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家庭农场设计规划


小型家庭农场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营养性和健康性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及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多农民选择退出传统的生产模式而新型的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方式——即小型的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活动。那么如何做好小型家庭的规划设计呢?
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一. 场地条件分析:
1. 土地面积与形状:
(1)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确定适宜的土地类型(如水稻田或蔬菜地等)。
(2)考虑地形因素对作物生长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包括坡度大小、排水情况等等。
(3)结合当地的交通情况和运输距离来确定场地的具体位置。
2. 地块的位置:
一般来讲应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以便于产品的销售和外运。如果地块比较分散则要合理安排好各户的生产区域并注意相互之间的协调。
3. 土层结构:
在土层的厚度方面要考虑不同作物的种植深度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地下水位的高低问题。
4. 水源水质:
水作为生命之源其清洁卫生,以农作物能够健康的成长。
二. 生产设施的设计:
1. 农具的选择与设计:
(1)农机设备主要从适用性与可靠性两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考虑。选用机型时应尽量做到经济实用、操作简便且易于维护保养。
(2)配套机件主要包括动力系统中的发动机、变速机构、液压装置、润滑系统等机械部分及其辅助部件。
(3)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要注意满足各种作业的要求。
(4)农业机械的动力配置应根据需要而定,但应注意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2.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的目的是确保播种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为获得高产奠定基础。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晒种:
将精选过的种子放在太阳底下晾1-2天即可直接使用;
(2)浸种:
用冷水浸泡2-3天后捞出沥干水分后便可立即用于下播;
(3)拌料:
按一定比例加入干细砂拌匀后再行播种;
(4)包衣:
利用化学药剂给种子表面包裹上一层防护剂以提高抗逆性能;
3. 选育优良品种:
优良的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等优点。因此选育良种也是建立高效益的小型家庭牧场的重要措施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