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把握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如何把握课堂教学?小学数学的授课,应十分重视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数学还没有形成深刻概念,自我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所以,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主要因素,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中数学语言使用细节的把握
(一)数学语言的规范、准确和科学使用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性,每个概念,每个定理都有确切的含义和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教学语言务必要清楚、规范、准确、全面。“大概”、“也许”、“差不多”之类的模糊性语言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掌握概念和运用定理,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然而有许多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由于备课的疏忽或是对数学概念理解的肤浅,以致在表述和运用概念、定理时,忽视一些关键字、词或一些限制性的条件,造成了概念、定理的不完整、不严密的错误。
(二)数学语言的简洁、精炼和生动形象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简明、精练,不要有过多的重复性语言,少说废话,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学生难于理解并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增强讲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繁琐的过程变得简单明了,使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细节正误决定成败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有错误产生,有计算错误、看错题意等。当学生出错时,我们会生气,不理解为什么讲过很多遍的题目还是要出错。正确,可能只是一种模仿;错误,却绝对是一种经历。很多时候学生出现错误只是因为一个很小的细节。
我在教学中曾经碰到这样一个例子:一名学生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经常出错,检查该生的竖式也没有问题,口答乘法口诀也没有问题。后来,在进行个别辅导时发现:在做进位乘法时,他不是采用的写几进几的顺序,而是先写进几,再写原位上得几。而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忘记了后面是否有进位。例如:在竖式计算289×7时,应该是7乘9,写3进6,再算7乘8得56,加上进位的6得62,写2进6……但该生在做7乘8的时候,却是先进5,再用6加后面进的6得12,只写了2,却没有再进1。错误由此产生。101教育旗下品牌101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基于101智慧课堂,以智慧教学为核心,为学校提供信息化教学整体应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