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警告,预防心理疾病复发要这样做!
伴随着夏季的来临,各地的高温天气也开始加大火力。
外出一趟,没走几分钟,就已经大汗淋漓,一天24小时恨不得都呆在空调房里。
而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夏季可能不单单只是炎热这么简单,更多的还有内心的折磨。
气温过高,
为何心理疾病会高发?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以与特定季节有关的抑郁为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
是每年同一时间反复出现抑郁发作为特征的一组疾患。这种抑郁症与白天的长短,或环境光亮程度有关。

比如,夏季抑郁症,每年全球大约有10%的抑郁症患者会在夏季频发抑郁症。
那么,为什么夏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
这其中,有部分生物学的原因,但更多的则要归结于夏季的特有属性。
导致疾病高发的原因是什么?
其实对于夏季为什么会造成不少患者产生抑郁症,很多医生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但是,夏季的高温天气是其中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关键点,即使是正常人在夏季也会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状态。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一个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不论是对缓解还是预防抑郁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在夏季,闷热的高温天气会放大人们对于外界喧嚣的敏感度,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失眠就会找上门来。

而长久的失眠和烦躁情绪,正是焦虑、抑郁症这类疾病的前提条件。
同时,夏季正值暑假,家中孩子的假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患者原来的工作、生活、睡眠等习惯,这也会引发心理疾病的发作与复发。
夏季气温过高,
心理疾病患者该如何应对?
1. 维持凉爽的体感
夏季抑郁症多发的原因,很多都是由于高温产生的烦躁感引发,所以纠结点在于保持凉爽的感觉。
针对这一点,患者可以在夏季尽量不要在高温天气外出,在室内可以将空调设定在体感舒适的温度。
凉爽的温度会让患者不会因高温产生烦躁感,心境会比较稳定平复,大概率能够避免心理疾病的发生。
2. 多做自我心理调节
心烦意乱的时侯听听舒缓轻松的音乐,或做些想象放松训练,静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想想森林、蓝天、大海等令人凉爽的情景,有助于降低“心理热度”。
遇到心烦,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以“冷处理”。
3. 调整饮食习惯
夏季高温天气普遍,所以这时候对于心理疾病患者来说,要注意避免再食用“上火”度较高的事物。
同事,夏季体能消耗增加,应适当增加营养,切忌节食。
一般要以降温,清凉的事物最好,多吃一些水果蔬菜,这种既利于消化也利于让人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情。

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炎热的夏季同样不只是抑郁症的高发期,诸如,焦虑症、失眠症这类的疾病也有着不小的发作频率。
所以在预防抑郁症的同时,我们也要避免同类型疾病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