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韩创与中国基金报记者之间的谈话
中国基金报记者:站在兔年春节新的投资起点,能否谈谈您对全年A股市场的整体判断?
大成基金韩创:2023 年应是一个比较均衡的年份,因为是经济复苏比较明确的一年,各行各业都有机会,所以可能呈现出行业轮动或者较多个股温和上涨的风格。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当前市场流动性保持宽裕,国内防控政策优化,经济复苏,友好的政策预期,叠加美元加息放缓预期,您认为2023年哪些因素可能会成为影响A股走势的关键性变量?
大成基金韩创:2023年,政策还是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经济内生增长也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2023 年市场可能有两条主线:一是受惠稳增长的行业,另外一条是政策支持的行业。这两条主线会有交叉部分,也会有各自的演绎。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3年开年伊始,基于经济复苏预期的可选消费、地产链以及科技成长股的估值回升涨幅居前;投资端复工预期带动的建材、建筑行业,以及可选消费的线下娱乐、白酒等都有所表现,您认为这些领域的持续性如何?能否成为贯穿全年的投资主方向?
大成基金韩创:2023年地产链及一部分可选消费可能会有比较持续的机会。经济稳增长的过程中,地产行业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股市中最为受益的仍然是包括部分资源品、大金融、建材家居、部分制造业和部分消费板块等在内的顺周期行业。其中部分资源品除了地产之外的其他需求本身就持续较快增长,再叠加地产这块需求的企稳和供给端的控制,供需结构会得到很好改善。大金融、建材家居、部分制造业等都是地产企稳的受益者,也应当会有较好表现。消费品方面一些供需结构较好,以及及时调整了思路的消费品公司可能会有更好表现。中国基金报记者:除了上述行业外,您认为2023年哪些行业或者领域更有机遇?投资的核心逻辑是什么?
大成基金韩创:国企改革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2023年是经济增长的大年,国企毫无疑问也承担着这一使命。同时,我们看到2023年国资委考核体系是一增一稳四提升,新纳入了净资产收益率和营业现金比率两个指标,考核体系愈发科学严谨。此外国企的激励制度、资产整合等方面的改革都在向纵深推进,这些都有利于国企估值体系的提升。很多国企在2023年承担了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两大课题,将从总量政策和产业政策两方面受益,我认为这是另一个值得重视的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针对上述观点,您在今年一季度会否针对上述变化做出组合的优化和调整?仓位调整的方向和节奏是怎样的?
大成基金韩创:我在一季度的组合会大部分延续去年底的配置,因为当时我的思路就已经跟现在差不多。当然,在组合实际运行过程中,也会密切跟踪经济实际复苏的进度,以及相关公司的受益程度,并进行相应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易主席提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您如何看?其中有哪些机会?是否给2023年市场带来新变化?
大成基金韩创:我认为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确实是一个具有远见的提法。很多国企实际上是奋战在科技攻关、保供保民生、稳增长等各条重要战线的最前沿,随着治理体系、考核激励等各方面因素的不断完善,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会更多地得到市场认可。
中国基金报记者:在您看来,今年A股市场还有哪些潜在的风险点?在投资中该如何规避?
大成基金韩创:2023年,A股还是有些不确定因素。第一个不确定性因素是海外需求到底有多大程度下滑,比如美国经济会衰退,但到底是温和的衰退还是超预期强衰退,对于投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需要去观察。第二是国内经济复苏的力度。我本人对 2023 年的经济复苏是比较有信心的,但同时会紧密地跟踪数据,毕竟这几年的内外部因素的冲击,对消费意愿、消费能力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影响,所以要关注经济恢复节奏。
中国基金报记者:2022年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不佳,投资者情绪较为低迷,贵司对2023年的收益预期有何期待?对持有人做好基金投资有何建议?
大成基金韩创:我认为2023年应当是权益投资的一个较好年份。权益市场的特点是只要国家不断发展,就一定会持续给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但不可避免地中间会产生波动,我们不能因为市场的波动而远离权益投资的蓝海。我对持有人投资基金的建议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尽量用闲钱投资,只有这样才能相对淡化短期波动和内心焦虑,这是取得基金投资良好回报的重要前提;二是减少择时,尽量在充分考察判断后,选择自己信任的基金经理做相对较长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