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乃天下好人雅人的心灵安慰
《金瓶梅》我曾看了几眼,实在厉害,实在佩服,这作者简直神一样的人物。他笔下是何等的真实?请原谅我词汇匮乏无法准确形容。他把俗人揭露的淋漓尽致,俗人身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都刻画的极好,神了!
莎士比亚还有巴尔扎克或是马克吐温,雨果跟《金瓶梅》作者一比,简直幼稚的可笑;而金庸,琼瑶这种人跟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一比,也是幼稚的可笑。所以你可以想象,普通文人距离《金瓶梅》作者,差距何其大也,十万倍不止!
鲁迅曾经评价《金瓶梅》:“描写世情,尽其情伪”,“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鲁迅描述的很准确,但我必须要说:鲁迅本人的作品我也看了不少,但距离《金瓶梅》仍然是十万八千里。
就是说,鲁迅这么直率,犀利,深刻的人所写的作品,差距《金瓶梅》仍然是天文数字。
而比如当今社会上的很多文人,距离鲁迅也是十万八千里。
我这么啰嗦的来回反复对比,是因为我无法准确描述《金瓶梅》的伟大和真实有力度,我只能通过反复对比告诉你。
本书看上去下流低俗,实则真正揭穿了几乎一切俗人的真面目,是因为俗人本身就是下流低俗的,社会本身就是超恶心的。而且他揭露的恰如其分,一点没有夸张造假的痕迹,包括俗人身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他居然都给刻画了出来。我连大体理论评价下都找不到合适语言,而《金瓶梅》却居然是完整给刻画了出来。
读者你要是不服,我请你从现在开始去理解社会,你要下苦功去理解社会,理解每一个俗人,并且一直理解到至少五十岁,等你辛苦搞懂社会,胡子头发都累白了,你再来看下《金瓶梅》,我保证你热泪盈眶,感慨世间居然有如此神奇真实的文字,天下居然有如此作品,如此文人。
奇书《金瓶梅》?
不,不是奇书,而是神书,天神一样的真实而伟大。真实伟大的惊天动地的超神级作品!
《红楼梦》则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金瓶梅》的很多东西,至少真实和伟大是继承了。但《红楼梦》文化气息更浓厚一些,比如诗词很多且很重要。另外,《红楼梦》不以揭露俗人为主,而是以刻画雅人好人为主的,《红楼梦》也展示俗人俗世,但那不是重点,《红楼梦》重点是刻画美丽高雅的人物角色。
所以《红楼梦》更美丽,但是也有缺点:凡事总是有利有弊。
缺点就是:不如《金瓶梅》更真实,也就是说《红楼梦》更梦幻一些,曹雪芹本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他开篇就告诉读者:本书是梦幻的。以上读者很难理解,我换个方式告诉你。
就是说:
1,你首先必须明白我们的社会是更像《金瓶梅》,而不像《红楼梦》;你首先必须明白我们社会上的人更像《金瓶梅》,而不像《红楼梦》。
2,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社会雅人好人太少了,极少极少。因为太少,所以我们很不容易看到雅人好人,因为概率太低你肯定难以碰到,也因此我们的社会,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眼里,更像《金瓶梅》而不是更像《红楼梦》。
3,曹雪芹《红楼梦》的写法其实是投机取巧,什么意思?就是曹雪芹把几乎所有的雅人好人都集中在贾府集中在大观园,所以余英时曾经描写过《红楼梦》有两个世界“大观园内的世界和大观园外的世界”,就是因为曹雪芹把几乎所有好人雅人都集中在大观园,因此这就叫投机取巧,因此《红楼梦》很梦幻,曹雪芹自己也是明白的。
4,你明白了吗?全天下极为稀少的雅人好人都被集中在贾府大观园。。。。这样写使得《红楼梦》很美丽,但是也过于投机取巧,过于梦幻童话。
以上,你别绕糊涂了,其实你只需记住一个真理:我们这个社会好人雅人太少太少,其概率低于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你每看到一万个人,最多只有一个好人雅人,大部分人终生也看不到一个好人雅人。而如此稀少的好人雅人都被曹雪芹集中在贾府集中在大观园。
当然,你肯定不信我的话,因为你要么是傻孩子,要么是不懂社会,要么是嘴硬的俗人。
还是那句话,我请你从现在开始去理解社会,你要下苦功去理解社会理解每一个俗人,并且一直理解到至少五十岁,等你辛苦搞懂社会,胡子头发都累白了,你再来看下《金瓶梅》和《红楼梦》,你才会热泪盈眶,感慨两书之伟大。
当然曹雪芹和兰陵笑笑生都是天才而且人生经历太丰富,导致他们很早就能搞懂社会,而不必到五十岁。而普通读者你哪怕真的劳累到50岁,也未必能懂社会。
也因此,《金瓶梅》真正的唯一意义就在于:揭穿了一切俗人的真面目,它将是俗人永远的噩梦,是超神级社会学真理作品。
《红楼梦》真正的唯一意义就在于:给予天下极少雅人好人真正的心灵安慰,告诉好人你并不孤独,当然前提是你属于那万分之一概率不到的雅人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