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评测:2C/2A 一充四用,PD/QC 喂饱全家

2021-02-01 10:53 作者:Geek研究僧  | 我要投稿

一、100W 氮化镓充电器正在成为下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近年来,随着以 MacBook 为代表的轻薄本逐步在市场上发光发热,它们所使用的 PD 快充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随着 GaN 材料的引入,在相同的体积下,让充电功率更是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增长,大功率的 PD 充电器几乎成为了人人必备的充电工具。

最早我用过小米的 45W PD 充电器,后来换上了倍思家的 65W GaN PD 充电器,还入手过倍思 120W 的版本,这也是当时功率最大的一款充电器。除了倍思外,从去年到今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涉足 100W 的高规格充电器,比如 Anker、Zendure、闪极、HYPER JUICE 等,大家都想在大功率的 PD 充电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对于小功率的 PD 充电器大家都是在体积上做减法,而大功率的 PD 充电器则是在接口上做加法。随着设备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全是 USB-A 接口的充电器基本已经销声匿迹了,PD 时代的 USB-C 口开始成为主流,从早期的 1C1A、2C1A 到后来的 3C1A、4C、2C2A,种类繁多。

我个人比较推荐 2C1A 及以上规格的,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倍思家全新推出的一款 2C2A 的 100W GaN 充电器。它算是 120W 氮化镓充电器的姐妹产品,尽管总功率稍低,但多了一个 USB-A 接口,同时充电功率不减,也算是多了一种选择。

二、倍思 100W 氮化镓快充充电器的外观设计

之前入手过 120W 规格的同学肯定对这个造型不会陌生,就像是一个放倒了的长方体,黑白两种颜色,我自然喜欢白色一些,侧面也印有 100W 的大字样.

从体积上来看,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的三围为 85.2mm(长)×54.8mm(宽)×30.5mm(厚),重量 205g。和自家的 65W 充电器相比要大了一倍,不过相比于苹果家的原装电源适配器可要小了太多,而且接口更多。

在接口方面,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选了 2 个 USB-C + 2 个 USB-A 组成的 2C2A 方案,这也是目前比较均衡的组合。如果是 PD 设备比较多的同学,可以考虑 3C1A 或者 4C 的方案,不过目前这种充电器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大家按需选择即可。

充电器的底部印有产品的快充规格,后面我们再详聊,可以看到插脚部分采用了 90° 可折叠的设计,把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放在包里的时候,折叠插脚可以减少收纳体积的同时也不用担心金属插脚划伤其他的物品。

为什么倍思会考虑这种长方形,且插头位置居上的设计?答案很简单,从下图就可以看出,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在面对单层插排时,头部不会伸出边界。

如果是双层插排,也不用担心出现 “霸座” 的情况,毕竟用户买一个一拖四就是想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插入插座,通电之后的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顶部左上侧还会亮起经典的淡蓝色电源指示灯。

在产品包装盒中,除了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我还摸出了一根白色的 TPE 软胶材质数据线,这套组合基本上给 MacBook、iPad Pro、switch 这类支持 PD 快充的设备都可以完美兼容。

可以看到线缆的 TPE 接头末端进行了加固处理,同时还有一个 “Baseus”+“100W” 的 logo,线缆也提供了绑带便于收纳。线缆内部集成了 E-marker 芯片,支持 5A 100W 大功率快充,线芯也进行了加粗,可以减少发热。

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既然拥有两个 USB-C 接口,当然还需要一根,所以我又入手了一根倍思家卡福乐系列 C to C 的 100W 编织数据线。从外观上就可以看出,这款编织线相比于附赠的白色数据线要扎实了不少,一方面外层线缆是编织工艺,相比于普通的数据线更加耐磨耐弯折。

另一方面,线缆末端使用的是合金铝环和 TPE 接头,质感和耐用性也有一定的提升,而且这根线有 2 米长,原装线只有 1 米左右,同样是 100W 的供电能力

当然这根线缆也可以作为数据传输使用,带宽为 480Mbps,换算下来峰值就是 60MB/s,给手机、平板啥的传个文件还是够用了。

三、倍思 100W 氮化镓快充充电器的性能表现

看完了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的外观设计后,我们的核心章节自然要关心下它的性能表现情况。

【快充协议】: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使用的是 2 个 USB-C 和 2 个 USB-A,在快充协议方面,同样的接口保持了一致性。

可以看到在单 C 口的快冲协议监测中,大部分快充协议都点亮了:Apple 2.4A、QC2.0、QC3.0、QC4+、AFC、FCP、SCP、PE、PD 和 PPS 等。最关键的是支持 USB PD2.0 100W(3.0A)和 PD3.0 105W(3.3~21.0V)快充协议。

从 PD 档位的诱骗结果来看,USB 电流电压表检测到 5 个固定电压档:5V/3A、9V/3A、12V/3A、15V/3A、20V/5A,以及 1 个 PPS 电压档位:3.3~21V/5A。

相比于强调 PD 协议的 USB-C,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的 USB-A 接口则更加重视 QC 快充协议,可以看到最大支持 QC3.0 20V 的档位,也兼容 Apple 2.4A、BC1.2 DCP、三星 AFC、华为 FCP / SCP 等快充方案。

【兼容测试】:前面我们提到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所以还得上真机充电来看看,100W 充电器最好的归宿自然是大功率的轻薄本 ——MacBook Pro。

可以看到我的 MacBook Pro 2019 被单 C 口供电时,握手的是 20V/5A 的档位,电压 19.43V / 电流 4.13A,功率达到了 80-81W 的峰值状态。

从 MacBook Pro 的整体充电功率来看,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能够喂饱 MacBook Pro 的 85W 峰值,相比于传统只能给到 65W 的 PD 充电器,可以更快的完成充电工作。

iPhone 12 Pro 被单 C 口供电时,握手 9V/3A 档位,实测电压 9.12V / 电流 2.43A,功率 22.19W。

iPhone 12 Pro 的充电峰值是 23W 左右,前期使用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在充电的时候可能会因为档位切换,有一些断流的情况,大家耐心等待一下就会稳定下来。

那么 iPad Pro 2018 表现如何呢?同样是单 C 口供电,握手 15V/3A 的档位,电压 15.0V / 电流 2.11A,功率为 31.73W,因为这个充电功率一直很稳定,还是非常适合作为双 C 口同时充电的副口使用。

Switch 单 C 口供电握手的是 15V/3A 的档位,实际电压 15.01V / 电流 1.09A,功率为 16.42W。实测这个但档位可以开启 TV 模式,搭配 C-Force 家的转换器,就能直连显示器。这样无需原装充电底座,也可以随时随地在 TV 模式下畅玩游戏了。

最后是 USB-A 接口的兼容性,因为手头上实在没找到 QC 快充的设备了,就拿 iPad Air 2 试了一下,可以看到成功握手 5V/2.4A 的档位,实测电压 5.14V、电流 2.36A,功耗 12.17W。

【多口功率分配】:以上都是单口的工作状态,倍思也提供了一张不同使用模式下的接口功耗。可以看到 USB-C 口单口工作时,任意一口都是 100W 最大功耗。而 USB-A 任意一口都是 60W 最大功耗。

如果是双 C 口同时工作时,C1 口分得到 65W(下图 MacBook Pro 实测 61.22W),C2 口分得到 30W(下图 iPad Pro 实测 28.88W)。

两个 C 口同时工作是最常见的实用状态,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多口状态:

  • 如果是 1A1C 口,C 口分得 65W,A 口分得 30W

  • 如果是 2A 口,则两个 A 口共享 15W

  • 如果是 2C1A,C1 口 60W,C2 口 20W,A 口 18W

  • 如果是 1C2A,C1 口 65W,两个 A 口共享 15W

如果是 4 口同时工作,可以看到 C1 口分得到 60W(下图 MacBook Pro 实测 61.52W),C2 口分得到 20W(下图 iPad Pro 实测 19.14W),剩下两个 A 口共享 15W。

【发热情况】:最后,我们来看看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的发热状况,通过红外线热成像仪可以看到,即使是在四口 100W 的高负载工作状态下,表壳的温度也就在 40℃ 上下(环境温度 20℃),同时充电器标配的线缆和编织线缆的发热情况也比较小,大家可以放心的使用。



四、如何评价倍思 100W 氮化镓快充充电器?

看完了本文的详细测试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倍思 100W 氮化镓快充充电器这款产品,这款产品可以把它理解为是 120W 充电器的姐妹系,算是一种用来占据生态位的选择。把原有 2C1A 的接口升级到了 2C2A,四口都支持快充,而且 USB-A 单口的峰值功率达到了 60W,前代仅有 30W,对于需要使用 A 口大功率充电的三星、华为、荣耀用户相当的友好,而且性价比也还不错。其他品牌 2C2A 100W 的氮化镓充电器,价格基本都是 300 元往上走。

当然,新一代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还可以考虑提升一下 1C1A 场景下的 C 口供电功率。前代能够实现 87W+30W 的组合,新款受限于 100W 的峰值,选择的是 65W+30W 的组合,其实可以考虑 85W + 15W 的方案,这样对于一台 MacBook 和一个功耗不高的 A 口供电,显然更加符合日常所需。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一枚爱好评测的研究生


倍思 100W 氮化镓充电器评测:2C/2A 一充四用,PD/QC 喂饱全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