁设伏,伪装成稻草堆;1辆T-34前往佩镇北800米林区防御,2辆在镇东北设防,2辆在镇南1.5公里的扎雷佩设伏。3连情况为:3辆坦克在佩镇西南,1辆坦克在镇西南3公里的乌兹科韦采。2连的2辆T-34在佩镇西北。坦克126团展开战斗队形并进入环形防御姿态,随时准备迎击88歼击营对佩列梅什里亚涅的突击。
126团1连那2辆在波村西北路旁设伏的T-34/85受限射界,并没有急于开火,它们躲在隐蔽部后方,等待德军开出村庄后再予以致命一击。然而此刻出了状况!狡猾的德军装甲歼击兵没有急于冲击佩列梅什里亚涅,而是躲在波尔佐夫仔细观察战场:他们对座车什么性能自然心里有数,犀牛可不能像虎式横冲直撞,开进前一定要扫清目标!其结果是,2辆设伏的T-34/85先后被歼击车定位并摧毁。来自2连的郝耳穆忒.释北迩少尉回忆了这场战斗:
“佩列梅什里亚涅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但昆泽指向了两个形迹可疑的稻草堆。它们长得可真不自然。我们给了一发高爆弹,然后,1辆坦克出现在草垛下!装填手立刻上了一发穿甲弹,开火!正中目标!敌坦起火。释特罗北迩向第二个草堆开火并打燃了第2辆坦克。”

2辆T-34被毁后,战场顿时炸了锅了。开火暴露位置的犀牛立刻遭到近17旅猛烈反坦克火力射击。苏军炮手射术精湛,弹着点打的很近。释北迩等人见势不妙,赶紧倒车落荒而逃躲避敌军射界。倒是同行的第42战斗工兵营越过歼击车大胆前进。眼见友军如此英勇,犀牛们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但它们还是小心翼翼的缩在工兵后面,车长们拼命瞪大眼睛搜索敌军设伏阵地。它们对面的坦126团报告:
“1200MT(莫斯科时间,下同),7月21日,敌军自波尔佐夫地区以坦克和炮兵对佩列梅什里亚涅东南实施突击。在我部坦克和步兵抵抗下,该攻击被瓦解。”
2辆T-34被毁后,战场顿时炸了锅了。开火暴露位置的犀牛立刻遭到近17旅猛烈反坦克火力射击。苏军炮手射术精湛,弹着点打的很近。释北迩等人见势不妙,赶紧倒车落荒而逃躲避敌军射界。倒是同行的第42战斗工兵营越过歼击车大胆前进。眼见友军如此英勇,犀牛们也只好硬着头皮跟了上去。但它们还是小心翼翼的缩在工兵后面,车长们拼命瞪大眼睛搜索敌军设伏阵地。它们对面的坦126团报告:
“1200MT(莫斯科时间,下同),7月21日,敌军自波尔佐夫地区以坦克和炮兵对佩列梅什里亚涅东南实施突击。在我部坦克和步兵抵抗下,该攻击被瓦解。”



破解坦126团1连伏击的昆泽军士再立战功。发现目标后,他立刻向左翼运动并占据高地开火。几发射击后,装甲歼击兵和工兵们爆发欢呼,昆泽报告2辆在佩列梅什里亚涅南出口的敌车被击中焚毁,它们极可能是126团3连设伏的那3辆T-34。至此释北迩排已经摧毁4辆敌车。搭乘半履带车辆视察的营长扎恩表示了祝贺并商讨下一阶段战斗策略。德国人决心占据关键制高点以封锁佩列梅什里亚涅各出入口。沃雅兹基指挥的犀牛已经前出高地侦察并报告佩镇内有大量敌军坦克。

根据近卫机械化17旅战斗日志,截止1300MT,他们已经探查出如下敌军单位:轻装步兵101师500营,第1070“阿尔卑斯高山战斗团”,16辆坦克和2辆自行火炮,3个连的105火炮。敌军已攻占波尔佐夫-411.0高地,并计划向佩列梅什里亚涅实施进一步突击。结合德军实际情况,近17旅似乎把88营的歼击车误认为坦克,也未能探查第42战斗工兵营番号。

第88歼击营心知肚明用薄皮车冲击苏军坦克是什么结果,但缩在后面也交不了差。也不好说是不是有意的,此时几辆犀牛开始“不约而同”的闹起了脾气。1辆犀牛出现减速器螺栓松动,另一辆干脆履带抛锚,反正大家就是不主动冲击。2连随后呼叫保障分队维修车辆,大家则趁着空闲吃吃喝喝起来。
此时,最为传奇的一幕出现了,车长鲁尔跑来蹭吃蹭喝时宣称,营长扎恩亲手在近4000米的距离上摧毁了1辆敌车!释北迩排长对此回忆道:
“你真该去看看啊,扎恩营长刚才出现视察来着。我的炮手紧张的不行,结果连续打偏了8发炮弹。扎恩大骂这种浪费弹药行为并亲自上手校正瞄准。说了你都不信,但他就是打中了!”
取得远距离击杀的扎恩少校心满意足,还顺带嘲弄了一番鲁尔车组(“坦克就得这么打,鲁尔!”)。随后他打发鲁尔去释北迩排待命。
战场上斗争依然在继续,近卫17旅报告,在1400MT德军以2个连自波尔佐夫向佩镇实施渗透;然而在旅属装甲车的火力打击下,攻击被轻松击退。坦克126团声称遭到2个营步兵和12辆战车(大多数是重型)的袭击,团坚守战斗位置与优势敌军战斗并一直打到日终。犀牛歼击车恐怖的火力展现无遗,坦126团虽报告摧毁2个敌军火力点和歼灭2个步兵连的战果,却未能毁伤任何敌军坦克;自身则被敌军重坦克在2000-2500米距离上毁伤9辆T-34.
在下午,88营2连取得了这9辆T-34中的3辆击杀。吃吃喝喝的好时光结束了!保障单位迅速维修了2连的1辆犀牛,另1辆则被拖回后方;2连恢复战备的4辆犀牛只得返回战场。佩列梅什里亚涅看起来陷入沉寂。但实际上,近17旅仍占据阵地,并设伏等待对手来送命。不过88歼击营也是鬼的狠,一早就看出了门道,犀牛歼击车就是坚决不往上靠。车组仔细搜索每一个角落,先后定位到敌军卡车,反坦克炮和坦克。随后的对射里,2连又摧毁了126团的3辆T-34/85.至此,双方在佩列梅什里亚涅陷入僵局,88歼击营不敢冲进镇内,近17旅也无法保障补给线畅通,因为后者处于犀牛射界以内。

在此之后,88歼击营没有对佩镇实施大规模袭击,但双方冷枪冷炮不断。然而,近17旅和坦克126团都报告遭到德军重型“虎式”坦克的夜袭。这一回,战斗不仅在佩列梅什里亚涅东,其西南的扎雷佩也遭到袭击,1连在此防御的2辆T-34进行了顽强斗争。借助伏击阵地和指战员的细心大胆,126团成功伏击了前进的敌军坦克,宣称打燃3辆,击伤1辆虎式。其中近卫军上尉诺雅科瓦,诺沃波瓦和近卫军中尉穆內金各自打燃1辆虎式;团损失2辆T-34,其中1辆焚毁,1辆被击伤。这些虎式极有可能是来自506重装甲营,该部还宣称,在21日于3900米距离上摧毁一辆“JS-1”。至此,坦克126团仅剩1辆战备T-34.次日,团长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中校也牺牲于佩列梅什里亚涅,但近机6军随后也派出部队回防,苏军依然牢牢控制阵地。这一带的对峙持续到23日,88歼击营和42工兵营开往新战区为止。
7月21日,扎恩集群报告摧毁10辆苏军坦克,自身未有犀牛完全损失;近17旅则报告焚毁虎式坦克3辆,击伤豹式坦克2辆,歼敌180人;自身有8辆T-34焚毁,1辆被击伤。其下属坦克126团战斗日志也报告了触目惊心的战况:
“因敌军重坦克在2000-2500米距离的火力打击,团损失了8辆焚毁和1辆损伤的坦克。牺牲军官3人,士官4人;负伤军官5人,士官4人,士兵2人。”
总体来看,在21日(包括21-22日夜间)佩镇战斗中,近卫17旅126团有10辆T-34遭受不可修复损失,其中9辆损失在佩列梅什里亚涅东和东南(8焚毁,1被击伤后遗弃于敌阵),1辆在佩镇西南的扎雷佩。损失更大的是指挥员,坦126团和近机17旅指挥员先后在22,23日牺牲和负伤。德军情况比较扑朔迷离,88营未出现全损犀牛是比较清晰的,但506重装甲营是否参战及发生损失不好说,按照近17旅报告,有3辆虎式被他们击中焚毁。

还原与思考
先谈谈两者战术层面的对比。相比很多勇猛而莽撞的同行,扎恩部表现的非常狡诈和阴诡。虽然受命主动进攻,但88歼击营顶住各方压力(很可能还有己方上峰的压力)就是不发起冲击,而是远远保持与苏军坦克的距离,通过仔细的战场搜索,不断机动变阵(也就是我们说的走位)和火力优势,得以提前定位,摧毁大量坦126团设伏T34,而自身没有损失。从坦126团的报告来看,在佩列梅什里亚涅白天的战斗中,尽管是预先设伏,可团却损失了9辆坦克,而且没有取得任何战车击杀,扎恩战斗群的狡猾和高效可见一斑。
应该说21日战斗,苏军是不缺乏步兵的,近17旅的3个摩托化营都在佩镇建立环形防御,坦克126团得到了支援。从战斗过程来看,苏军摩托化步兵未能成功定位到,并给坦克团指引犀牛歼击车的伏击位,这可能与88歼击营占据了波尔佐夫-411.0等几个高地反斜面有关。佩列梅什里亚涅处于较低地势,决定了德军占据视野优势。
按照坦126团报告,德军在夜间是沉不住气发起主动突击,方向为佩镇南的扎雷佩村;由于苏军宣称焚毁了3辆虎式,我们可以推测,是506重装甲营实施了这次突击。目前暂无法明确506营与扎恩集群的配属关系,而释奈得的著作《虎在战斗》也没提供506营在21日战斗的具体情况,故无法明确21日的夜袭具体信息。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释奈得提及,506营宣称在3900米击中了1辆JS1,而坦126团也提及,在扎雷佩战斗里,1辆T34被虎式击中焚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俩彻底损失的坦克,126团没有报告敌军开火距离。
对于佩列梅什里亚涅白天的战斗,坦126团记录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根据其战斗日志,德军“重型坦克”在2000-2500米距离上开火连续击中9辆T34,其中8辆焚毁,1辆被击伤并丢弃于敌阵;德军信息更为夸张,释北迩的回忆里,提到扎恩少校亲自开火在“接近4000米”(好家伙!是不是也有3900米?!)打中摧毁了敌军坦克!这是罕见的,交战双方都记录了远距离击杀的战例。那么哪种的说法更可信一些呢?
从地形角度看,笔者查询了1:100000的地图,可以发现,佩镇东南和东北方向的高地,包括284和411.0两处,其棱线部距离佩镇均在2.5-3公里左右,也就是说,88歼击营设伏阵地距离坦克126团不会超过这个距离。当然,如果扎恩少校的射击阵地是波尔佐夫村东侧,那距离也可能是超过3公里,但这个位置视野和射界都没有几个高地棱线部好。

从装备性能看,犀牛歼击车装备的71倍径88mm火炮威力十足,一些资料显示,该型武器使用硬芯穿甲弹时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打穿150mm装甲,完全可以威胁T-34的正面装甲。而更远的距离,例如3000米,虽然未必能撼动其正面,但也足以对侧后形成有效击穿。远距离射击在二战条件下,最难的观瞄和炮弹着点校正;这对个人技术和手感也非常有要求,也只有扎恩这种大王牌才能做到,像是鲁尔车组的炮手这种平均水准,则是连打飞8炮的待遇。

(全文完,感谢阅读)
原创不易,请三连支持我们!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芬里尔战史研究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