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咸阳胡家沟:拜谒先贤胡登洲墓

2022-06-07 09:25 作者:申威隆l关中拍客  | 我要投稿

在咸阳市东郊的窑店镇,胡家沟村东侧的塬边上,有一座明代的胡登洲太师墓。胡登洲是回族人,出生在胡家沟村,一生致力于伊斯兰教经堂教育事业,为中国穆斯林经堂教育的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胡太师祖”——


2019年6月6日下午,从西安返回咸阳之际,路过咸阳市区东郊时,我和家人来到胡家沟村,寻找到这里的胡登洲墓。此墓位于高处的塬上,村子路边有一段台阶,水泥铺砌,蜿蜒曲折。

拾阶而上,台阶尽头,铁门紧闭,旁边写有电话号码。正准备拨打时,发现铁门没锁,自己推门而入,周围看不到一个人,旁边的树林里矗立着一块旧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2003年9月24日,胡登洲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往墓园的台阶


台阶尽头的铁门


旧的“省保”单位碑


顺着园子里的小路,朝着西北方向走去,修葺一新的胡登洲墓出现在道路的尽头。过去,胡登洲墓只剩下一座土堆,高约1.5米,长约3米,墓前竖立有石碑一通,上面写着“先贤胡太师登洲之墓”。


如今,这里发生很大的变化,周围的地面铺上青砖,形成一座小型的广场。墓前竖立起新的石碑,墓冢外观也改头换面,被一圈围栏环绕起来,内侧种植着花草树木,旁边还有一块崭新的“省保”单位碑。


不知道什么时候,胡登洲墓的坟冢,竟然被石头包裹起来,外观好像一个巨大的棺材,高约1.5米,长约2米。石棺呈南北向长方形,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表面雕刻着条带状的花卉纹饰。

中国文物修复讲究“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将原本黄土堆积的墓冢改建成这个样子,算不算破坏文物呢?或者,修建这样“另类”的墓冢,有没有理论什么依据呢?总之,看到这样的景象,我觉得非常吃惊!


胡登洲生于明嘉靖元年(1522),去世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享年76岁。起初,胡登洲被埋葬在渭城南侧的渭河岸边,清康熙元年(1662)渭河泛滥,胡登洲墓遭到破坏,遂迁葬到胡家沟村。

这里曾经是一片回民的公墓,附近有一座明代的渭城大寺。相传,给胡登洲迁坟的时候,开启坟墓,异香袭人,骨若淡金。殓葬之后,两手芬馨,多时不散。

1862年,陕西爆发回民起义,后来遭到清军镇压,这里的清真寺被焚毁,幸免于难者都逃往别处,只剩下这座胡登洲墓。每年8月28日,还有回民前来上坟……


咸阳胡家沟:拜谒先贤胡登洲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