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不时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大将军韩信正被麻袋罩住,悬于大钟内。此

2023-03-20 08:33 作者:小鱼儿说史  | 我要投稿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不时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大将军韩信正被麻袋罩住,悬于大钟内。此时吕雉正指挥着周围一帮女侍从拿着尖尖的竹签把韩信扎死。而韩信临死前骂吕雉心如蛇蝎,吕雉听到后笑了。

韩信,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将领,最后却死在了吕后手上,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被称作“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在战国时期出生在现在的江苏一带,西汉的开国功臣,古代军事家。

韩信在年轻的时候,还是一个平头老百姓,就和刘邦差不多。

跟很多杰出的人不一样,韩信当时是一个品德很不好的人,而且他的家里非常贫穷,经常到别人家里蹭吃蹭喝,明知道人家不愿意帮助他,他还是要厚着脸皮前去,做官又做不了,种地又种不好,一时间很多人都不喜欢他。

不过韩信也并不是什么都不在乎,他是有志向的。

当初他母亲去世,他没有钱给母亲下葬,就只能随便埋葬母亲,这让他很难受,他就想如果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在母亲的坟前安置一万户人家,让他们给自己的母亲守灵。

另外韩信也不是真的没有骨气的人,他曾经在南昌亭亭长家里吃了几个月的饭,亭长的夫人也不愿意了,就专门有一天没有准备他的饭,韩信去了之后一看就明白了,从那之后他就再也没去过那家。

也就是韩信骨子里本身就有一些傲气和不甘愿平凡的气节,这才有他后来的故事。

公元前209年,韩信开始从军,投奔了项梁,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他又跟着项羽做事,曾经很多次建言献策,但都被项羽当成了空气。不能这样下去,韩信必须另谋出路。

前206年之后,韩信投入到了刘邦的麾下,依然是默默无闻。

终于有一次,他因为犯法即将被问斩,这时候他和监斩官说:“大王不是要这天下么!为什么要杀壮士!”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可以帮助刘邦打下天下!”

这话让当时的监斩官夏侯婴看到了他的骨气,“此人语出惊人,一定不同凡响。”

就这样,韩信成功活了下来,并得到了夏侯婴的赏识。后来韩信有机会和萧何交流,两个人聊得很开心。

萧何也明白,韩信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人,随后把他推荐给了刘邦,虽然过程不是特别顺利,但这之后,韩信的翻身之日算是来了。

后面的日子,刘邦的战斗中几乎都有韩信的身影,而他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帮助刘邦获得一战又一战的胜利,刘邦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他。

那么这样一个大功臣,为什么会被杀呢?

这并不是多难以理解的问题,无疑就是因为刘邦害怕韩信在多年的征战中积累的威望、名气、势力会威胁到自己的江山,正所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刘邦曾经和韩信说过:这里没有杀你的刀,也没有捆你的绳子。

言外之意就是他不会杀韩信。但现在他想杀了韩信,一时间竟然不知道从何下手,毕竟不管是作为男人,还是作为皇帝,都不能言而无信。

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然后他就把这个办法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吕雉。

公元前196年,吕后把韩信约到了长乐宫,对韩信说道:“韩信,你犯了谋反之罪,今天我要杀了你!”

听到这里韩信笑了,把当初刘邦答应他的话说了一遍,没想到吕后根本不在乎:既然你说这天下没有捆你的绳子和杀你的刀,那我就用别的!

突然,一个麻袋套住了韩信的头,顿时他眼前一黑,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没等他开始挣扎,提前埋伏在角落里的一群侍女个个手持尖锐的粗竹签,一点没犹豫,齐刷刷地扎进了韩信的身体里。

一代名将,就这样死在了女人手中。

临死之前,韩信咒骂吕后蛇蝎心肠,没想到吕后竟然笑得很开心。

其实这也不是吕后多么心狠手辣,纵使她的手段确实有些狠毒,但这也都是为了自己的丈夫刘邦可以坐稳江山,也是为了儿子做皇帝扫清障碍。

所以吕后听后会哈哈大笑,只要一切目的能达到,你韩信又算得了什么呢?被骂几句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那么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呢?

历史上记载韩信并没有造反,但是他确实做过让刘邦怀疑过的事情,对于刘邦来说,为了江山,这种事情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存在,作为皇帝,他又会在乎谁的性命呢?

怪不得有句话说:自古伴君如伴虎,好好的韩信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生命。

公元前196年,长乐宫不时传出一阵阵惨叫声!大将军韩信正被麻袋罩住,悬于大钟内。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