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您今天要来只通怪吗?不是栗子球,是【阁楼上的妖怪】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栗子球,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毕竟是救了王样无数次的,被玩家尊称“神卡”的“库里波”:

之后每位游戏王男主都继承了这个传统,各自拥有(至少)一只栗子球。

也因此,栗子球有着各种衍生版本:


事实上,不只是衍生卡多,它自己也有不少异画卡图:


——问题来了:
你知道吗?和栗子球长得一模一样的怪兽。
并不是像下面这种的:


而是长相完全相同的,达到换皮怪级别的卡。

本期主角:阁楼上的妖怪

发售于远古卡包Vol.3(1999-05-27),罕贵度为N。
描述:各家屋顶都有的冤魂。从不做坏事。
*日文原卡名: 屋根裏の物の怪。“物の怪(もののけ)”意为鬼魂、幽灵等。
*虽然说它从不做坏事,但这个卡图,不禁教人认为这就是“冤魂”要过来搞事了。
这里再放一次【栗子球】的卡图,供各位前后对比:

可以看到,两者除了配色,连背景都是一模一样的。虽然它是【栗子球】的换皮怪,实际上却是这张卡先O化,直到1年后才轮到栗子球。
※但两者的名气差距显而易见。顺带一提,栗子球是众所周知的外表可爱、举止优雅的怪兽,所以,剧场版《光之金字塔》的开头里,表现出凶暴性并袭击了游戏的“栗子”,有说法认为这其实就是“阁楼上的妖怪”的锅。
原作漫画里,栗子球第一次登场,是在游戏 VS 羽蛾的决斗中,作为王样放置的陷阱卡的诱饵;不久后与贝卡斯对战的“机雷化”口胡名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轻轻一碰,栗子球就会爆炸!”
由上一篇查到的现有资料可以得知,千年盾发售(1999年6月)的时候,原作漫画刚进行到决斗都市结束;

按照漫画的进度,决斗都市篇不可能在一个月之内完成的,所以基本可以确定王国篇是在5月之前,也就是说,K社按照栗子球的模样,先出了这个“阁楼上的妖怪”,1年之后才出了栗子球本球。
——这是在换皮怪当中都相当少见的情况。
不能确定栗子球具体在DM系列游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无论怎么看,都很像(!)是:为了OCG化王样重要的栗子球,先出一个实验品来调整它的配色。
所以它的配色才会变得这么阴间吗?
(※WIKI里没有提到它在游戏中的表现,参考以往情况的话,大概是真的没有在DM系列游戏中登场的。)
或许你会想到卡图的问题,但实际上,
$不知为何,原作中的【栗子球】初次登场时的卡图,与之后对战海马时的有所区别。初次登场时的卡图以及固态视觉图中,其手脚像【三眼怪】一样长,全身则像【阁楼上的妖怪】一样漆黑。虽然OCG中,同名卡也会有卡图差异(异画),但原作中确认了卡图差异的只有这张卡。
另外,在GAMEBOY的《游戏王决斗怪兽》系列中,到DM2为止,都是以初登场时的卡图为准来描绘的。
所以原本的卡图就很不考究,你也就不能要求K社在这里下功夫。
(※而且也不可能出完全一样的卡图,毕竟是先有栗子球的。)
$从名字和姿态来看,恐怕是以电影《龙猫》中的多多洛(龙猫)为原型吧。

编者注:仅作转述,不代表个人观点。

事实上,还存在一种“栗子球--三眼怪”说,主要是基于两者造型设计相似吧。只是,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造型相似”的程度很有限。
#日文原卡名:クリッター = Critter。三眼怪在这里是「生命体」的意思,特指被认为是生活在平流层的、像UFO那样的未确认生命体,其出处是名为「Critter(魔精)」的美国电影。(电影中就有和这只怪兽造型相似的、浑身长毛的小怪物出场。)
不过,看图尽情联想,也是游戏王的乐趣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