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明朝时,华山地区干旱成灾,一个道士向县令夸下海口:“3天后若不下雨,把我点上火烧

2023-03-20 08:34 作者:小鱼儿说史  | 我要投稿

明朝时,华山地区干旱成灾,一个道士向县令夸下海口:“3天后若不下雨,把我点上火烧死!”

这年春天,风刮得厉害,天气也忽冷忽热,地里的作物没有水的滋润,很是干旱,眼看着再不下雨,这一季的庄稼就算是废了。

华山的一个小县,旱灾极为严重,从头一年的秋天就没下雨,一个冬天的干旱加上一个春天,地上已经寸草不生,有的地方河水都干涸了。

县令很着急,出了一张榜,说谁能想办法让下雨,那就赏赐白银百两。

此榜一公示,引来了不少人前来围观,但是等大家看完榜上的内容,大部分都摇摇头走开了。

虽然在灾荒年间,这一百两白银特别诱人,但是这个活并不好干,没有真本事,是求不来雨的。

附近村里有个村民叫李三,识得几个字,也前来凑热闹,他看了看,突然想起了一个办法,他家里最近也缺钱,吃了上顿没下顿,揭不开锅了。

他决定冒险去揭这个榜,他回去借了一身行头,假装成一个道士,去向县令夸下海口:“3天后若不下雨,把我点上火烧死!”

县令并不知道李三的底细,看他信誓旦旦的样子,以为他真的是修行的道士,便答应了。

李三答应这事很痛快,但是他真的有这样的本事吗?

根本没有,那他为什么敢接这个活呢?原来几年前,他曾经见过一个高僧做过法事,他以为照着葫芦画个瓢就可以了。

于是,他揭了榜之后,赶紧到家附近不远的山上找那个高僧,想让他帮忙,可是他走了半天的路到了寺庙,却发现高僧不在。

高僧的徒弟对他说:“施主请回吧!我的师傅出去云游去了,估计可能快回来了,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回来也不一定,你等下个月再来,他说不定在。”

李三听了很着急,赶忙说:“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你告诉我,怎么联系到高僧?”

徒弟回答说:“我们都联系不到师傅,他云游地方不定,你还是回去吧!”

李三见实在找不到高僧,就想自己夸下了海口,这下子完不成任务,肯定是要掉脑袋的,索性待在寺庙那不走了。

高僧的徒弟见状,问了问他到底出了什么事,李三说想请高僧给做法求场雨。高僧徒弟一听,连连说那还是得等师傅回来,这事别人都干不了。

李三看着干等也没办法,就想死马当活马医,便想回去按照高僧之前做的方法去操持,试试看看。

当年高僧在村里做法求雨的时候,好奇的他曾在一旁看了个全程,照着葫芦画瓢还不会吗?

于是,回家之后,他让家人帮忙准备好做法需要的道具,准备第三天的时候当场施法。

到了第三天,李三把事先准备的道具全部摆到桌子上,学着高僧的样子,开始念念叨叨,成不成的,先把样子做好。

当时高僧做法的时候不过半个时辰,天色突变,就下起了瓢泼大雨,而他折腾了足足一个时辰,天色晴朗,半天乌云也看不到。

县令也在一旁观望着,开始的时候还没说什么,看看天色一直晴朗,也很着急,结果一上午也没见半点乌云。

这时候,县令实在等不及了,对着李三说:“你夸下的海口,求不来雨,看你怎么办吧!”

李三急得头上直冒冷汗,看实在不行,他噗通一下,跪到县令跟前说:“大人,请饶小人一命吧!”

立下的军令状哪能当儿戏,县令很生气,说最多到午时三刻,不然就像之前那样承诺的,活活烧死。

李三这时候也待不住了,还在那儿装模作样,时间一点点过去了,天还没有下雨的迹象,到了午时三刻,县令下令说:“别的不说了,问斩吧!”

他还对李三说,可以让他选择一个死法,可以不烧死,别的选择也可以,李三看也没有其他办法了,眼看着李三就要被问斩了。

这时候人群中挤出一个人,上前大喊了一声:“刀下留人!”李三抬头一看,救星来了,原来正巧高僧回来了,路过这里看到。

李三告诉县令高僧可以做法求雨,县令不太相信,见高僧点点头说:“给我一个时辰,如果不成,我愿意受罚!”

县令听了,就半信半疑,让手下人先把李三放了,于是高僧开始做法,没过一个时辰,本来晴朗的天空顿时乌云密布。

高僧说:“大家都回去吧,小心被雨淋了……”

众人看这样子,都回家了,不一会儿大雨倾盆,久旱的大地得到了滋润,县令看到这一幕,终于舒了一口气。

李三虽然死罪免了,但是活罪难逃,县令命人打了他十大板,让他引以为戒,至于那百两白银,县令赐给了高僧,高僧用来修缮寺庙。

此后寺庙香火绵延不绝,直到现在华山地区还有这个几百年的寺庙,因为这事,高僧也出了名,前来上香的人也络绎不绝。

明朝时,华山地区干旱成灾,一个道士向县令夸下海口:“3天后若不下雨,把我点上火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