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底特律:变人》无剧透评测 我居然花了10小时在PS4上玩了个美剧

*本文阅读时间约7分钟。
*本期游戏是情节驱动的作品,提前透露伏笔与爆点是游戏体验的致命打击,所以文中不会涉及任何关键性剧透,可以放心阅读哦!

开发出《幻象杀手》《暴雨》《超凡双生》的法国游戏开发商Quantic Dream常被戏称为“被游戏耽误的电影公司”,而它的“新片”——2018年5月25日全球发售的《Detroit : Become Human》(下文简称《底特律》),由公司创始人兼监督David Cage用5年心血打磨,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这是一部仅凭预告片就拿下IGN最佳PS4游戏与最佳冒险游戏提名的3A交互电影类游戏,PS4独占并且同步发售中文。感谢索尼SIE为哔哩哔哩提前提供的完整版《底特律》,我花了大约15小时通关了部分结局。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赛博朋克题材的爱好者,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即视感强烈的桥段。
如果你没尝试过交互电影类游戏,你可能会觉得非常新奇,画面碉堡。
如果你喜欢《直到黎明》《暴雨》《奇异人生》,那么本作是一场不会后悔的饕餮盛宴。
再过20年就有机械妹抖啦!
游戏的舞台设定在2038年的底特律,彼时科技当然还没有发展出激光剑、时间旅行,人类也没有走歪科技树,点出念力或超能力,主要区别就在于——游戏中2022年的世界线上诞生了通过图灵测试的仿生人(Android),并作为劳动力的替代品,迅速占领市场,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而曾经的汽车之城底特律,凭借政府对仿生人产业的补贴焕发第二春,成为了仿生人工业中心(Android City)。

通过图灵测试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除了“没有感情”,一般人已经分不出仿生人与正常人类的区别。

和人类相比,仿生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右侧太阳穴上的蓝色光环指示器,光环会在思考时转为黄色,受到危险时则会变为醒目的红色。此外,外表和人类没有任何区别,特殊型号甚至可以模拟体温乃至做不可描述的事情,所以我坚信在距离底特律万里之外的日本,机械妹抖绝对是爆款…

以权贵阶层看来,无论是护理、清洁、建筑、体育、唱歌、乃至教育与战争,都可以交给听话的仿生人做,它们不会抱怨,不会生病,哪里坏掉了去专卖店买个新组件装上又生龙活虎了,用户体验贼棒。

多种型号的仿生人任君挑选,不来一台吗?
而相对的,底层人民苦哇~!能干的活全被仿生人替代了,连扫马路都扫不过仿生人…而过去只能想像的庞大富余劳动力真正出现时,会发生什么呢?制作团队认真想象了仿生人诞生六年后的社会,你可能会注意到厕所墙角上满是对就业率绝望的涂鸦,过马路时仿生人专卖店门口举牌抗议的失业平民,而杂志上却经常能看到仿生人在各类行业出人头地的报道。

虽然“强无敌”,但作为机器奴隶的仿生人是没有(仿生)人权的,不但乘坐公交时必须站在隔离区内,街上甚至设置了专用的仿生人“停泊位”。只要有钱,你可以在专卖店里像买手机一样挑挑拣拣,买下心仪的仿生人,立等可取,想丢就丢。情感?尊重?不存在的。

…
emmmmm,各位观众应该开始产生即视感了,毕竟人工智能的题材已经火了几十年,制作团队也承认受到了《银翼杀手》《西部世界》等作品的影响,那么接下来的桥段非常顺理成章——2038年,极少仿生人开始产生情感,拒绝执行甚至反抗指令,在游戏中它们被称为异常仿生人,而仿生人“情感的觉醒”贯穿了整个游戏的流程。
经典的配方升华的味道
交互电影游戏与Galgame有不少相似之处,两者都在电影和小说局限之上,增加了一个纬度,从而打破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玩家得以参与到故事中,影响故事走向与人物的命运,所以我们会发现这类游戏的共通特征:
以蝴蝶效应与多分支为卖点,强调选择的影响力;
重视画面特效,强调电影般的感官体验;
玩家通常用少量的按键选择指令,可互动的内容非常有限。
虽然简化了UI与提示,本作仍然是地地道道的交互式电影游戏——走走摸摸触发过场事件,然后切入下一场景,甚至连小缺点也一并继承:所有场景都会预设好镜头角度,右摇杆可调整的角度极其有限。诚然,这样视觉冲击力更强,但也会有想看的东西被镜头边缘挡住的情况。能感觉到,开发团队并不希望玩家乱动规划好的“完美角度”,可以理解,但也盼望未来作品能有更体贴的优化。

在配方不变的前提下,制作团队选择对图像进行重点升级,于是我们可以通过感官直观体验到技术的进步。经历了PS2、PS3时代的人才与技术积累,Quantic Dream在本作成功地完成了自我突破,《底特律》可以说是画面最好的原生PS4游戏之一,强烈推荐在PS4 Pro上体验。(当然普通版本的PS4惊艳依旧。)

不同于《神秘海域》、《战神》偏幻想与重色彩的画风,也不同于《暴雨》的昏暗色调,游戏主打偏真实系的近科幻风格,既契合主题,又非常时髦。实际上,开发团队把所有PS4支持的次世代图形技术都塞进了游戏…由于实际活动范围不大,玩家可以接触到的场景细节都被精雕细琢,在新引擎的加成下,特效、贴图、后期处理都是顶尖水准,配合电影般的运镜与配乐,只需要玩上5分钟就会沉浸到故事里,我经常被震得一愣一愣的,不得不服。

作为Quantic Dream招牌的面部表情与动作细节更不用说,生动程度已经超越“毛孔级”——甚至连人物激动时嘴唇的轻颤都做了出来!为此这家公司真的让超过100名真人演员穿上全套动作捕捉服,脸上贴满捕捉细微表情的“小白点”,对着空气演完了全部的剧情…据说用了一年以上的时间。

最后,本作继续邀请了专业的电影作曲家与交响乐团,除了扣人心弦的主旋律,三名主人公的专属BGM风格迥异,但又暗合剧情,激昂、恢弘、舒缓、柔美、哀伤…曲风会随着情绪流的波动随之变化,用通关后的点数可以在主菜单购买解锁音乐,而豪华版附赠的OST更是强烈推荐哦!

猜猜有没有超展开?
作为交互电影游戏,如果说画面是皮肉,那么故事则是魂骨。《底特律》的故事围绕着三位不同身份的仿生人展开,我们操作的三位仿生人分别是:
① 追查异常仿生人案件的警察助手原型机——康纳(型号:RK800)

② 被主人影响开始思考哲学的高端护理原型机——马库斯(型号:RK-200)

③ 一般量产型女仆——卡菈(型号:AX400)

值得一提的是,三位角色的面部表情与动作1:1采集自真实演员并建模,虽然他们知名度都不如《超凡双生》的女主原型艾伦佩吉,但我觉得很OK哦!(好想买一台卡菈小姐姐)

为了帮助玩家理解剧情,本作采用线性叙事的框架。我们操作三位仿生人解锁各自的剧情路径,并通过选择来推动情节发展。试玩版中,康纳奉命处理了一起家用男性保姆仿生人杀害主人并劫持小女儿的事件,玩家也首次接触到康纳的推理能力(按下R2扫描周围,与关键证物互动,通过时间轴还原事件,在康纳的剧情中会经常使用),在游戏中这一章即是序章,以本次事件为引,故事会随着康纳-卡菈-马库斯的视角交替展开,并抛出各种悬念。

因为人类的授意,康纳开始跟随憎恨仿生人的底特律警官汉克查案,他们能否齐心协力?
因为人类的家暴,卡菈打破了程序限制并带着小女儿爱丽丝从家中逃离,她们会遭受怎样的苦难?
因为人类的不孝,马库斯惨遭陷害怀疑(仿生)人生,经历了哪些使他变成了异常仿生人的领袖?

三位仿生人有各自的剧情线,通过玩家的选择,三人的结局与遭遇会相互影响(即使素未谋面),除了翻天覆地的逆转,有时甚至会造成部分主角的退场。为了保证体验,我无法透露剧情大纲和各位角色的结局,以自己的体验来说,《底特律》尽量做到了伏笔回收和自圆其说,把结局数量控制到了合理的水平,但果然,我还是更喜欢三人跌宕起伏的冒险过程。

另外,通过分散在各场景的电视节目与电子杂志,追逐隐藏在故事下的暗线也是一种乐趣——如拼图一般,将线索拼合以后,你能更全面的理解这个世界。David Cage曾在访谈中表示,游戏不应该是脱离现实的虚构故事,而该触动玩家思考现实中的社会问题。那么我们也许可以思考:虽然看似模仿经典,游戏真的只是虚构了一个有关仿生人的故事吗?

首次通关需要10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可以在时间轴菜单浏览全部章节与分支(还能看到全球玩家的选择比例),并从任意关键剧情点重新开始。不过在首次通关前,如果不小心玩脱了,玩家没法像《奇异人生》那样任性时间倒退或重新作出选择,我认为这是为了保证沉浸感而做出的取舍——如果可以反复重来,那么会大大降低的投入感与剧情的冲击力;而通关后的反复尝试,就是互动电影游戏的醍醐味了,作为主宰,你尽可以做自己的导演,剪出自己理想的结局。

总结
在这个时代,做没有内购也没有开箱的3A交互电影类游戏的别无分店,David Cage坚定无保留地展示了他与公司20年的探索经验与觉悟,交出了一份依旧充满个人风格的答卷。
想像一下,在某个悠闲的周末,拉上窗帘,窝在沙发上花上10小时一口气看完某部Netflix上的单季美剧。画面看上去投资不低,故事俗套但也算有趣完整,大部分演员叫不出名字,演技却都还行,音乐也挺好听的,看完以后你还不禁思考了一会剧中的隐喻和暗示——《底特律》的体验,很接近这种感觉。
游戏中心原创《底特律:变人》剪辑,素材均为真实游戏画面。

欢迎前往哔哩哔哩游戏中心留下你对游戏的评价~传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