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0100《江南贡院魁星楼有感》

2021-08-18 06:53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江南贡院魁星楼有感

初成于2018年12月11日

 

初逢霁月诗心暖,再见魁星作意寒。

山川府邸皆买断,礼乐文学全卖完。

物贵人贱人情淡,亲远友近友船翻。

出国纵览遮羞苦,入境横行蔽路甘。

 

自注:

1霁月:双关。1.字面义,美丽的月景。2.象征义,副本、摹本之义。今年五月份去泰安岱庙,见到了“魁星点斗”碑刻拓本,为其吸引并买回悬挂。一直想为它写一首诗,但是由于一以贯之的“懒”,尚未完成。这次在南京夫子庙见到了魁星本尊的雕像,除了被其八块胸肌震撼到之外,并无更多的感觉;倒是魁星楼前的魁星诗让我格外愤怒!联想到现在各名山大川、名人故居被“保护性开发”以及历史上的“卖完”闹剧,激发了一连串我写诗的“寒意”!哎,不知道这应该是庆幸还是不幸?呵呵。

2卖完:双关。一方面现在在国内所有的文化景点都有文创产品出售,且价钱不菲,魁星楼亦然,甚至有许多被“供奉”起来的小“魁星”,承载着供奉者的心愿。另一方面出于一个江南贡院发生的真实事件。先说一个当代电视剧对此“典故”的应用:

    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考官和王申为私利在科考中舞弊,致使蠢才高中状元、榜眼、探花,刘墉虽然满腹经纶却落了榜,刘墉为点破其中欺诈,为众多学子鸣不平,冒死将“贡院”匾额改为“卖完”,惹得皇帝大怒,将刘墉当场抓起来,刘墉金殿呈情,揭穿了科考黑幕,乾隆怒发冲冠,科考状元、榜眼、探花三人被传上金殿,由乾隆皇帝亲自考试,三人这才原形毕露,之后皇帝宣诏调刘墉的试卷上殿,乾隆阅罢立刻钦点刘墉为金榜状元。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乾隆皇帝考那个新科状元出的一副对联的上联“一行征雁向南飞”,没想到状元对出的竟然是“两只烤鸭往北走”,当场弄得皇帝哭笑不得,状元的真实水平即刻在皇帝和群臣面前暴露无遗。

    电视剧当中刘墉改“贡院”为“卖完”的故事实际上来源于清康熙五十年的江南乡试案,康熙五十年,在南京江南贡院举行的乡试中,主考官收受贿赂,阅卷人通伙作弊,实际上是把举人的功名卖了出去。事情泄露后,江南举子群情激愤,把“贡院”二字改写成“卖完”,并且把财神爷的泥像抬到了孔子的庙里。康熙闻讯,立即派员到江南查案。几经周折,最后撤了两江总督的职,而参与科场舞弊的案犯一律斩首(新浪博客 邱海泉《两支烤鸭往北走》)。

    历史上江南贡院的“贡院”匾额被改为“卖完”两个字,缘于康熙五十年(1711),顺天乡试舞弊案:

    康熙五十年(1711),顺天乡试。试榜一公布,无名者大哗。因为录取的多是盐商弟子。主考官为左必蕃,副考官为赵晋。盛怒的举子把“贡院”改为“卖完”。贡院门前贴对联一副:“赵子龙浑身是胆,左丘明有眼无珠”,直刺两主考官和副考官。康熙帝令尚书张鹏翮、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共同审查。想不到噶礼与张伯行竟互劾。康熙令尚书张鹏翮与穆和伦先后审查噶礼与张伯行,均认定张伯行有罪。康熙帝相信张伯行清白,对张、穆结论怀疑。于是又令九卿、御史、给事中会审,才查出噶礼与左必蕃勾结,胡作非为。结果噶礼与左必蕃革职,赵晋等人处决(《大汶口文化(网)--正说清朝三百年--清代科举》)。

3友船:双关。1.友谊的小船。2.友邦,以此怀念曾经学过现已删除的课文《友邦惊诧论》,“有益的小文说删就删”,哎,我的青春啊!

4遮羞:三关。1.普通人。母亲随团出国几次,感慨良多。说以前总以为电视上报道“中国大妈”在国外旅游的种种劣迹是危言耸听,现在真的经历了,算是亲身验证了!真的为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感到羞愧;也为自己身处其中、饱受冷眼却无能为力而感到赧颜、疲惫。2.高尚人士。据一个经常出国的朋友说,有些国内的“高尚人士”,出国后仪态端庄、彬彬有礼,当被问及是哪国人时,经常是很为难的表情!甚至有的人为了不被“误解”,不说自己是“中国人”,而说是香港人、台湾人!甚至说是韩国人、日本人!我宁愿相信这个说法是“谣言”,但我也知道这个说法有某些“坚实的”现实基础,比如吉鸿昌将军愤然书写的“我是中国人”牌子,比如闻一多先生激情创作的《我是中国人》诗歌。我无法干涉他人的行为,我只能约束我自己:如果我以后出国,一定以“中国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引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3.据说在国外,有些官方的“遮羞”行为,不知真假,不敢妄加评论,姑且存疑。

5蔽路:屏蔽道路。在国内许多“官气”十足的景点,比如泰安岱庙、曲阜孔庙等,都能见到古代官人出行时的大尺度“回避”、“肃静”牌匾。历史上最有名、排场最大的蔽路行为应该是秦始皇的几次出巡:

    秦始皇每次出巡,都有豪华的仪仗和庞大的车队。统一后的首次出巡当然更是隆重。《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仅随从的车辆,最隆重的“大驾”是八十一辆,次之的“法驾”减半。中间是威风八面的秦始皇御驾,称金根车,六匹昂首奔驰的黑色骏马挽驾。秦时尚黑,故始皇大驾皂盖黑马。随从车辆,按五行配五色,有五色安车和五色立车,又称为“五时副车”,还有能调节温度的辐掠车。这五色属车全部是黑色的车盖,红色的内里,上面布满兵器。前面的随从属车蒙虎皮,最后两辆悬豹皮。这一套雄伟惊人的铺张排场,耀武扬威的车驾仪仗,是兼受了东方各国仪仗的特点:“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乘也,尚书、御史乘之也。”今秦始皇陵西侧出土的铜车马,据考证就是按“五时副车”所造的。挽车的马是河曲马,膘肥体健,佩带着明光灿灿的金银络头构件。御手头戴切云冠,腰佩长剑。车盖和舆都绘有变形的夔龙风卷云和云气的花纹做装饰。车衡两端及驾马的轭钩都裹金镂花作装饰。整套铜车马总重为一千二百公斤,部件达三千四百六十余个,金质饰件七百三十七件,银质饰件九百八十三件。这么作工精美、雍容华贵的铜车马,仅是陪葬明器中秦始皇巡行车队中的副车,由此可以想见秦始皇生前出巡时场面的隆重。


——《刘季目睹秦始皇出巡,如此盛大壮观的场面,竟激起了帝王之心》

    我曾去兵马俑博物馆参观过,深深的被一号坑的雄壮气势震撼到了!然而这只是秦始皇的数十个陪葬坑中的一个!其生前巡游的排场除了让我们遐想之外,史书还记载了当时两个人的“观后感”,记载了他们对这个排场“甘之如饴”的“神往”: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史记 项羽本纪》)”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史记 高祖本纪》)


石中天原创诗词0100《江南贡院魁星楼有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