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想象,奥迪竟然要向中国厂商购买电动车技术,汽车历史大变天
“这是价值事务所的第1327篇原创文章”
在市场待的时间越长,所长越坚定一个观点,那便是不要理会短期的市场走势和信息(嗯,我知道在另一些人眼中,这肯定会被解读为“跌的太惨,放弃挣扎,不看了”)。
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市场短期内不论如何表现,核心都是由情绪驱动,而非事实驱动,即便有什么信息,也会因为情绪被放大/缩小数倍,解读的方式也会因为情绪起伏截然不同。
在此我们先举一个例子。
服装代工厂申洲国际这几年的日子都很不好过,虽然这家企业业绩优秀、市值长虹,但整体而言,他在二级市场算是比较“小众”的公司,也许大家都觉得服装是老行业吧。
一方面是疫情的原因,另一方面受下游品牌方服装去库存的影响。申洲国际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直言,2023H1是公司有史以来日子最难的时候,虽然没有给出业绩指引,但业绩下滑甚至大幅下滑几乎是板上钉钉(隔壁的华利集团2023Q1利润就有双位数下滑)。
不过,这样的股东大会在二级市场上好像什么风都没刮起来,公司后续一周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也同往常一样,没啥大不了。
然后,我们换个镜头,药明生物在2023年股东大会中透露自己新增项目数较去年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5月,药明生物一共新增项目25个,而去年前四个月新增项目数为47个;药明生物2022全年新增项目数目标为120,今年就只定了80;药明生物给出2023H1的业绩指引为营收增长10%,但全年仍是30%。
嗯,二级市场就开始恐慌了,一大堆唱空药明的文章,连带着让CXO整个板块大跌两天。
有没有觉得很有趣?
同样是代工厂,同样是股东大会透露今年上半年情况不太好,一个石沉大海,另一个仿佛点燃了炸药桶。
我们再切换一个视角。
自2021年初大消费触顶后至今跌了差不多两年,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跌,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已经过去了,但这些企业还在跌,市场的逻辑是,只要跌就一定要找理由。这个理由放到中国中免身上就是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下降;公司毛利率下滑,利润承压;2025年海南封关政策存在不确定性。
嗯,看起来非常符合逻辑,好像就是这么回事,所以公司才跌这么多。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你就被骗了。
我们看看另一家公司,知名度不如中免,这三年业绩表现比中免好得多,毛利没有承压、业绩没有承压,甚至还受益于疫情,一边大把大把赚钞票,另一边不停赚品牌美誉度,让公司的产品得以进入更多的销售渠道,天猫上粉丝数也不断上涨,公司还趁疫情期间资产便宜进行了三笔并购,同自身整合得还不错。
这货就是稳健医疗,然而并没有用,人家还不是跌,早已跌破发行价不说,估值还硬生生从成长股跌成了红利股(分红率比银行定期还高了),最大跌幅比“鬼故事”满天飞的中免还大,你怎么解释呢?
没有解释,因为这货在二级市场上比较小众,没人天天追着他的屁股给他的股价做解释。
我们还可以切换一个视角,在2017-2020这几年间,市场的眼光整体而言其实是看得比较长的,即便某些企业某年业绩放缓,但市场整体都比较宽容,认为相应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市场份额高,未来的市场空间一直会扩大,尽管中间业绩有反复,但最终还是可以赚到很多钱,因此,相应的企业估值都给得不低,比如桃李面包、绝味鸭脖……
时间一到2021年后,公司还是那家公司,长期竞争力还是那样,但市场就突然开始拿短期业绩说话了,今天一个业绩承压,明天一个业绩不及预期。
嚯,同样的企业,拿2017-2020年的研报、市场观点同近几年相比,简直是180度大变脸。
近期的大A,除了AI啥都不行,有人说了,毕竟AI是未来呀,会给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颠覆式的改变,改变程度甚至会超过之前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嗯,非常对,非常有道理,可AI做得最好的企业,什么阿里、百度、腾讯,看看他们的市值是什么样子,没有任何一个机构发布他们的AI进程,没有任何一个机构认为他们会改变世界,大家只会说大A的XXX企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除了白眼真不知道说什么了。
还记得2022年,OK镜传出要集采的消息,二级市场恐慌得不要不要的,不仅一众OK镜厂家跌停,还牵连到终端做医疗服务的各个企业,而后,相应板块就一直在集采的阴影中没有走出来,中途一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随便问一个机构,头也不回就答,都集采了,还有看的必要吗?
2023年6月,OK镜集采落地,河北省的集采结果是:采了个寂寞。

我们看上图,虽然集采后的价格对比终端价好像有30%到55%的降幅,但这个价格对比相应企业的出厂价却是不降反升。以爱博为例,其OK镜标准片每片拟中选价格较2022年平均出厂价增长4.13倍,环曲片每片拟中选价格增长5.44倍……
即便终端价格好像有下降,这也是错觉,因为本次河北集采明确要求将“产品”和“服务”分开收费,企业只报产品“供货”价格,而我们终端消费者购买OK镜的消费价格其实是包含产品、检查、治疗费等费用的打包价。
假设将国家要求的OK镜配镜前、中、后必做的检查项目加起来,按照一个二级医院的正常收费标准,光是检查费差不多就要3000,同厂家的集采中标价相加之后,终端医疗价格真的有降么???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次河北省集采的OK镜全部的量加起来也就一万多片,实在算不得什么……
所以所长说,采了个寂寞。
然而,当初因为集采恐慌性抛出的机构也并没有因集采压制解除而买回。
呵呵……
所以,市场短期的走势受非常多因素的影响,真的不要看到行情变化就强行找原因,强行找原因只会让自己被价格走势洗脑,很多时候就是没有原因的(或者说你以为的原因和真实原因完全不一样),最好的做法是忽略市场行情走势,只关注公司或者行业本身,毕竟不论市场短期如何发疯,拉长到5年、10年周期来看,公司的市值只会同自身业绩挂钩。
离市场远一点,不要听消息、不要看行情,关注该关注的,如果你坚信企业能达到什么样的市值,当下的所有下跌都只是在给你未来发大财的机会。
声明:文章仅记录作者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巨大风险,需谨慎谨慎再谨慎,希望大家像对待装修房子一样对待自己的投资,不要让挑公司的时间还不如你挑家具的时间来得多,你对待小钱能反复权衡,怎么对待大钱反而如此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