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博物馆里这些绝美的瓷器,我承认我慕了!

2022-08-09 15:15 作者:一封古玩信  | 我要投稿

陶瓷之美在于造型、在于釉色、在于纹饰。陶瓷釉色之美在于质地、细节、在于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神韵。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藏匿于博物馆里的绝美的瓷器。

红色釉在烧制技术上难度很大,尤其是浑然一色的红釉瓷器,可谓十分难得。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烧出大名鼎鼎的祭红,在颜色的色泽和纯度上都取得了极大突破,圆满呈现了这一抹鲜艳夺目的红。




清 康熙 胭脂水釉压手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青釉,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施青釉的瓷器称为青瓷。始见于商代中期,以后历代都有烧造,均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溶剂。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非典型豇豆红,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因其浅红娇艳似孩儿面、如三月桃,又称“娃娃脸”或“美人醉”。豇豆红在淡雅的釉色中有万千变化,被赞为“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清 雍正 豇豆红小盘(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素三彩瓷器系受西汉以来低温铅釉陶影像、从明初景德窑烧造的不含红彩的杂釉彩瓷器发展而来。创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此后,经历了明代正德、明代嘉靖隆庆万历和清代康熙时期三个重要发展阶段。正德朝素三彩瓷器色彩搭配协调、彩色素雅,给人以柔和悦目之美感。



[明.正德] 御窑素三彩海水蟾蜍纹洗

故宫博物馆(藏).弘治正德瓷器对比展

瓷器之美,美在它“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滋润细媚有细纹。”这是对瓷器制作的最高境界,也是对瓷器的最高赞美。

博物馆里这些绝美的瓷器,我承认我慕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