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便是不再为人

给诸位英语不好的读者简单翻译一下上图:
男:我做Minecraft的模组。
女:你也玩MC啊?
男:(盯)
女:你也玩MC……吧?
并非mod作者的人可能未必能领会到这图的意思。这图是在说,MC的mod作者们往往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献给了mod制作,反而没有时间玩MC了。这些给MC制作更多可玩性的人们,自身反而陷入了“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局面。
实际上,不只是时间,心态也没了。周日,我听说,有15个人通关了TeaCon里我的展馆。、于是我长舒一口气,因为普通玩家能通关,这说明展馆的设计基本运作正常了。于是,我决定不再维护我自己的展馆,转而直播去参观TeaCon里其他同道中人的展馆。
去年我是按照参展编号,每个展馆都参观并吐槽了一波,录了个视频合集,今年我也准备这样做。但是,很不幸,我发现我做不到。地图很清晰地标出了每个展馆所在的位置,但是没什么顺序可言。我想在一大片标点中找到1a,很麻烦;钥匙按照顺序找齐全部,那就麻烦死了。另外,传送点的位置,不等于展馆的位置。今年有很多篝火传送点,但传送到的位置往往是几个展馆之间,而且还不知道展馆在哪,需要自己在视野范围内寻找。最后我决定从左上角的展馆开始随便逛逛。
第一个逛到的展馆是赛博城。大,好看。然而,我晕头转向,不知道每个建筑的入口在哪,也不知道该干啥。我看到了展馆的大概结构图,但也没能立刻构思出一个餐馆路线。于是我离开了。
接下来是我不知道叫啥的展馆,我以为叫火焰弹科技,但好像也不是。总之,这个展馆地表层是一些道具的陈列,地下一层放着一个不能打的boss。这个展馆有火种,但是,尽管直播间的朋友指导了我半天,我还是没找到火种在哪。我很生气,当即决定比起在这里一头雾水,不如直播玩我自己的展馆。我自己的展馆,那可不嘛,我太懂了,那叫一个行云流水。播完就比较晚了,我下线了。我不知道其他的玩家什么水准,但我收到的反馈,大约是30min通关,比我本人还稍微快了点。
是TeaCon做的不好吗?也不完全是。因为有两个人已经收集齐了所有火种,也就是说,“通关”了所有参与“火种”子活动的展馆。我搞不定的,有的玩家能搞定。我对于MC的了解深入到代码层,我甚至能独立制作mod,但我却玩不懂别人做的mod,还不如其他玩家。
我获得了创造游戏体验的能力,却失去了体验游戏的能力。
我的展馆结构错综复杂,但是里面有不少提示;善于通关的玩家可以驾轻就熟地在我复杂的迷宫里穿梭。有一些地方我贴了箭头,有一些地方通过光照的调整,暗示玩家路线;还有的是通过视线和怪物暗示。总之,虽然不算完美,但其实有很多打磨。
难度不是为了难而设的。无论多么困难的谜题,如果玩家不能攻克,那就没有意义。有些设计者喜欢以难倒玩家来获得优越感,我初中以前也是这样的心态。但是,真正杰出的游戏设计是,“我妈也通关了《传送门》”。你抛出谜题,也抛出足够多的提示,让玩家自己去理解,获得成就感。
显然,不是所有人的展馆都给了足够的提示。由于活动设计的原因,我也不知道到底哪些展馆有火种(上古卷轴一次只提示一个火种,但是预制作阶段modder们不太清楚这一点),这让我更加焦虑。我看到那个展馆,潜意识只觉得一切不明所以,以及这作者不懂游戏设计。不过,我也不打算苛责谁。每一个成功参展的人都了不起了,能做成mod,这本身便是万里挑一的事。在此基础上,苛责别人没有意义。更何况,我本人也没达到完美,又为何以我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
但是我真的玩不下去了。情感与逻辑背道而驰。

我想有个向导,告诉我,请来这边,这边是XX展馆,亮点是XX,可以体验XX,获得XX。
但是没有。我传送到一个点,地图上告诉我附近有仨展馆,具体坐标不太清晰,该先去哪里不清晰,这里有没有火种不知道,有什么特色不知道,制作水准不知道。我进去了一圈,也不知道我是否遗漏了什么。
如果你先体验了俩感觉不咋地的,那可能后面的都没心情去看了。但是,TeaCon并没有给出推荐的观展顺序——当然也不能给。难道你要在玩家打分前,就提前评价好各个展馆的优劣?那就违背了玩家评价的初衷了。
我经常做梦,梦到我在MC世界里,身处地下的洞穴,或者在探索神秘的建筑。我很兴奋。
可是,当TeaCon,这么多未知的展馆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却宁可去玩FGO打主线。没救了。
良好的“探索”体验很难塑造,“心流”稍有差池就会被打破。唯有反复测试,根据反馈去打磨,才能做出适配尽可能多目标用户的体验流程。魔城有很多地方做了微调,其他展馆也是如此。当我进了一个思路不清晰的展馆时,我只感觉到这展馆欠打磨,这苛刻的眼光使得我没法放空内心去体验了。
打磨很难,如果你通关了我的展馆,看到最后摆着的那两本心得,自然会感受到我付出了多少努力。我的展馆距离完美很遥远,但已经榨干了我了。
玩家的一气呵成,来自于作者的切磋琢磨。作者自己不一气呵成,正是为了玩家能一气呵成。当你选择成为作者之后,就再也难以享受到一气呵成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