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东方快车谋杀案》
首次出版于1934年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以1932年的真实案件“林白之子绑架案”为蓝本创作。作为阿加莎老奶奶笔下的赫尔克里-波洛侦探系列故事,本作以其独特的故事叙述、对人性的细致刻画以及那令人沉迷的扑朔迷离的案情。让其成为侦探小说文学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各种改编的电影、电视剧、舞台剧,历经数十年经久不衰。
书中对人物性格、内心心理的刻画,是一如既往的高水准。而且因为出场人物众多,本案的嫌疑人也是我以往看过最多的,似乎出场的人物每个人都有犯罪的可能一样,但每个人都具备不在场证明,这种情况下破案可谓极具挑战性。
而此案对作案环境的构建我想也是十分巧妙地,发生在一列因大雪而停滞在荒野的火车上,如此让其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凶手肯定就在这辆列车上,就在你我的身边,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紧张刺激的。这倒是激发了读者无限的想象力了。
对于她的开头展开我没有想到,而她的的结局我更是想象不到。《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犯罪是明显的,杀人没有丝毫掩盖。犯罪虽然简单,但是她与我之前所看过的都有所不同。线索杂而多、乱而密,使得都不知道有什么是有用的,而且本作没有了外界的帮助与丝毫的提示。我看的也都像只无头苍蝇样四处乱窜了。
不过呢,我看的时候唯一正确的猜测,就是对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的直觉。这也算是一个巨大的伏笔吧,虽然我知道这点很关键但是我还是没有想到结局是这样的。所以当波洛在一个个击穿他们的伪装时,真相似乎就在眼前。回忆起开头的铺垫与现在的谎言,全部都是天大的巧合吗?故事的最后波洛为案件提出了两种假设,而能决定最终的结果会朝向那边的,正是在这一辆列车上的所有人。这也是本作设计的如此巧妙的地方,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如果是你你会怎样选择呢?
后记:因为本作的侦探小说类型,我也尽量不作任何剧透,只是简单的读后感。如果有喜欢的 小伙伴也可以找来阅读,此书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