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少前同人文】《逆雨》第26章:埋藏着的希望

2021-08-18 00:08 作者:拉斐尔鹰  | 我要投稿

封面图:PIXIV ID-68919476

最近挺忙的,思绪一直断断续续的,人已经快傻了



经历了近半个月的禁足后,指挥官终于被释放了出来,远离了那治愈且致郁的医务室,不过交换自由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在三个月内禁止使用任何战斗兴奋剂类的限制药物。最主要的就是为了防止指挥官上次在战时混用了大量副作用极大的针剂的情况再次发生。

 

格林娜和当班的副官Stg44接替了指挥官的大部分工作,所以指挥官在这一段时间内显得十分无聊,联合行动部的行动还处在收尾阶段,所以目前指挥官相当于被放了个带薪伤假,日常上班也就是待在办公室看番剧,偶尔审批几个文件以及吸猫玩。

 

“指挥官有兴趣去打猎吗,春天就快到了,这时候野生动物活动比较多哦。”M200背着枪推开了指挥官的办公室房门。

 

“好,但是我要做些准备。”指挥官丢下手头的杂志答道。

 

拿M200的.408 CheyTac子弹来打猎似乎有些过火了,配发给M200使用的子弹是专用的竞赛级穿甲弹药,每一发都是经济黑洞,所以指挥官打算带一支发射.308弹药的步枪来进行中距离狩猎。

 

指挥官在军械仓库里翻找到了一支Scorpion target pistol(蝎子靶标手枪),发射.22LR子弹,带有导轨可安装镜桥,这支不知是从哪里缴获来的,上面没有多少使用痕迹,正好可以用来打小型动物。

 

仓库内的许多枪械和部件都是装箱包装好的,指挥官并不想拆封,那样需要填写取用记录,为了省去手续问题,也为了给自己练练手,指挥官直接从被丢进报废堆的缴获武器里寻找可用的武器。他先是找到了一支断了木托的步枪,但是看到木托与枪管接合处的木头潮湿发胀裂开后就放弃了,随后他看到了一支仅有后半段的98K残骸。

 

这支枪显然遭受了不该承受的应力,前部的枪管和枪身部分不见了,就连扳机护圈都撞地和扳机扭曲在了一起,但是后面的机匣和枪机部分仍然完好,让人不禁疑问这把枪的前主人是不是把这把枪拿来宣誓效忠了,居然能将步枪从中间干断,于是指挥官稍稍检查后拿了起来。

 

“你觉得这个还能用吗?”指挥官问道。

 

“以我储备的知识来说,应该不能……”M200望着指挥官手上那块残破的枪身说道。

 

“那你学着点,我给你表演个魔法。”指挥官的手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有变化吗?”M200疑惑地看着。

 

“我要是能放魔法的话那打铁血就不用那么麻烦了,直接召唤不死军团把铁血给平推了或者一个传送把整个基地全副武装的战术人形TP到伊莱莎的脸上,那就能直接结束与铁血的对战了。”指挥官调侃道。

 

随后他带着M200来到了基地的小型化生产车间内,车间里的人形正在忙碌着生产弹药以及作战携行口粮,这里的许多人形都是经过检查不适合继续作战的战术人形,拆解火控核心后无处可去,就留在了基地内打工来支持自己的维护费用。

 

将大块的玻璃纤维丢进大型3D打印机的材料仓里,在控制系统中选择打印一个标准的M40枪托,随后经过融化和快速的立体打印,一个崭新且坚固的标准型M40玻璃纤维枪托就新鲜出炉了。

 

随后指挥官将枪托带到了手工加工区,拿起了小型电动打磨工具将机匣部分稍稍地加工一下以配合毛瑟98K的机匣,98K原版所发射的7.92X57MM毛瑟弹改成发射7.62X51其实也不是很难,只需要对枪栓的抛壳勾做些许改动,再重新加工一条合适的枪管即可,弹仓部分不需要更改即可兼容。

 

枪管可以说是整支步枪最难制作的部分,其不仅需要刻制膛线,还需要在后端加工螺纹连接枪匣,并且要加工出合适的枪膛以耐受子弹发射时的膛压,为了更高的射击精度,指挥官选择了416R不锈钢制作自由浮置枪管,计算好右旋膛线的缠距后,将计算结果和材料交给人形使用顶锥挤压法进行手工加工再进行镀铬。

 

(枪膛是在枪管里的,而不是在枪机匣里,机匣的用处在于连接固定枪管、弹仓、枪机和扳机组,旧式栓动步枪的机匣配合托弹板和压簧同时作为弹仓的一部分)

 

(顶锥挤压法最早是由德国人发明,70年代以后各国在生产枪管时已普遍采用,目前各国使用较多的方法是枪管径向冷精锻成型技术)

 

为了尽量不干扰上弹和抛壳动作,指挥官直接在机匣前后两端钻了固定孔来安装皮卡丁尼导轨,再通过30MM的分体镜桥安装了一支4-16X44AOEYS上去,再******背带和托腮垫这些加舒适度的附件,一支定制化的、独一无二的.308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就制作完成了。

 

既然都高度定制化了,弹药方面也不能随意,用于M21、M24和M40A1的军规M118LR子弹就能拿来魔改一下了,只需要拆开来改用更为强(昂)力(贵)的发射药即可追赶.338子弹的性能,这种重175格的令尾锥结构空尖弹(BTHP)弹尖的孔极小,是从后往前包被甲的工艺,比起传统的从后方将弹芯挤入被甲的方式可以减少铅芯的形变,获得更好的一致性,从而提高射击精度。

 

“一会除了一些较难以一击致命的动物外,其他的都交给我,你的子弹更适合对付的是一些皮糙肉厚的家伙。”指挥官一边给步枪缠白色布条一边说道。

 

“明白,我会听你的指示再开火。”M200给枪上了弹匣,但没有拉栓。

 

“都已经改成这个样子了,你觉得这把枪还能叫98K吗?”指挥官望着手里那支被改的像M40A3的步枪说道。

 

“我想也就机匣部分是原装的吧,自己起个名字也不会有什么问题。”M200答道。

 

“那就叫“未命名”,十分合适。”指挥官笑着说。

 

“您开心就好。”M200模仿着Vector的语气说道。

 

“好吧,开玩笑的,就叫毛瑟K98M(Modern)型吧。”

 

【1935年在Kar 98b(98b仍然与Gew 98一个长度,但枪栓改成了下弯拉机柄)的基础上结合标准型毛瑟步枪的经验改进的步枪被命名为Karabiner 98k,简称为:Kar 98k或者98k,因其从970MM枪管缩短到了600MM,所以后面的k是“Kurz”的缩写,德文意为"短",所以可以被译成毛瑟98型短卡宾枪?】

 

S05区靠近乌拉尔山脉,广袤的寒带泰加林里有着众多的野生鹿群出没,由于当地缺乏天敌而数量泛滥的麝鹿是当地猎人的主要捕猎对象,在这片地区打猎需要小心的则是冻伤、崎岖的地形、鹿群冲击以及狼群的袭击,熊勉强算是个小型威胁。(指熊被俄罗斯人摁在地上爆锤)

 

手套和浅色运动眼镜算是冬天雪地里的必备物品,而为了防止地形杀,两人会从地上或者树上寻找一根能承担自己体重的粗树枝,在倾斜地形下脚之前戳在雪里来辅助行动,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雪下埋的是硬地面还是一个能把你脚扭了的坑。

 

鹿群的袭击一般不会发生,但也会有极端的情况下,被逼到死路的鹿群会反冲猎人,即使是不带角的母鹿所造成的冲击伤害也十分巨大。单只狼的威胁并不大,威胁较大的是成群行动的狼群,即使是多人组队行动的猎人小组也不能完全保证在近距离击溃狼群的冲击。而熊反而是威胁较小的动物,因为熊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在一定的距离上熊会率先选择远离而非攻击,而且熊一般是单独行动,较为容易被击杀。

 

“192码,一只公麝鹿在大石头右侧。”M200举着测距仪指示着。

 

“看到了,就它了。”指挥官轻轻扣动扳机。

 

一声沉闷的枪响后,被射中的麝鹿跑动了起来,而指挥官与M200也从隐蔽处起身,抖去身上的雪后向着猎物追去。指挥官拉动拉机柄,一声清脆的黄铜碰撞声伴随着滚烫的弹壳弹出,根据刚刚击中的部位估计,那头鹿跑不了多远,果然,跟着血迹追了不到20米就发现了鹿的尸体。

 

“为什么不射击头部呢?对你来说应该很简单吧。”M200望着麝鹿的尸体问道。

 

“对于猎人来说,不应该追求射击头部,因为动物的头骨普遍偏硬,应该射击躯干前部的中心位置来追求命中心脏一击毙命,而且这个位置即使没打中心脏也会打中肺部,不至于会出现打个皮肉伤让猎物跑个几公里的情况。”指挥官解释道。

 

“你看,这一枪从右侧肋骨方向射入,打穿了右肺并歪到了大动脉,可惜子弹打碎骨头后偏转太大了,不然能一击打到心脏的。”指挥官蹲下来仔细地观察着枪口说道。

 

将鹿的尸体在电子地图上标定位置,然后放下MS2000来标记,待命的后勤小队收到指令后会前往标记点将猎物回收,两人的目标是在日落前狩猎到6只大型鹿来举办一场夜间烧烤聚会。

 

两人沿着水流向下游缓慢前行,这条河说是河但却并不宽,水太深且流速过快也不合适被称为小溪,只能说勉强称之为小河流,因其并未结冰,所以成为了附近动物的取水和觅食区,很适合猎人寻找并追踪猎物的活动踪迹。

 

河流的拐弯处,水流在此变得稍微缓和了一点,一只野兔正在岸边饮水,忽然之间,野兔抬起来头,耳朵竖了起来,望向不远处的草丛。而草丛里忽然啪的一声枪响响起,一发.22LR包壳软尖子弹让野兔当场去世。

 

“是意外的收获呢,虽然小了点。”指挥官从草丛里走出,将兔子捡起。

 

“兔兔那么可爱怎么能这样。”M200说道。

 

“烤着吃还是煮汤?”指挥官将兔子挂在了背包上。

 

“带孜然了,烤吧。”M200真香了起来。

 

两人沿着水流走了大概有两公里的样子,迎面撞到了正在河边喝水的麝鹿群,保守估计这群麝鹿有近9-14只,两人立即依靠树木和积雪的灌木丛作为掩体,轻轻地移动着。野外的原生树林里十分安静,而两人只能以厘米为单位来缓慢移动,即使是不小心压断一根枯树枝都有可能引起鹿群的注意。

 

“我挑最左边的鹿,正对着我,可以直接打到心脏,211码。”指挥官用头戴的COMTAC 2耳机带的麦克风小声地说道。

 

“中间靠后的一头公鹿,我可以射到后颈,213码。”M200戴着的则是COMTAC 3。

 

“像训练那样,同步射击不同目标,剩余目标随意射击,on my mark 3 2 1 go!”

 

两人几乎是同步扣下了扳机,.408的普通全金属被甲子弹初速为884M/s,而指挥官手里改过速燃发射药的.308口径M118LR最多能达到813M/s,两只麝鹿在听到枪声前就已经中弹,而两人则以几乎一致的步伐快速拉动枪栓将下一发子弹顶上枪膛,鹿群在两只麝鹿倒下的那一刻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立即向树林中跑去,在鹿群完全跑出视野前,两人一共在鹿群逃跑中射中了5枪。

 

“固定靶我们两个互不相让,都是一枪毙命。”指挥官看着两只倒地的麝鹿尸体。

 

军用制式枪支弹药的威力在用来打猎时可以有很明显的体会,用来打中小型动物来说威力过剩了,.308口径是猎人的常用口径,但是军规的M118LR在这种中近距离显得扩散性有些低,弹头直接从左往右一路将两肺和心脏打穿了,但是没有出现伤口开裂的痕迹,弹头基本没有任何碎裂和翻滚就穿过了。

 

而M200射出的.408普弹则更为离谱,在200码的距离上,枪口动能基本是没有多少损失,而.408子弹的动能大于10000J,被击中后颈的公鹿直接脊椎少了一节,因为击中脊柱骨后弹头的翻转还扯出了大量的颈部肌肉,基本上被打中的地方就剩一层皮还勉强在拉着,其他的已经伴随着弹头飞溅到雪地上了。

 

其他在移动中被打中的鹿也被追踪到了,受惊的鹿群踩出来的混乱脚印着实费了两人不少时间,好在血迹仍然在忠实的指引着方向,5只被打中的鹿中的4只都在两百米内找到了,而最后一只的血迹痕迹较小,呈滴落状,基本能判断为皮肉伤,所以指挥官放弃了最后一只鹿的追寻。

 

此时两人已经有了7只鹿的成绩,已经可以收队回去了,但天气的变化更为无常,风速逐渐在加大,两人与时间赛跑后,仍然没有回到集结点,但已经来到了距离人类聚居区的外围,雪已经开始夹杂在风中飘落,而两人也迅速地向前移动。

 

一声爆炸声从远处传来,两人慢下脚步一边走一边向爆炸声传来的方向望去,那个方向有着一个在近期被废弃的人类聚居区。树林的遮挡使得望远镜也无法看清远处,但两人目前无法立即到达集结点,只得在风雪加大前寻找一个暂时的庇护所,此前的地图上显示这里应该有着一些猎人小屋,于是两人打算向高处爬去尝试目视寻找庇护所。

 

两人借助冰镐的帮助到达了一处较高的坡地,指挥官从背包里掏出了高倍双筒望远镜,他先是看到了前面不远处的猎人小屋,而此时废弃聚居区又传来了一声爆炸,而这次的动静比上次还大,两人甚至隔着一公里看到了火球和小蘑菇云。

 

“我看到了点有趣的,你有没有兴趣开一枪。”指挥官转头向M200问道。

 

M200点了点头,并迅速卧姿将枪架设好,指挥官也趴了下来,接过测距仪后一边指示M200向那个方向瞄准一边测距。从这个高地可以越过树冠看到废弃聚居区的边缘,而指挥官刚刚看到的就是在一栋楼的顶层开火的404小队,看样子她们被聚居区里的ELID感染者给缠上了,而刚刚的爆炸就是404小队设法引爆了聚居区内的一处储油站造成的。

 

“稍微向右看,看到加油站没有?”指挥官问道。

 

“看到了,那旁边的是我们的战术人形?”M200看到了左边正在开火的404小队。

 

“加油站右边的地面储油罐,你觉得能想办法引燃吗?”指挥官想引爆油罐将感染者吸引到加油站去。

 

“可以试试,距离和风向?”M200分析道。

 

“测距仪显示是1731码,误差±20码,三处横风,枪口处风向向左4M/s,800米处风向向右,根据树冠树叶晃动幅度推测是3M/s,终点处风向向左,看飘扬的破布来推测大概是5M/s,第一发打穿甲。”指挥官仔细地汇报着。

 

而M200则打开了枪身右侧挂着的PAD,对比弹道表后,使用弹道计算软件一番计算后得出了需要调整的参数,随后她拉动枪栓退出普弹,装上了一发穿甲弹。M200缓慢地扣动扳机,在一声独特的枪声过后,弹头飞行了近两秒钟,随后击中了罐体。

 

“着弹点稍稍偏左,终点处的风速应该是向左6M/s,不必修正,第二发用普通弹打在同一位置。”指挥官紧盯着弹着点观察道。

 

“明白。”M200将之前退出的子弹手动放进了枪膛。

 

第二枪同样极为精准,两发子弹的落点几乎就是完全重叠,而第一发穿甲弹药已经将油罐内的油漏出,此时罐体内挥发气体和空气已经初步混合,第二发子弹的射入在罐体内划出了火花,在几秒钟的沉默后,顶上积着白色积雪的油罐直接从内部被炸了个四分五裂。

 

“漂亮的一枪!这个动静足够为她们减负了,我们走吧。”指挥官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积雪。

 

两人快速奔赴到猎人小屋门口,此时的雪比刚才下的更猛了,并且伴随着一股雪雾,能见度和气温开始骤降,指挥官先是收到了后勤小队的信息,她们已经收集好了被猎取的战利品,但是因为突然的大雪,已经返回基地的直升机无法出动,但地面的卡车正在向指挥官的位置靠拢。

 

两人先是赶紧进入猎人小屋内,抖去身上的雪并放下背包后,两人立即感觉到屋内的情况不对劲,屋内的温度比屋外高,而且壁炉还冒着烟,明显是有人刚刚急忙扑灭了正在燃烧的柴火,而这间屋子内没有隔间,也只有一个出口。

 

指挥官抽出PPK手枪,M200也放下步枪从侧身枪套里拿出了M1911,指挥官环顾四周,注意到了角落的一个大实木柜子。随即他给了M200一个手势,示意那个柜子有人,两人一个斜站在前面一个站在侧面,防止柜子内的人突然冲出。

 

“慢慢出来,不然就给你打成筛子。”指挥官大声地喊着。

 

柜子慢慢打开,里面钻出来一个年轻人,就像是认命了一样站直了身体,让人不敢相信他是怎么将自己183高的身体塞进一个内部全是分隔且腐臭熏天的实木储存柜里的。

 

“你干嘛的?为什么要躲进柜子里,玩躲猫猫啊?”指挥官询问道。

 

“…你们…不是来杀我的?”那个年轻人先是一愣,然后小声地说道。

 

“我们是隶属格里芬的行动人员,如果你有危险我们可以帮助你。”M200在一旁说道。

 

“等等…我好像在那见过你…你是工会的领袖?”指挥官似乎在某篇报道中见过眼前这个人。

 

“是的,我叫埃尔文,沃尔库塔市总工会的负责人。”自称为埃尔文的人答道。

 

“来吧,坐下吧,既然是工人兄弟那就没什么问题。”指挥官收起了手枪,重新将壁炉里的柴火点起。

 

“你才20来岁吧,这么年轻就当上了工会的领袖?”M200疑问道。

 

“我才参加工作几年,带头参加了钢铁厂工人的一次罢工,想为工人同志们争取点福利,随后就莫名其妙就被推选当上了沃尔库塔市工会主席。”埃尔文描述道。

 

“你是不是有些太谦虚了,根据我看到的报道,你在当上工会主席前先是拉动了两个工业园区的罢工,又组织了四次工人罢工抗议运动,在被通缉前,领导当地工人和民众冲击了沃尔库塔当地的市议会。”指挥官说道。

 

“我就是看不惯那些嘴上说着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的家伙,你知道在我行动起来之前,工厂里的工人一天要上13小时的班吗?而且那些资本主义的走狗只认钱,工厂一个月就能因为过劳死五六个人,而上面的人只是冷眼看着。”埃尔文愤怒了起来。

 

“这个情况在整个新苏联都一样,如果你想改变的话,不仅要有这个(举起步枪),还要有这个(指了指脑袋),而且要让这个(脑袋)指挥这个(枪)。”指挥官提示道。

 

“我们早在多年前就尝试过了,但是克里姆林宫顶上的红旗降了下来,列宁格勒变成了圣彼得堡,斯大林格勒变成了伏尔加格勒,我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曙光。”埃尔文沮丧地说道。

 

“你有决心改变这一切吗?”

 

“有,即使是付出生命,只要能改变这人吃人的世界。”

 

“你需要去寻找一条正确的道路以及一个正确的思想,去吧,穿过乌拉尔山脉,跨过西伯利亚平原,沿着横跨东西的大铁路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去隔壁那伟大的共和国里交流学习去吧,他们已经建党141周年了(背景时间为2062.12月),那里的人们仍然带着老大哥的遗愿在那大道上前行,从那里带回一些星星之火吧。”

 

指挥官将背包里的礼刀拿出,那是伏尔加格勒陆军军官学院毕业时的毕业赠礼,是一支AK-74M刺刀改的礼刀,因其精美的工艺和刀身上刻制着斯大林格勒的俄文而被指挥官当收藏品一直随身携带着,现在他将这把刀送给了面前这个寻找信仰的年轻人。


【少前同人文】《逆雨》第26章:埋藏着的希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