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场激烈的思维碰撞——第三届云上HiFi赏热议话题回顾

2022-08-10 12:58 作者:耳边小公举  | 我要投稿


7月30-31日,耳边事和甲苯CLUB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云上HiFi赏”品牌联合发布会暨行业焦点峰会。在活动现场,烧友们除了了解各个品牌背后的故事之外,也听取来自HiFi圈内各界人士的经验分享以及犀利吐槽,不少烧友更是参与到了我们的主题讨论之中,各类思想在现场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各个环节的精彩内容吧。

如果你想了解整场活动的详细内容,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完整的活动回顾

线上线下,双重狂欢!“云上”发布会暨行业焦点峰会回顾

品牌话题回顾

索尼、精奢乐彼、乂度、铁三角、FitEar和Jaben Oriolus这六个品牌除了轮番上阵分享品牌“奥秘”之外,还与六位圈内大咖分别就不同的主题进行了有趣的互动和讨论。

索尼

索尼在品牌发布环节带大家回顾了数十年来索尼在音频领域各项顶尖技术的发展历程,并重点分享了全新旗舰播放器NW-WM1ZM2和动铁入耳式耳机IER-M系列。


在嘉宾互动环节,资深媒体人半烧主义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索粉”和资深音频玩家20多年来使用索尼产品的经历、感受,并发表了对于索尼的“技术信仰”的看法。在分享过后,他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索尼的游戏耳机相比HiFi大耳在声音调教上有何异同?”索尼小哥的答案是,无论HiFi耳机还是游戏耳机,本质上都是要还原音源本身,但是游戏耳机会更多地考虑到玩家的需求,在调教上更加侧重还原定位和音效。

半烧随后又分享了一个不少烧友提到的问题:索尼的新一代的金砖和黑砖使用的是和上一代产品比较接近的技术和外观设计,许多烧友对此提出了质疑,索尼对此是如何回应的呢?索尼小哥给出的答案是,新一代的产品在外观设计上延续老一代的特色,是为了保持一种传承性。而产品内部的创新主要在于针对发烧友的使用习惯进行了优化,例如使用了全新的定制安卓系统。此外,索尼对于播放器的元器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升。



精奢乐彼

乐彼的万工就DAC芯片和调音的话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向大家透露了旗下全新播放器在芯片选择、可更换模组设计以及操作系统设计方面的一些思路。


嘉宾互动环节,与万工相熟多年的好友李凌佳琦分享了自己对万工“调音观”的看法。他认为乐彼的产品在古典音乐场面感上的表现是顶尖的,音色准确且富有感染力,而乐彼的机器在古典上的强势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万工本人的古典音乐素养。李凌佳琦还向万工提问:“当研发的产品在硬件指标或者听感上达不到要求的时候,会选择在两者之中作出取舍,还是选择跳票?”万工表示,自己在研发上的思路一直是听感优先,因为如果一款产品的声音不好,那它的研发和制作就失去了意义。但听感也是十分主观的,如果以单纯听感为准推出产品,需要一份样本量足够大的统计,这点比较难以实现。所以,万工目前的思路是在确定电路设计没有缺陷的情况下,加入听感作为判断依据。



乂度

乂度的发布环节以“土”为主题,带着大家回顾了品牌的发展历程,还公布了两款重磅新品:旗舰解码耳放XD05PRO和台式电子管放大器TA-22。


在嘉宾互动环节,来自耳边事的盖梁支座结合自己对乂度品牌的了解和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谈到了自己对本次主题“土”的理解:实际上,“土”并不代表着落后、低端,而是代表着乂度沉稳坚毅的性格和稳扎稳打的态度。此外,他还问及乂度最近有无在播放器品类上走更远的计划。乂度的韦工透露,新的播放器已经在酝酿之中,粉丝们可以期待一下。

南京本地烧友“七把剑”上台分享了自己对于指标和听感关系的看法,他表示自己本身是一个很注重听感的烧友,但也承认指标是听感的基础,二者不可能只择其一,成年人得“全都要”。



铁三角

铁三角带大家回顾了公司的传奇开端,以及60年来在各类音频产品上的发展历程和许多经典型号,并且重点分享了几款铁三角在艺术性、技术性与专业性领域深耕的耳机产品。


嘉宾互动环节,来自三耳工作室的刘嘉明讲述了自己从大学时期就开始接触铁三角产品的个人经历。作为铁三角产品多年的老用户,他认为铁三角的耳机对于流行人声的演绎极其出色,也有着鲜明的个性,对于他这种喜欢聆听老派流行乐的烧友来说别具吸引力。此外,他也阐述了自己对“模拟声”和“数码声”的理解。作为一位听着磁带和黑胶唱片成长起来的资深烧友,刘嘉明认为模拟声比数字声更加细腻自然,更为宽松,数字声在听感上会有更明显的颗粒感。直到现在,他还保持着收集磁带的习惯,也比较偏好宽松的声音。



FitEar

FitEar的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品牌目前在专业领域取得的成果,并邀请了几位品牌粉丝讲述他们发烧经历中和FitEar相关的故事,还发布了久违的新品:FitEar Silver。


在粉丝分享环节,烧友“爱白嫖的熊老弟”分享了自己当年寻找ACG耳机时偶遇FitEar的过程。他表示自己第一次购买的FitEar产品就是自己的18岁成人礼品,可以说是别具意义。同时他还代表粉丝们向FitEar社长须山庆太先生催了一波新品。另一位粉丝“Zero”也分享了自己入坑FitEar的经历,他认识这个品牌是通过朋友的介绍,之后出于好奇而逐步深入进行了解,经过斟酌之后入手了MH334和DC这两款产品。他表示自己从小就是听CD和磁带长大的,也非常享受不受打扰独自欣赏音乐的状态。中国大陆地区FitEar官方邀请的唯一品牌好友“痛觉残留”则是通过VCR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对于这个品牌的偏爱,并讲述了自己和父亲一起“发烧”的美好回忆。



Jaben Oriolus

Jaben Oriolus在发布会上带来了新成员Szalayi“褐鹂”,双阶钱歌还向大家介绍了朱鹂的用户调研报告,整场发布会趣味十足。


在嘉宾分享环节,耳机与杂谈创始人千杯作为Jaben Oriolus多年的老用户,讲述了自己对于经典“鸟塞”黑黄鹂的偏爱,也分享了对品牌的印象。他认为Jaben Oriolus的产品在人声的演绎上都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听感非常出色。同时他还向钱歌提出问题:4万元的塞子和2万以下的塞子具体能有什么区别?钱歌认为,售价超过4万元的朱鹂不同于其他定价区间趋于成熟的塞子,它是一个全新定位的产品。超过4万的定价其实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出于对品牌力和技术实力的自信。从结果看,它的市场反馈和用户评价是非常好的。千杯追问,短期内Jaben Oriolus会不会推出比朱鹂定位更高的耳塞。钱歌表示目前还没有,但有可能推出朱鹂的新版本。



吐槽奇葩说

除了各个品牌的主题分享环节之外,在去年的云上HiFi赏中广受好评的“吐槽大会”栏目再一次以“吐槽奇葩说”的形式和大家见面。今年的主题是:“那些年,那些人,那些奇葩事!”在这个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受邀烧友、经销商和音乐人各自分享了自己在HiFi圈内的所见所闻。

参与讨论的各位主角几乎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他们通过实时连线、VCR等形式展示了自己的音乐才艺,并讲述了各自的发烧经历、对于主力器材的选择,以及对圈内各种“奇葩事”的想法和看法。不少烧友表示,如果没有专业或生产力方面的需求,其实听音观是无所谓对错的,只要在选购器材的时候明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器材即可。

还有一些经销商和烧友分享了自己和器材包装盒的“奇葩故事”:许多烧友在购买器材之后,会选择只带走产品本身,而把包装盒放在店铺保管,其中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烧友是为了隐瞒家人避免家庭矛盾,所以不得不低调;有的烧友不想占用家里的空间;还有的烧友是希望盒子能够保持四四方方的完美品相……最终,这些包装盒便在店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HiFi圆桌谈

除了针锋相对的提问环节和幽默有趣的吐槽环节,本次活动还设置了一个全新栏目——“HiFi圆桌谈”,来自经销商、媒体、品牌方和消费者群体的特邀代表围绕两大话题各抒己见,现场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论“叫好不叫座”

第一场HiFi圆桌谈栏目的主题是,如何看待那些“叫好不叫座”的产品。数十年来,音频圈内的新品层出不穷,其中总会出现一些口碑不错,又或是被品牌方和媒体看好,但最终在市场上表现不佳的产品。针对这种现象,嘉宾们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和思考。

品牌方代表韦工结合自己的研发经验,总结了一套让产品既叫好又叫座的“秘籍”:要在产品品质、品牌力、产品宣发、销售渠道都做到最好,在追求优秀音质的同时,还要关注用户的根本诉求,这样才能让产品获得市场的肯定。经销商代表陈总则表示,很多时候有的产品本身做得非常好,只是推出的时机不太合适,导致产品没能获得预想中的关注。烧友代表Jason则讲述了自己的购买经历,他认为有些品牌的产品本身做得很优秀,但是在宣传推广方面的力度不够,方向没把握好,因此难以得到认可。嘉宾白河则认为,有时候品牌方没有把自己想在产品上表达的想法充分传达给用户,双方在沟通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因此产品最终“叫好不叫座”。



论“后口罩时代”的HiFi

第二场HiFi圆桌谈栏目的主题是“后口罩时代”的HiFi,最近几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HiFi圈内烧友们的发烧习惯和消费习惯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品牌的研发进度以及对于产品形态的调整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围绕着种种现象,嘉宾们站在不同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嘉宾们首先对烧友近年的消费习惯会偏向台式还是随身这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来自甲苯的袁姐表示,在家时间的增多会让台式系统的需求逐步提升。铁三角王总则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导致大家的碎片化时间增多,其实会让随身设备的需求增加。

对于目前HiFi厂家出新迭代越来越快的趋势,嘉宾们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嘉宾白河认为,短期内这种现象可能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但从长远来看,良性的竞争还是有助于留下真正优秀的品牌和产品供烧友选择。铁三角王总则在烧友们猛催新品的压力之下,解释了铁三角“节奏慢”的原因:作为老牌厂商,铁三角在很多细节地把握上十分严谨,也很少会因为市场趋势而改变自己的研发节奏,所以产品迭代周期会显得很长。主持人依稀总结,每个品牌对于产品和市场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不管选择快或慢的赛道,去伪存真、优胜劣汰一定是永恒的真理。



第三届“云上HiFi赏”品牌联合发布会暨行业焦点峰会到此已经全部结束,然而大家对于圈内各类热点话题的兴趣却不会退减。之后,我们还会联合圈内各界人士给大家带来更多新鲜有趣的话题,在线上和线下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讨论内容,更欢迎烧友们参与到这些趣味十足的活动之中,分享你们的有趣经历!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场“舌战”的到来~


一场激烈的思维碰撞——第三届云上HiFi赏热议话题回顾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