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哪些关于“太阳”的美丽成语?

2023-02-23 14:30 作者:付与明年  | 我要投稿

 

补天浴日、冬日夏云、阳煦山立、誓以皦日...... | 有哪些与太阳相关的成语?


「长绳系日」

系:拴,缚。用长绳子把太阳拴住。比喻想留住时光。

晋·傅玄《九曲歌》:“岁莫景迈群光绝,安得长绳系白日!”

 

「补天浴日」

补天:指女娲补天的故事。浴日:指太阳神羲和浴日的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宋史·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挥戈反日」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伪(挥)之,日为之反三舍。”

 

「白虹贯日」

虹:指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小水珠时经折射所形成的光圈。贯:穿通。白色的长虹穿过太阳。古人迷信,认为人间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时,就会出现这种天象变化。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日月合璧」

合璧:把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而配合得宜。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日月同时升起,出现于阴历初一,这种现象在我国很少见,古人因此认为这是国家吉祥的征兆。

《汉书·律历志上》:“宦者淳于陵渠复覆《太初历》晦朔弦望,皆最密,日月合璧,五星如连珠。”

 

「辨日炎凉」

古代传说中辩论太阳离地远近的故事。后以之形容儿童的聪明早慧。

《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旭日东升」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形容充满活力、生气蓬勃的气象。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

 

「凤鸣朝阳」

朝阳:早晨的太阳。凤凰在太阳初升时鸣叫。比喻有贤能的人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日中必彗」

彗,曝晒。指要晒东西须趁正中午的时候。比喻作事要把握良机。

《六韬·文韬·守土》:“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日昃忘食」

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晋书·张轨传》:“未能雪天人之大耻,解众庶之倒悬,日昃忘食,枕戈待旦。”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

昃:太阳偏西。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乎人乎!”

 

「日削月朘」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日不移晷」

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兔走乌飞」

兔:传说中月亮里的玉兔,代指月亮。乌:传说中太阳里的金乌,代指太阳。比喻时光迅速流逝。

唐·韩琮《春愁》诗:“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

 

「跳丸日月」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唐·韩愈《秋怀》:“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

 

「日征月迈」

喻指时间不断推移。

《诗·小雅·小宛》:“我日斯迈,而月斯征。”郑玄笺:“迈、征、皆行也。”

 

「日月其除」

日月流逝。指光阴不待人。

《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孔颖达疏:“日月其将过去。”高亨注:“日月,指时光;除,去也。”

 

「日月逾迈」

日月前行。指时光流逝。

《书·秦誓》:“我心之忧,日月逾迈,若弗云来。”孔颖达疏:“言日月益为疾行,并皆过去。”

 

「日月如梭」

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光过去得很迅速。

宋·高登《东溪集·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日月丽天」

丽:附着。像日月悬挂在天空。比喻永恒不变。

《周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悬若日月」

宛如太阳和月亮一样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形容作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宋·王谠《唐语林·文学》:“李氏绝笔之本,悬若日月焉。”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经:经过。像太阳、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过大地一样。形容历久不衰或永恒不变。《后汉书·桓谭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江海带地,不足以比。”

 

「如日中天」

好像太阳正在天顶。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诗经·邶风·简兮》:“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日升月恒」

升:日出。恒:月上弦。像太阳刚刚升起,像上弦月渐圆。比喻事物正当鼎盛的时候。也用来祝颂人的事业发展。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日薄西山」

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汉书·扬雄传》:“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于西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

先秦《击壤歌》,中国歌曲之祖。《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原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逐日追风」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

《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夏日可畏」

像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阳煦山立」

像太阳那样暖和,像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颜貌类》:“王君阳煦山立,宗庙器也。”

 

「日月重光」

重光:重放光芒。太阳月亮重放光芒。比喻经过一番动乱后出现新的清明局面。

《尚书·顾命》:“昔君文王、武王宣重光。”

三国魏·缪袭《魏鼓吹曲》:“日月为重光。”

 

「沐日浴月」

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传说禹登南岳,获金简玉字之书,有文曰:“祝融司方发其英,沐日浴月百宝生。”

 

「昭如日星」

昭:明显。像太阳和星星那样明显。称颂别人的功业或德泽如日月星辰一般显著。

宋·欧阳修《祭石曼卿文》:“呜呼曼卿!生而为英,死而为灵。其同乎万物生死,而复归于无物者,暂聚之形;不与万物共尽,而卓然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此自古圣贤,莫不皆然。而著在简册者,昭如日星。”

 

「皎如日星」

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形容十分明显。

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后录》第五卷:“春秋大义数十,皎如日星,不容遗忘。”

 

「日暖风和」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宋·刘斧《青琐高义·别集》卷二:“不久,海上风和日暖。”

 

「风和日丽」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唐·无名氏《句》:“风和日暖方开眼;雨润烟浓不举头。”

 

「日丽风清」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形容天气晴和。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五章:“外面日丽风清,蓝天如洗,是一个典型的明净的秋日。”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之光」

形容太阳的光芒耀眼。

汉·杨雄《法言·五百》:“赫赫乎日之光,群目之用也。”

 

「天清日白」

犹言光天化日,大白天。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不然时今日天清日白,在你家里搜出人腿来,人目昭彰,一传出去,不到得轻放过了你。”

 

「青霄白日」

犹言青天白日。比喻心地光明。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诳语之,青霄白日,照耀我心。”

 

「指日誓心」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

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

 

「誓以皦日」

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诗·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葵藿倾阳」

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瞻云就日」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史记·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日近长安远」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比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多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参辰日月」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蔽日干云」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唐·张文成《游仙窟》:“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

 

「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晋书·乐广传》:“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有哪些关于“太阳”的美丽成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