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岁时记(五十四)
作者:仙舟 益世报-北京 > 1931-04-14 是夕各茶馆,为应节其间,于事前敦请“五城子弟”票友,莅场消遣,皮簧大鼓,声韵悠然,而所唱之曲,亦多偏重与“元宵“吻合者。 妇女逛灯市,凡行经正阳门者,皆伸其纤纤玉指,闭目遍摸城门之铁定。据“妈妈论儿“所云,谓于元宵之夕摸正阳门门钉,指上无患疔疮之虑也,因又有”摸摸钉,不长疔“之俗谚焉。 灯节之食品,两餐肉菜而外,晚间亦以吃“汤圆“为正宗。汤圆系以富有粘性之米面摇而成者,内包之糖馅,亦有数种之多,有黑糖者,白糖者,又有山渣白糖者,更有枣泥,豆砂,奶油……之馅。形圆而色白,大者如鸡蛋,小者亦与鸡蛋相髣髴。食时,以白水煑之,须经一度之痛煑,始才可食;惟出锅后,须晾之使温,然后入口,否则,内藏之热气殊烈,且面性极粘,吞之腹中,足能使人伤生也。 按“汤圆“,元代呼之为”浮圆子“。平园续稿:元宵煑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坐间乃成四韵。又北平呼汤圆为”元宵“;或作”圆宵“,是亦借字抄音之义也。 “残灯末庙“。北平庙宇之多,可为全国之冠;而神谈怪史,亦以北平为最盛。故过节过年之际,善男信女,争以烧香拜佛为正事;佛门弟子,乃得乘机收其”不劳而获“之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