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匈奴12年的蔡文姬,被师兄曹操重金赎回中原。没多久,35岁的蔡文姬,被曹操赐婚,
流落匈奴12年的蔡文姬,被师兄曹操重金赎回中原。没多久,35岁的蔡文姬,被曹操赐婚,嫁给23岁的董祀。董祀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还是娶了蔡文姬。谁知,不久后他竟被曹操下令处死。
这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
蔡文姬原名叫蔡琰,字文姬,出生在现在的河南杞县附近,是东汉末年著名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
为什么蔡文姬有这样响当当的名号呢?除了她的出身好,就是她本人的能力强,她博闻强记,很有才华,擅长文学、书法和音乐,这在当初那个年代是很难得的,而且据说蔡文姬本身长得也非常好看。
等她到了年纪,家里就把她嫁给了东汉官员卫仲道,但是没多久夫君就死在了家里。还
没等她从悲伤里走出来,东汉大乱,各地诸侯割据混战,蔡文姬的父亲也被卷进了一个谋反的案件里,最后含冤而死。
家里的顶梁柱没了,丈夫也没了,蔡文姬本人也因为战火开始流离失所。
这时候匈奴叛乱,打进中原,蔡文姬就被匈奴的左贤王发现了,把她绑走做了自己的夫人。
一个弱女子又能做什么呢?只能是谁收留她过日子,谁就说了算。
就这样,她开始了自己在匈奴将近12年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她给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孩子。
后来曹操一统北方,也算是暂时站住脚了,听说蔡文姬人在匈奴,他就赶紧去匈奴,花了很多钱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这时候的蔡文姬已经35岁。
为什么曹操要花这么多钱?费这么大力气救蔡文姬回来呢?
这是因为蔡文姬的父亲不仅仅是大文学家,也是曹操的老师,曹操和蔡文姬不仅多年前就认识,两人还算是师兄妹,这一系列的原因让曹操不得不去救下蔡文姬。
另有一说,曹操救蔡文姬实际上是想改变自己杀戮的形象,展现自己富有亲和力的一面。
当然不管怎么说,蔡文姬终于在十二年之后再一次回到了中原,可能她本人也没想到还有回家的机会。
随后,曹操就亲手督办了蔡文姬的婚事,他把她许配给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官员,叫董祀。
董祀当时只有23岁,正好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年龄,所以对于这份婚事,董祀是非常不愿意的。
他嫌弃蔡文姬年纪大,还嫌弃她已经嫁了两个丈夫,还有两个孩子。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初是封建社会,就算董祀愿意,他周围的人也会嘲笑他。
但是即便这样,董祀也不能拒绝,否则就有可能丢掉脑袋,或者失去官位。
两个人成婚之后,董祀基本没有管过蔡文姬,两个人的感情非常不好,但蔡文姬本人是非常温和的,她当然知道董祀因为什么不喜欢自己,可作为那个年代的女人,她只能嫁乞随乞,嫁叟随叟,默默守着丈夫。
然而,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让董祀改变了对蔡文姬的态度。
公元207年,董祀犯了死罪,曹操就要杀掉他,蔡文姬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就要为夫君求情。
于是她在曹操的宴会上出现,身上穿的破破烂烂,头发也是凌乱不堪,赤着脚走了过来。
“扑通!”蔡文姬跪在地上开始给董祀求情,条理清晰,句句在理,竟然把曹操都说得动了容,觉得蔡文姬很可怜。
“可是我这降罪的文书都发下去了,怎么办?”曹操说。
“你的马厩里全都是好马,手下能人数不胜数,难道一匹快马抵不上一条人命吗?”蔡文姬说。
她这话的意思就是让曹操赶紧叫人去救下即将问斩的董祀,而曹操问她这个问题,也就是看看蔡文姬的态度,正是这句话感动了曹操。
这天很冷,曹操叫人给蔡文姬穿上了鞋子和厚衣服,随后赦免了董祀。
“夫人,听说你家以前有很多古籍名典,能不能送给我?”曹操说,他一直喜欢看书。蔡文姬说道:“家道中落多年,那些书籍都没有了,但是我背下来了400多篇,可以写给您。”
“那我找十个人送夫人回家,你把书说给他们,让他们记下来。”曹操说。
“不用,给我笔纸,我亲自来写。”蔡文姬说。
看得出蔡文姬也是非常感恩的人,而且为了救自己的丈夫,她什么都能做,没有任何私心。
另一边,董祀已经放弃活下去的希望了,当他听说自己被赦免,心里觉得很奇怪,后来他又听说是蔡文姬在严寒下为了他在众人面前求情,这他才知道蔡文姬是多好的女人。
这份恩情董祀记下来,从这之后,他改变了对蔡文姬的态度,对救下自己的蔡文姬特别好,两个人的感情逐渐升温,吃苦多年的蔡文姬终于迎来了好的结果。
这之后历史上就没有关于蔡文姬的记载了,以至于她是什么时候去世的都没有明确记录,但是她的美好品德被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