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镜,以人为镜——评电视剧《九五至尊》

我是泓烧鸭。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我向大家介绍并推荐了“当有趣的历史用更有趣的方式重现”时,我们可以借此去了解那些讳莫如深、晦涩难明的历史这个方法。
而在结尾,我也给大家进行了总结:
“历史是一面照之可知兴替的铜镜,在其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是值得我们深刻学习、探讨与研究的对象。”
知道的同学,当然会明白我当时这句话在说的是什么。
这句鼎鼎有名的“镜理论”,最早是出自于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
在贞观十七年(643),魏征病死,唐太宗难过地说道:“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今天这篇文章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正是一部借历史之镜、照出了现世的兴替与得失的故事。它就如我上篇文章所提到的《天下无双》或《唐伯虎点秋香》一样,同样成功做到了把历史进行了更有趣的重现与改编。
而且不是戏说,而且不是乱编。
而这,就是经典香港电视剧——《九五至尊》。

上个月,我在优酷视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这部剧由伍兆荣执导,萧显辉监制,江华、张可颐、吴美珩、秦沛等主演,于2003年1月27日至2月21日间在香港TVB首播。
女主演张可颐还荣获了2003年万千星辉颁奖典礼“我最喜爱的女主角”奖。
《九五至尊》全篇共有20集,其所讲述的,是清雍正帝胤禛(江华饰)在遭到汉女吕四娘(张可颐饰)行刺之时、二人遇上了像灵魂尽头的大爆炸一样莫名其妙的水龙卷,因而穿越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现代的香港,而后二人在香港的经历与闯荡的故事。
这其中具体的细节、就不必在此赘述了,同学们只需了解这个大概即可。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一下这部电视剧前后的优劣之处,一如昨天一样,发表一下我在看完后的感受与评价,并以此来诠释、为何我要取这个标题吧。
首先,我们自然要从这个故事所涉及到的、有趣的历史开始:
我们的男主角,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氏,胤禛。生于康熙十七年(1678),康熙六十一年(1722)即位为帝,年号“雍正”,于雍正十三年(1735)驾崩,享年57岁。
相信在座的同学应该没有不知道这位皇帝的吧?毕竟他虽没有朱厚照先生那么有趣,可他同时也并不那么冷门了。
要是这也不知道,那可就有点过分了。
历史上真实的雍正皇帝,既不如他的圣祖父亲玄烨一般居功至伟、完成了对明朝最后残余势力、使满清王朝一统中原,也不如他的高宗儿子弘历一般被各种黑得如此透彻。
拥有一个褒贬参半的庙号“世宗”的他,在当今广大后世人眼里的历史评价中,还是半黑半白的。
至于是怎么个褒贬参半、半黑半白法,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那是历史范畴的问题。
我们先就此扯回来吧,这篇文章主要是讨论《九五至尊》的。
对于电视剧而言,其实要细品剧情的话其实并不容易。因为相对于电影而言,电视剧从时长到剧情基本上都会冗长许多,所以即便是爱看剧情如我,在这篇文章也不会展开篇幅、来与同学们讨论剧情。
毕竟真要说的话,那可是几万字也说不完。

作为经典的“TVB下饭剧”,《九五至尊》所具有的特质,足以使得他能在一众平平无奇的电视剧里脱颖而出,成为同年代一众剧中的佼佼者,这也是这部剧的特色所在——也就是传说中的“穿越”题材。
穿越剧大家都很熟悉了,光是最近这些年的“清宫泛滥现象”,有的同学就能一数一大把出来。
于是呢,这里就会有同学问了,穿越剧不是很多吗?怎么就特色了呢?
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在这部电视剧播出时,仍只是2003年。那时压根没有穿越回去玩宫斗的泛滥型清宫剧,那时的穿越剧、尤其是古人穿来现代的剧,还是十分少的。
并且以雍正作为主角的,这部《九五至尊》还是第一个。
其次,这部剧虽然从头到尾再讲一出豪门子弟内斗恩怨,但实际上其所描述到的现象或说涉及到的范围,可远不止“豪门恩怨”四字那么简单——
就是在这短短不过20集的剧情里,除了主线的豪门恩怨外,这部剧还做到了引导观众正确看待同性恋群体(如二公子岑日孝与男友的基情,助理司徒对四小姐岑日爱的百合之恋:我们可以为自己做选择,但同样也要尊重别人的选择),把雍正时代的大男子主义抛弃、为女权平等而正名(如继承人资格一直围绕着三位公子转,但雍正建议了四小姐承担大任),借雍正之口向观众表达许多仍可沿用至今的名理(如各守乃业无业不成、焖牛腩、风云等等),同时还有成功预言了03年之后内地房价暴涨的情况等等…
而对比一下十几年之后,长达四五十集,却从头到尾都只有在往死里互掐、爱得死去活来、各种谋上位之中度过的,泛滥成灾的清宫剧们,这其间差距自是不言而喻。
我没有捧一踩一的意思,很喜欢清宫剧的同学们也请不要开喷。
当你了解了《九五至尊》之后,你就会明白我所言非虚了。
往回穿的故事,绝大部分都是主角带着现代获得的智慧,而来到古代后,被认为是不同凡响的“奇人”,从而获得更多关注,比正常的世界更容易建功立业,或是宫斗上位。
说白了,标准的现今清一色网络爽文套路。
再加上如果是穿越回到了有史实原型的故事里,那无论是主角还是观众,更都是会一开始皆知晓了历史的进展。
如果不违,那就让观众都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毫无意外性。如果有违,那又会被认作是对历史进行了篡改,变成了髭毛乍鬼的玩意。
所以一部往回穿的故事,要是想既不违背或过度篡改史实,又不想让故事变得过于平淡毫无戏剧性,那就只能丰富故事的过程,也就是在故事的进展中,把那些戏剧性添加在不影响整体故事大局的节点,然后一步一步把它们圆回史实的模样;
比如2010年由胡歌、白冰主演的穿越题材电视剧《神话》,就是一个例子。

在遍布全片的套路中,《神话》将一个个戏剧性节点安插在不影响每一个故事大局的节点中,让故事做到了稍微有些看点的同时,也不过度篡改历史。
比如机灵聪敏的易小川,把“炒作”概念教给了吕雉,一开始只是想提升吕氏私塾的知名度并谋来收入,却是不知不觉为之后刘邦的“斩白蛇起义”埋下了个伏笔。因为史实中,没人知道、或者没人关心,斩白蛇、赤帝之子这些想法是谁冒出来的。
不过《神话》为了不过度篡改、乱编历史,把故事弄得髭毛乍鬼,可说也是圆得煞费苦心,最终仍是暴露出了一些瑕疵:比如高要强行成为赵高,易小川强行成为蒙毅,以及从头到尾都没有交代清楚的北岩山人的来历和宝盒能穿越的原理等等…
在这里就不扯远了,我们说回《九五至尊》来。
与之相比,古人穿越到现代来,对我们来说却没有那么多讲究,甚至可说实际上要好编得多,为什么呢?
原因颇多,我们可以就先拿《九五至尊》来举例。
《九五至尊》说是穿越剧,可其实也就只有第一集是发生在雍正十三年,是跟历史有关,从第一集开始,雍正和吕四娘就穿越来了现代。雍正甚至“无巧不成书”的跟一个叫李大虾的不幸选手换了身份,成功隐瞒了他的皇帝身份(这也不是乱编硬插的,故事后期,的确有反派拿真实李大虾身份一事来对付过雍正)。并自那以后,再发生什么故事,就都成为了可以随意编的,不必在乎会否篡改任何历史的、全新的剧情了。
无论怎么编,都不会有人会讲我们“篡改历史”,因为我们完全是在讲现代的、全新的故事,与历史书上之事已完全无关。
如果有人要说,我们扭曲历史人物的形象,我们是更加有得来反驳的:
因为无论是哪位女士先生,大家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方式都是相同的,还能在这时发表评论的人、不会有人见过历史人物,如果有,那他见到的就是一位“当代人物”。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真正是什么模样,甚至他到底是否存在过,其实都只是一个永远的谜。
所以,即便有人说我们胡说和乱编,那我们也可以让他放宽心态,告诉他这只是艺术加工,这只是改编。
如果实在有所忤触,那大不了我们换个名字好了。
就比如大名鼎鼎的“五亿探长”吕乐,在对他传奇枭雄的一生的几部改编艺术作品里,都统称他作“雷洛”或“雷老虎”。

尽管大家都知道那是在说吕先生,就连吕先生本人看到时都有生气过。但这个角色叫做雷洛,我们没指名道姓,你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对吧?
当然,这里没有对吕先生不敬的意思,我也不该拿去世之人开玩笑,请容我在这里对已经去世的吕先生说一句抱歉。
扯回到《九五至尊》里,这也就像雍正来到现代、变成了李大虾一样;从来到现代开始,“雍正”和“吕四娘”就都只成为了一个名称符号,而与历史上的雍正并无什么关系了,并且在这里,还可以替换为任何一对皇帝与女刺客的CP,这个故事都仍然讲得下去。
虽然我暂时想不出还有哪几对,如果有的话,有人想起可以发出来告诉我,让我涨涨见识,谢谢。
总之,经我上文一番解释,大家应已可以理解了吧?
既然往回穿的题材要比穿越过来的题材难编得多,可是为什么偏偏现在的一众穿越剧中,却总是往回穿的占多数,而穿过来的占少数呢?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原因之一,往回穿,有史实样本,故事容易写。
这个也许大家都想得到,并不难理解。事实上不仅是穿越剧,很多对历史有所描述的小说、电影等,甚至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在我看来也是一样;在已有历史样本作改编蓝本了的前提下,他们的故事都不会很难编。
甚至改动得越少,还就越能“遵循历史”。
但这也会带来一个害处,就是对历史了解不够多的同学,会把接触到的这些故事当成史实。就像现今有很多稍微了解了些演义故事、就把那些当成了对的了的同学一样。
罗贯中尊刘贬曹的思想一灌输,于是真正为大汉喘足最后一口气的忠臣曹操就被视作了奸雄、奉天子以令不臣被称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屠夫之事更是被拿来黑一辈子…而真正一直在与朝廷一方作对,献帝明明没死却也要为他上谥号、然后自己称王称帝的刘皇叔,变成了他们心目中仁义的代表。
这个问题就有得是来吵了,所以我们就此打住。
原因之二,编剧们的功底不够,或说懒得动脑。
这个与原因之一也是差不多的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在的故事蓝本的有和无之间挑选一个,那么更想省时间、更想挣流量的编剧一定会选择“有”,让他们动脑子再去构思一个全新的故事,挺难为他们的。
眼下已有了想篡改就篡改、想遵循就遵循的历史题材在这能用,岂不美哉?谁还费神费脑新编一通?
原因之三,迎合市场,迎合观众口味。
这又是怎么解释呢?很简单。从古至今,从“读者”到“观众”,他们所更喜爱的艺术作品的内容,毫无疑问,无一不是能让他们看得进味的、看得爽的、看得开心的那些。
这种爽文倾向流传已久,甚至在最近几年尤为严重。我并不否认它的存在,我也不认为这是件坏事。
读者/观众喜欢什么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去强迫。
而造成了清宫剧泛滥,爽文泛滥的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们迎合着市场潮流、迎合着读者/观众口味而走了。即便不谈令我悲愤已久的从传统武侠到无脑爽文,就拿今天应该对题的正穿剧和反穿剧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
上文也说过,现代人往回穿,大多可以带着现代的三观、知识量与能力,并已知历史走向,就好像易小川见到项羽就结拜、见到刘邦也结拜,高要抓住胡亥公子往上爬、找赵高尽量想攀附一样。
这两人已经知道了历史的走向,回到了古代,全程就是走一个爽文,既没难度,也缺乏戏剧性。唯有在那些小节点上能稍微逗乐下观众,除此之外,就只剩下“爱得死去活来”了。
而反穿剧,也就是古人穿越来到现代,则就没那么容易了。
相反的,古代的来到现在,对于变化一新的科技,革新了的普世三观,都有着个几百年的距离,都让他们在现代生活得十分困难。就好像吕四娘来到现代,坐不了电梯,被感冒药废掉十几年功力,被人骗走钱财,风餐露宿等等…

但这里看过《九五至尊》的同学就会问了,剧里不是很明显吗?李大虾的升职路线那么快,他这样的难道不算是爽文吗?
严格来说,也算。
但是在看剧时弹幕也说了,作为皇上,雍正日理万机,一目十行的高超学习能力是有的,从小受到的顶级教育也是有的。作为夺嫡之争的胜者,对于心机权谋,他更加是有的。所以他在来到现代后的反应和遭遇,才和四娘拉开了很大的一个差距的。
所以,这既然是建立在有史实人物基础之上的角色塑造,并有所对比,且变得没那么过于离谱、脱离逻辑,它自然就不会跟那些凭空捏造出来的各种“绝世天才”网文男主一样,显得那么突兀的。
毕竟真实历史上,雍正的确有那么厉害。
有了这三个原因,我们可以解释了为何正穿剧为何会比反穿剧多出很多,也可以顺带解释清楚为何在反穿剧中,《九五至尊》能脱颖而出,拍得成功并留名青史了。不过在我看来,《九五至尊》能成功,其也并不全都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了,毕竟获奖的也是张可颐。
而看完全剧,甚至国语一遍粤语又一遍,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在这其中,饰演男主角雍正皇帝的江华,他的出色表现,也是至关重要。
大家也许对江华并不了解,说实话,我也不太了解。
其实,在出演《九五至尊》时,江华已并不是第一次演皇帝了,他甚至都不是第一次演雍正:
在1999年的电视剧《金玉满堂》中他饰演了乾隆,也就是弘历。
在2000年的电视剧《杨贵妃》中他饰演了唐玄宗,也就是李隆基。
而在此之前,在1995年的电视剧《君临天下之九王夺位》与《君临天下之血溅太和殿》里,他更是都已出演过了雍正/胤禛。
可以说,若要让他演皇帝,尤其是雍正皇帝,对他来说已经是熟能生巧、本色出演、没有难度了。
而其次,之前在认真观看《九五至尊》之时,看到上方飘过弹幕的提示,我才稍有留意到:他跟我的第二偶像刘德华长得很像。而且不是一般的像,是灵魂深处的那种像。
我给你们放一张专辑封面你们就明白了。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张专辑封面时,我简直是被吓到了。
我的表情就跟《让子弹飞》里姜文见到八岁小孩时的反应一样:这**不是我华哥?!大家仔细品,这张照片里的江华,那个五官,那个发型,跟九十年代初、“四大天王”时期的刘德华,简直是一模一样…
然而,江华不仅仅跟刘德华一样帅。
重要的是,他比刘德华高很多。在拥有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两张脸的情况下,刘德华身高只有174cm,而江华身高有180cm,并且演过多次皇帝、有很高的气质和很强的气场…
我可真是被惊到了。
除此之外,让我认为《九五至尊》无论是同时期还是同题材,都足够称得上一部优秀电视剧的原因,都仍然有许许多多。比如老戏骨秦沛贡献的精彩表演,或是雍正与四娘初来现代遇上各种不适应、四处碰壁或闹出笑话的头几集,亦或者是这两个唯一的古代人只有在面对对方时、才能放下装得很辛苦的那份坚持的甜蜜…
总之,这部电视剧前前后后,许多的地方都制作得非常成功。
不过看完了全剧,倒是使我再次明白、并深刻记住了一句话,也就是文章开头的那句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当雍正/胤禛作为一个古人,来到了现代。他于是就化身为李大虾,然后成为了这个故事中一个又一个角色们的镜子,一面十分有用的镜子。
他照出了大公子岑日忠心底谋权进位的小心思,让岑先生与岑太太明白了“姑息养奸”与“慈母多败儿”的道理。并最终将他拉到了自己人阵营,不再跟兄弟们内斗。
他照出了二公子岑日孝心底所隐藏着的不敢表达的情感,虽然事件的爆发是从一场兄弟反目开始,且让父子产生了误会。但也是在他的推动下,日孝的男友最终让岑家得以接受,加入了这个大家庭。
那集的画面,真是无比温馨。
他照出了三公子岑日礼内心深处因常年蛰伏底层而悄然种下的阴险与幽暗,前期看到了他的谦虚,原本只想替他出谋划策、替他上位,不想竟因嫉妒心与好胜心作祟、使日礼黑化成了剧情后半部分的大魔王。
他更照明了四小姐岑日爱心中那一团始终无法放下的心结,让四小姐在他的推动下,成功与父亲完成了和解,重新被父亲所接受与认可。他这面明镜所发出的热光,熔化了父女俩这一层误会的坚冰。
当曾经存在于历史中的人来到了现代,“史”、“人”合一之时,他无疑成为了周围的现代亲朋好友们,最明亮的一面镜子。
正所谓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而这,也许正应该是类似形式的反穿越剧,所应存在的意义吧。
此致,敬斗志,敬生命,敬梦想,敬自己。
——泓烧鸭
——完成于2020年5月2日星期六21时48分,柳州市柳南万达华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