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做工:》 (英国)保罗·威利斯 (附录一)补充访谈

2021-11-07 12:23 作者:虹彩舞夜  | 我要投稿



0.1


你所看到的,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除了我删减了我认为不适宜的大部分内容之外,还有少部分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论述,却无法通过b站审核。


第一章序言没有通过后,我有意规避了可能会导致审核不过的内容,也确实顺利地都通过了。但到了(八),因为开始增加对社会制度的剖析,我已经有预感会有麻烦。我只能在保留对话之外,尽量选择不那么直接的批评的内容。


即便这样,(八)依然是被锁定了。我联系客服复查,他告诉我,因为“涉及时政”,确实是没法通过。我说,“我需要一个具体的证据。哪一个部分涉及时政了,你给我指明。”客服让我留一个电话,说是要具体沟通。然后,第二天上午,客服电话联系我,说是已经审核通过了。


0.2


然后又有了第二次。(十一)再次被锁了。这一次,仍然是联系客服不过,最后电话沟通。这一次,客服告诉我,实在无法通过。


在上一次没有通过审核的时候,我由想过“为什么”。虽然客服在电话中否认是“电脑审核”,但以b站的规模,全部投稿都用人工审核是不可能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电脑设定“敏感词”,直接锁定。如果联系客服申诉,也只是电脑再次搜索到敏感词的段落,然后再人工判断这个段落是不是适合通过。


所以,在这一次电话通知我不能通过后,我再把(十一)看过几遍,只删掉了一个段落和其他地方可能的几个敏感词,果然就是直接过审了。



0.3


我并不打算评价b站的审核机制。我讲述这个过程,是因为我想到了本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在(四   文化元素  下)中有这样一段话,


“反抗成规并从中获得好处给他们带来了奇怪的自由,尽管这种自由只有自己知道。如果你“被瞄上”了,那得动用“瞎编一通、蒙混过去”的技巧,如果你“蒙混过关”,会备感兴奋和满足。当然,有时候你没法“蒙混过关”。”


我们反感这个制度,就像我认为b站的审核不仅是不合理的,并且也是不负责任的。


但我并不打算反抗,或者说并不打算推翻这个制度。


我想的是,寻找制度中存在的漏洞,从而规避它对我的限制。最终,我确实做到了。这让我感觉很好。我不需要再花费时间跟客服做无望的沟通,我也把我想做的事情完成了,而做到这一点,我没有借助任何外力,完全是通过我自己的“聪明才智”。


可是,这真的就是我想要的吗?我想要的,就只有这么多了吗?





1


在最好的情况下,日常生活如同艺术,是一场变革;在最坏的情况下,它就是一座牢笼。


在最坏的情况下,反思就像批判,是一种极端保守;在最好的情况下,它会创造出规避的策略。


为了反思而参与复杂而琐碎的生活,可能会使两种最坏的情况同时发生。这种做法使前者失却清白,使后者与罪恶凝结在一起。


我在这里愿意承认,无论发生怎样的改变,参与观察及其所倡导的各种方法,都表现出了自然主义的发展趋势,并因而趋向保守主义。


研究和调查作为一种活动,我并不否认其存在,也不否认其必不可少的相对独立性,但是应用如此获得的知识,极有可能颠倒参与观察的范式。这种方法的沉默和强制隐匿性,最终导致了政治上的沉默和对某种能力的隐匿。这既是一种拒绝,也是一种赋权。


我们依然无法创造出一种脱胎于时代的形式。首先,我们有必要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片面或不片面地、简要或不简要地去接近真实的现在。民族志叙述,就其全部过失而言,是对于极其重要的经验层面的记录,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偏爱,民族志叙述十分强调人的能动性。


一直以来,人的能动性不断被忽视或否定,但是对于社会整体的其他层面来说,其重要性又始终在增大。


本书(特别是第二部分)试图利用定性方法的优势,对社会存在的现实和难题做出描述性的和理论化的回应,同时反对经验主义、自然主义和将主体客观化的倾向。



2


1977年1月,我们曾在大学中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下文就是根据录音整理而成。一些来自于汉默镇学校的“家伙们”已经阅读了本书的草稿。这次讨论的焦点是:作为一名研究者,我的作用是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这个研究的结果意味着什么。


(……)


“关于我们的那部分,文字很简明。”


“嗯,我是从头开始读这本书的。你知道吗,我本来是想尽我所能多读一些,但是我后来放弃了,只读了和我们有关的那部分,还有中间的一小部分。”


“你写我们的那部分,我读过了。但是,实际描述这本书的部分,我没有读……”


“我想,我们最后会不喜欢你的。”


“老实说,我有点讨厌你。”


“当你说“我们”时,你应该说“你”,因为那只代表你自己。”


“不是“我们”。”


“别光说“我写了”,然后就看着我们,期盼我们说“好”。”


“我认为,你知道,我认为他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这样做的。他这样做,你知道的,是因为有人让他这样做。他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做。你知道,去做1987年那件事[原文如此],让你伤透脑筋,而且……(……)实际上,你就是我们祷告的回应,因为你记得,我们过去在学校里,常常心不在焉地写东西,你知道我的意思,我们得写作文……(……)我觉得我们就是学校里的艺术家,因为我们所做的那些事,我肯定有我们自己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那些过去我们常常干的事。而且,我们绝对是学校里的头儿……如果我们都被分开,并被安排在那些“书呆子”中间,凭我们的本事,我们可能早就是头儿了(……)我们本应该做点事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当中不乏天才,可都他妈的浪费了。我是说X那家伙,他就像猪屎那样蠢,真的!但是,如果有人辅导他一下……他现在会很有想象力。我们要是去做他做过的那些事,我的意思是,他做得比我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要好。他实际上肯定不像他装出来的那样蠢。”


“我可不知道。”


[大笑]



3


“我想,你知道,我们不得不小心提防着,他会让小组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然后我才意识到那不对,但是我很享受逃课的乐趣,喜欢找借口不听课。你知道,我实际上一开始不太喜欢那样做——逃课、抽一小时烟,但是慢慢地,我也逃课而且真的喜欢逃课了。”


“我喜欢与人交谈。但是有时候,我常常想,你知道的,你正在问一些该死的正确的问题。我总想,而且我常常认为你问的都是一些太私人的问题。”


“我想你知道,我确实介意和你谈论我的私事,我想你知道……当你和你的同事在一起时,谈到了很多根本没发生的事情。现在,我觉得好多事情都被你们说中了……”


“好吧,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他妈的,没有一件事是提前想好的。”


“这本书我读过的部分中,几乎90%……我都记得。”


“是啊,我也能记住我所读过的许多东西。”


“尽管个人行为被夸大了,但观点还是有道理的(……)那种感情确实存在于我们心里。”


“在书里面,他们显得比实际粗暴得多。”


“当你和你的同伴在一起时,每个人都在改变,每个人都在改变,他们做一些大事,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厉害(……)当他们大谈他们做了什么的时候。”


“是的,他们说的是真的,但是对我来说,他们看上去并不厉害。”


“因为我们认识书里的每一个人,我从来没去过其他学校。我对纽镇的许多地方都很熟悉,他们已经把我生吃了,这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好可怕……我曾经在一所学校工作,四个孩子朝我走过来,他们还是小孩,他们凑近我,对我说:“你是新来的?”我说:“不,不。”他们说……他们凑近我时,紧紧地握着拳头,我怎么办?我拿了一些大砖块撑在散热器上,当作武器来保护自己。我一直拿着那些砖。你知道吗……我只在学校待了十五分钟,这些孩子就冲进来找我麻烦了。”



4


“你一开始是老师,后来,我就把你当作我们中的一员了。”


“你就是可以交心的人。你明显和绝大多数老师的年龄差不多,但是没有一个老师……他们代表了……他们和我们的距离太远了。他们常常和我们坐在一张餐桌上吃饭,但是你却不能真正和他们交谈,就是因为他们是老师。”


“你能明白他们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你都能明白。如果他们昨天晚上做了错事,你只是倾听、理解,其他老师呢……你知道,他们会说,“那是错的”,然后你会想,“不要再说任何有关这件事的话了”。”


“最重要的区别是,你会听我们说,你想知道我们会说什么,可是他们不会,在他们当中,没有人愿意听我们讲。”


“他们想了解,也是为了和你保持良好的关系。”


“他们所做的,就是在做他们的本职工作,只是这样而已。”


“他们尽力克制自己……他们想要做的就是让我们听话,然后到校长那儿,跟校长说:“我和他们相处得很好,他们在我的课上很听话。””


“有时候,当你开始问问题的时候,回答中会出现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那些我们做过的错事,我们已经告诉你了,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发现其他老师对我们有任何激烈的反应。这说明,你没有把我们的事情告诉其他人。”



5


“我觉得,亲密感必须以某种纪律来调和。”


“我想,如果你告诉我们去做某事,如果在我们制造麻烦时对我们发话,我们就会停下来。”


“因为你和我们很亲近,你是我们自己人,所以我们应该听你的……你知道我的意思。我们需要的是和我们一心、但年龄比我们大一些、更有责任感的人。”


“如果我的伙伴中有人对我说:“噢,得了,斯潘克斯,你那样有些过火了。”我会说:“对,是太过火了。”从你那儿来的时候,好像他们当中有一个人就是这么对我说的。”



6


“我绝不会来这里[大学],我无法忍受坐在书桌旁,我无法忍受写字,我不可能整天坐在桌前写东西,我办不到。”


“这不是明智的[在学校里捣乱],但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而且,这比什么都不做有趣多了(……)他们给了我们责任感,但是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无论多少人告诉我。即使他们给我催眠,我也仍然不会认为我确实需要他们,因为我在书本中读过。我们都认为,没有一百分,我们也能成功。但是,如果有一百分的话,一切就会更容易了。”


“我们过早地进入了社会,我们被教养成自私的人(……)我们太自私了……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不在乎,你看电视上那么多人都他妈的很富裕。你只是想玩命干,事业有成,挣大钱。你还会考虑其他人吗?哪儿还会想到工人?”


“希望孩子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我曾渴望的东西。”


“我只想为他们实现目标,而且我愿意,或许不是一切。”


“你得靠自己。有多少次变革真正发挥了作用?而且变革之后,就会有一些人处在社会顶端……并最终成为中产阶级(……)”


“我想为我的孩子所做的一切,就是尽你最大的能力。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毫无价值。”



7


“脑力工作只是老师要求我们去做他们想做的事。如果老师让我们玩,就会说,“好吧,去吧”,如果他们想要我们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他们会说不让我们做的(……)”


“每个人都想在学校里成为强硬的人,每个人都想让别人尊敬他,“他是个硬汉”。”


“这对于你在街面上混,还是有所帮助的。”


“这有助于你度过青春期(……)咱们就看眼下,没有人敢取笑我们。”


“他们不敢占我们的便宜,你知道,这些年来,他们从来没有拿我们寻开心,因为我们都很有男子汉气魄。这就是我的理解。如果我是“书呆子”的话,我身上的所有野性就会慢慢消失。你知道我的意思,那就没什么意思了……然后,那些还照这种方式干的“家伙们”就会占你的便宜,我绝不会容忍的。”


“我们的父辈是工人、体力劳动者。他们的雄健体魄遗传给了我们。”


“他们可都是有头脑的人,他们都是未来的老板。而像我们这样的人,将成为工人。”



8


“如果乔伊的老板非常有钱,他在一次舞会上遇到了老板的儿子,并且揍了他,那么对乔伊来说,那就是自我满足。”


“是的,在某方面是这样的。”


“我知道,我必须要粗暴、蛮横,不然的话,我就没法在街上混了。无论我将来会怎样发迹,我在街上还得受欺负,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意思(……)”


“我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我要尽可能多搞些女人,如果你真想知道的话。”


《学做工:》 (英国)保罗·威利斯 (附录一)补充访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