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泥潭龙:巨兽脚下的冤魂
咳咳,还记得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左龙吗?当时给它起的题目是“巨兽脚下的英魂”。结果有兄弟跟我说看到这个题目他以为是泥潭龙。
诶嘿,你倒是提醒我了,依着泥潭龙的奇怪程度,我们也的确有理由做一期讲它的专栏。所以,现在就安排上!
难逃 泥潭龙
Limusaurus inextricabilis
分类
兽脚亚目,角鼻龙类,阿贝力龙超科,西北阿根廷龙科,轻巧龙亚科
体长:
1.7米
体重
约20千克
分布
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
时代
晚侏罗世

2001年,一支古生物科考队在中国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的五彩湾地区展开考察,这次的发现可以说是非常辉煌,科学家们足足找到了三个圆柱状的尸骨层,其中保存了大量中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遗骸。这些化石在经过研究后确定了不少恐龙新物种,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五彩冠龙。但是在化石大部分却属于一种奇怪的小恐龙,那就是我们这次的主角--泥潭龙了。
泥潭龙标本保存的非常好 其正模化石(编号IVPP V 15923)甚至关节仍然处在连接状态,仅仅缺少了部分尾椎骨。这也很好的告诉了我们泥潭龙的不少信息,根据分析骨骼,科学家发现泥潭龙的颈椎类似于轻巧龙,颈部还拥有类似角鼻龙类的神经弓孔洞,这些正剧说明了泥潭龙的家族身份,它属于角鼻龙类的西北阿根廷龙科(注意,不是阿根廷龙,阿根廷龙是蜥脚类恐龙,跟这家伙的关系很远)下的轻巧龙亚科,这也是东亚首次发现角鼻龙类!!!

不过和我们熟悉的角鼻龙类恐龙比起来,泥潭龙的可以说非常不一样了。我们最熟悉的角鼻龙类无外乎于角鼻龙本尊和他们的后辈的阿贝力龙类。他们都是长着尖牙的凶暴掠食者。但是泥潭龙却身材纤细,嘴巴里没有牙齿,在它们的胃部还发现了胃石,这说明泥潭龙并不像他们的亲戚那样喜欢过刀口舔血的捕食生活。它们是一种非常佛系的素食恐龙。



但是泥潭龙的怪也不止于此,按佛家的标准来算,这家伙是一种半路出家的恐龙,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得要从泥潭龙发现的时候说起来了。科学家在发现泥潭龙的时候,在它的身边还找到了几具体型小些但是口中长着牙齿的标本,要知道泥潭龙本尊是没有牙齿的,而且这些牙齿都非常锋利,明显是肉食恐龙的形态。因此科学家开始认为这些小恐龙是和泥潭龙属于不同种类的小型肉食龙。碰巧和泥潭龙死在了一起。
但是到了2017年,事情却就有了转机。通过对比来自同一个尸骨层的17具恐龙化石。科学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原来之前认为的“小型肉食龙”和泥潭龙相比具体而微,它们根本不是独立的物种,而是泥潭龙的幼崽!换句话说,那尸骨层里的可能是整整齐齐的泥潭龙一家子!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发现,因为它表明泥潭龙成体和幼体的食性有很大的差异,泥潭龙在小的时候是肉食性或者杂食性的,它们可能会捕猎昆虫之类的小动物,等它们长大了,嘴里的牙齿就会掉光光。这时候它们就会皈依佛门转行吃素。这和今天的绿鬣蜥非常类似。不过成体和幼体食性差异如此巨大,泥潭龙的育幼方式也成了一个迷,不过化石同时发现了成年和幼年的泥潭龙,这也表明泥潭龙可能是具备保护幼崽的能力的。



除了发育过程中的怪异之处,泥潭龙在研究恐龙到鸟类进化的过程中也立有大功。众所周知泥潭龙是阿贝力龙的亲戚,因此它们也有这个家族的祖传配置,那就是--比霸王龙还要短的小短手。不过泥潭龙的小短手却告诉了我们很多信息--它的前肢和大部分兽脚类恐龙都不一样!!在我们的印象中,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前肢都是第一指发育,第四指退化不见。但是泥潭龙却和它们相反,它的第一指严重退化。第四指反而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手指结构反而接近存活到了今天的恐龙,也就是鸟类。因为早期鸟类前肢手上也是第二、三、四指得以保留。对此,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徐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根本没有什么退化掉第四指一说,包括鸟类在内的所有坚尾龙类恐龙其实都保留了第二,三,四指。而所谓的“第一指发育”只是手指外侧迁移的假象。毕竟比起坚尾龙类来,泥潭龙在兽脚类恐龙的演化树上所处的位置更为基干。完全可以用它来当做研究恐龙演化的绝佳材料。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泥潭龙手指是独立演化的结果,不能代表兽脚类恐龙向鸟类演化中手指的退化。这些观点的正确与否只能等待时间来证明了。
泥潭龙生活的地方是距今约1.58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石树沟组,这地方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到了,可以说是一块强者如云的土地。而泥潭龙瘦小的身形和素食的习性,注定了它会成为冠龙和左龙这样小型猎食者的首要目标。面对这些比它强大的多的敌人,泥潭龙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感官和大长腿,从身体结构上来看。泥潭龙的眼睛很大,这表明它们有很好的视力,能够很轻松地看见敌害。再者它们身材纤细,后肢修长,它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2公里,这样的速度足够让它逃过大部分掠食者的追击。


除此之外,泥潭龙可能还会通过寻找保护伞,也就是跟在巨型素食恐龙身后的方式躲避敌害。在石树沟组,最适合被当保镖的无疑是身长超过35米,体重超过80吨的中加马门溪龙。这家伙不仅个大力强,尾巴上还有大锤。几乎没有什么肉食恐龙敢去攻击它们。对于泥潭龙来说,跟着它们还可以吃到它们漏掉的植物枝叶,看来是再合适不过的保护伞了。但是现实却给了它们当头一棒----科学家发现泥潭龙所在的圆柱状尸骨层并不是自然形成的陷阱,恰恰是中加马门溪龙踩出来的脚印。马门溪龙走过一片泥地的时候会踩出了一个个巨大被泥浆灌满的脚印。而对于跟在它们泥潭龙来说,这样的脚印就是插翅难逃的死亡陷阱……难逃泥潭龙之名便是由此而来。

因着庞大的身躯以及和自己一样温和的性格,中加马门溪龙在泥潭龙眼中便成了独一无二的好朋友。而为了报答友人,泥潭龙会贡献出自己绝佳的视力为马门溪龙放哨站岗,防备敌害。但是给予泥潭龙最沉重伤害的却恰恰来自身边这位看似憨厚温和的友人,而非凶狠狡诈的敌人。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比起敌人的攻击,来自“朋友”的背叛或许更为凶险……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百度恐龙吧
微信公众号:小盗龙带你入侵史前时间
化石网
感谢
江氏小盗龙
rex博士
雷电三角龙
将军单脊龙
阿獠娜
为本文提供资料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