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眸丨30秒了解世界航天动态

01
嫦娥七号任务科普试验载荷
创意设计征集方案完成初选
2021年5月13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组织专家完成了嫦娥七号任务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方案初选评审,从第一轮预选60个入围方案中选出了20个方案进入终选。结果见中国探月与深空探测网(www.clep.org.cn)。
初选分小学、中学、大学三组进行分别评审。会议采取方案汇报、集中讨论、专家打分的形式进行,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学生特点和能力水平,分别从创新性、科普性、工程实现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根据专家打分情况,最终评选出小学组5个、中学组6个、大学组9个,共计 20个方案入围终选。
后续,将在互联网上对20个入围方案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投票。
小编简评
嫦娥七号,是中国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份、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探测任务的探测器,据小编了解到,嫦娥七号将着陆月球南极。嫦娥探月工程三期的主任务由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来执行。由于嫦娥五号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小编相信,嫦娥六号也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稳扎稳打,稳步前进。
02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这是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第一次应用性飞行。
5月29日20时55分,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604秒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确进入预定轨道。21时17分,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小编简评
本次使用的是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相比,身材显得修长。但事实上,它总长53.1米,比“胖五”要短3米多。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及建造阶段首飞货运飞船,5月16日,天舟二号转运至发射区。5月19日,天舟二号发射任务全系统准备就绪。
03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
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5月30日5时01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精准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整个过程历时约8小时。
天舟二号携带了航天员生活物资、舱外航天服及空间站平台设备、应用载荷和推进剂等,与天和核心舱完成交会对接后,转入组合体飞行阶段,将按计划开展推进剂补加和空间站应用项目设备测试等工作。
小编简评
小编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吧。下一步,将搭载神舟载人飞船来到天和核心舱的航天员们,会在这所太空之家生活几个月到半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航天食品具有明显的中式特色。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讲究荤素搭配,更有独特的风味,甚至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在太空中,看着地球,吃着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是种什么体验呢?小编想报名尝试。
04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独家保险合作伙伴”
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2021年5月11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合作协议,人保财险成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独家保险合作伙伴”。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刘永德,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王廷科,人保财险党委书记于泽等出席签约仪式。


近年来,中国航天不断超越自我,重大成就举世瞩目。2020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2021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本次签约仪式的举行,标志着探月中心与人保财险开启了全新合作模式,由前期探索正式进入全面落地新阶段,是我国航天保险领域探索创新的重要体现。人保财险将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提供专业全面的保险保障和风险管理服务。
小编简评
小编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人保财险于1985年签署了国内第一张航天险保单,至今已服务我国航天事业36年,累计承保卫星近150颗。航天保险是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稳定器和助推器,提升了保险行业对政府投资航天项目的保险服务供给能力。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亚洲较大的财产保险公司,其前身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05
祝融号火星巡航速度仅每小时40米
为啥要这么慢?
北京时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这也是我国首次踏上火星表面。你知道吗,其实“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巡航速度非常慢,仅每小时40米,而这也是有原因的。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句话在火星同样适用。火星地形地貌极其复杂,祝融号要生存下来,就需要严格执行一整套“火星行车交规”,走一步,歇两步,看三步。
对于这么慢的行进速度,专家表示,“祝融号”火星车并不是单纯的为了行驶,更多的还是科学研究,这样也能确保实现科学研究等。
按照火星探测任务的总体安排,“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表面进行约3个月的巡视探测工作。
小编简评
在整个“祝融号”火星车运动的过程中,火星轨道上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一直为火星车提供地火通信中继服务,后续还将继续对火星开展环绕探测。
毅力号探测器的漫游车最高行进速度为0.16千米/小时(160米/小时、0.1英里/小时),这个速度与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漫游车相同。
06
韩国成为与NASA签署《阿尔忒弥斯》
探月协定的第十位成员国
NASA在 2020 年 10 月首次宣布了 Artemis Accords 探月合作项目,且首批有 9 个国家宣布加入其中——包括美国自己、英国、阿联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最新消息是,韩国刚刚与 NASA 签署了协议,从而正式成为了参与 Artemis Accords 项目的第十位成员国。

据悉,Artemis Accords 协定要求各国将遵循一系列原则,涵盖了从公开发布数据到安全和平探索月球在内的一切事务。作为拜登政府任期内首个加盟 Artemis Accords 探月合作项目的成员国,美国政府预计未来数月至数年内还有更多国家紧随韩国的步伐。

韩国科学与信息通信技术部长林慧淑(Lim Hyesook)于 5 月 24 日在首尔举行的仪式上签署了 Artemis Accords 协定。
NASA 表示,阿尔忒弥斯探月协定旨在为将来的合作活动提供指导,并解释一切遵循着合并的性质而展开。
除了协调各参与国,Artemis Accords 还规定了可在必要时提供紧急援助、同意遵守登记公约(Registration Conversation)、以及安全处理活动期间产生的碎屑等。
NASA 新局长、参议员 Bill Nelson 表示:
很高兴韩国能够加入阿尔忒弥斯探月合作协定,其签署对于在全球范围内支持我们的月球乃至火星探索都提供了强劲的助力。
这项太空合作伙伴关系将确保我们的探索任务可遵循透明、安全、和平等重要的共识原则来执行,对于确保所有参与者的安全和构建繁荣的愿景都至关重要。
小编简评
Artemis Accords探月合作项目即“阿尔忒弥斯”计划,它是NASA在首次载人登月实现50多年后制定的第二次探月计划。各国在加入Artemis Accords探月合作项目时都需要同NASA签署《阿尔忒弥斯协定》,该协定是面向以和平探测月球、火星、彗星、小行星为目的为参与国制定的一套的行为准则,从而实现合作共赢。
07
天文学家将利用罗曼太空望远镜
观察超新星以调查暗物质
NASA正在讨论将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用来观察分布在广阔时间和空间的数千个超新星。天文学家打算利用这些观察结果来解决几个宇宙之谜,并为天文学家提供一个了解宇宙遥远过去的可能。

目前,科学家能够探测到暗物质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其引力效应。这项任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对暗能量的性质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NASA表示,暗能量是一种无法解释的压力,它推动了宇宙膨胀速度的增加。天文学家还计划利用罗马太空望远镜研究超新星产生的光线,以确定它们看起来离我们有多快。这将帮助科学家追踪宇宙膨胀的时间,并了解暗能量在宇宙的历史中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编简评
南希·格雷斯·罗曼太空望远镜是为了纪念“哈勃望远镜之母” NASA将Wfirst更名为Nancy Grace Roman Space Telescope(南希·罗曼太空望远镜)。罗曼太空望远镜的主镜大小跟哈勃望远镜相同,但它的宽视场仪器提供的视野则是哈勃红外仪器的100倍。另外,罗曼望远镜还将携带一个日冕仪以帮助研究太阳系以外的世界。
08
NASA Ingenuity无人机在第六次
飞行的大故障中幸存下来
在火星上的第六次飞行中,NASA的Ingenuity直升机遇到了一个故障,导致它在飞行的后半段时机身前后倾倒。尽管直升机的性能因此而下降,但根据NASA的说法,Ingenuity成功地熬过了这一反常现象,最终安全地降落在火星表面。

Ingenuity已经成功地在火星上完成了六次飞行,尽管最近的一次飞行并不是毫无问题。据NASA称,直升机在飞行了大约150米后开始前后倾斜,出现振荡模式。
幸运的是,NASA团队设计的Ingenuity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错误和不稳定性而不会坠机。因此,第六次飞行最终仍然是成功的,Ingenuity在其目标位置的几英尺范围内降落。
小编简评
Ingenuity直升机有一个导航系统和一个惯性测量单元(IMU),可以估计自身的位置和速度,并且会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控制,使直升机能够持续存活并飞行。
Ingenuity并不单独依赖IMU,因为最终的误差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直升机“迷失方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朝下的导航相机以30fps的速度抓拍图像,并将其发送给直升机的导航系统,再加上一套算法利用这些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并定期纠正IMU的估计值,以精确控制诸如速度、直升机的位置和高度。
09
日本航天公司ispace旨在
将月球车运送到月球表面
总部位于东京的ispace公司已被选中将加拿大和日本的月球车运送到月球表面。该公司将使用其最近披露的Hakuto-R着陆器执行这两项任务,目前计划在2022年和2023年执行。

ispace着陆器将运送迪拜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空间中心(MBRSC)的22磅重的漫游车“Rashid”。该漫游车将配备空间机器人公司Mission Control Space Services的人工智能飞行计算机。任务控制公司的人工智能将使用深度学习算法,在“Rashid”漫游车穿越月球表面时识别月球地质。
ispace公司还将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运送一个可转换的月球机器人有效载荷到月球,此外还将进行操作和提供月球数据。在这次任务中收集的数据,即任务2,将被用来帮助设计未来的载人加压漫游车。
小编简评
小编对JAXA研制的月球机器人很有兴趣,经过一番查找,其准确说应该是一种可变形月球机器人,如图所示。左配图是变型前,右配图是变型后。这些机器人可以在月球表面收集有关风化层行为的图像,以及拍摄的月球表面图像研究月球表面地形等。其目的是为后续研究载人加压月球车打下基础。

10
SpaceX迎来新里程碑:猎鹰9号
连续完成第100次成功发射
据外媒报道,SpaceX猎鹰9号火箭于当地时间周三下午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起飞,并将一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这标志着可运行的Starlink卫星的第28次全面发射,也是猎鹰9号连续完成第100次成功发射。

小编简评
据小编了解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周日在推特上表示,该公司每48小时就能制造出1台猛禽火箭发动机。其推特主要驳斥了外界对SpaceX公司生产发动机陷入“瓶颈”的说法,但这个效率也挺惊人的。SpaceX于2016年推出猛禽发动机,它能够产生50万磅(约227吨)的推力。
本期动态来源:
国家航天局、新华社、快科技、观察者网、cnBeta、腾讯、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