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虎落平阳番外】为什么谈装备不能只看纸面性能?应当避免的双标或过分点评行为!

2022-07-16 00:43 作者:盖昭襄王  | 我要投稿

本文得到知乎大佬江诚和B站的M26潘兴两位巨佬的帮助以及解惑,特此鸣谢!(我在自己公众号发过)


正文开始

一直以来斗兽棋都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斗兽虽好,可不要贪纸面哦。

有很多对实战和装备实际运用以及评价同样有影响的东西。他们不像纸面数据容易获取,却依然重要。


举个例子吧,因为虎式坦克可以被t34 85击穿首上,对抗is2 1944和潘兴不尽人意,所以虎式坦克是垃圾。

因为虎式坦克只有1356辆,t34有5万多产量,所以虎式是垃圾......

第一种,不看时间点就对某一装备加以批判,搞斗兽棋不看时间。


先不说t34 85也没法在虎式可以击杀他的1.5-2km击毁虎式……

就问您一件事,虎式坦克首战时间?1942年9月22日,T34 85首战时间?1944年3/4月。。。。。。要知道再过几个月,8月虎式停产,开始换装虎王了……Su85首战也在1943年秋,没有赶上库尔斯克会战……

如果说虎式垃圾……那KV1S首战1943年1月的指环行动,这个车装甲对抗,斗兽棋甚至可能还稍微不如四号坦克G型附加装甲版本……

所以说,不看时间的对比,往往可能会出问题的!


1943年11月20日首次参战的新式重型坦克:Kv85可算是有了对抗虎式坦克能力,可以正面击穿虎式。但虎式依然能在更远处击穿他75/30度的首上……


M26潘兴和Is2 1944型确实可以全方位压制虎式坦克,但是他们参战都是虎式坦克停产后了,虎式坦克可没有在kv1坦克停产后才参战……


第二种,不看同时期其他同类装备表现批评某一缺点

虎式坦克56/57吨,发动机功率700马力(690英马)

作为对比

近39吨的丘吉尔的发动机功率只有350马力。(当然,英国佬特色)

kv坦克的V2t以及列宁格勒厂战时一些凑数的m17汽油机都在500马力左右。KV1原车43.5t,加了附加装甲的KV1-E车重还要飙升……Kv2 53t却没有换发动机……

45,6吨的IS的发动机终于到了600马力。

M26潘兴大约近43吨,发动机450马力。(美国佬这懒癌啊!潘兴的悬挂等辅助设备还是不错的)

所以您还觉得虎式坦克700马力烂到家,我也无话可说……

自己换算功推看看吧。


可不兴拿t34跟虎式比啊!不要因为长跑运动员跟108公斤以上级别举重运动员比赛跑比赢了,就去笑话举重那个……更何况“举重的”这个跑的比比他轻量级的举重运动员(指重坦)跑得快或者相近……

虎式坦克HL 230发动机,不一定够用,但也是二战顶级的汽油机!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虎式坦克的机动性在各国参战重型坦克中,即使不是最优秀,也在第一梯队……


第三种:不看定位妄加对比。


这个说法看似有理

实际只需要看看本附加文章前边的虎落平阳6.0就知道槽点有多大。有多扯淡

因为跟t34同级同编制定位的是四号三号……

跟虎式同级的是KV和IS坦克……另外豹式坦克在对比算入什么坦克,就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如果说豹式坦克,算入中型坦克。那么德军中型坦克质量将得到巨大提升(从43年后豹式实际用作装甲师的装甲团/营主力坦克可见一二)

如果觉得他太强了,把他算入重型坦克,那么恭喜您,苏德坦克产量斗兽棋,德军重坦数量劣势小于1000,而且,二战苏联生产8300余重型坦克中,kv超过半数,无论是kv85还是kv1s,或者kv1,kv8。装甲对抗都落后于虎豹,且没有数量优势,Kv1/2/8没有军迷津津乐道的机动优势……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给我扣帽子说我偏心眼,我也就说了。虎式本身战斗力强于t34也没什么可以大张旗鼓捧,他主要是强于丘吉尔,kv1/2/8/85/1s,以及不弱于m6重型坦克,面对对is1可以一战。甚至也有多次以更小的损失击毁多辆is2的战果。(击毁数根据苏方自报损失)



第四种:共性问题强加批判单体

只要虎式坦克换履带,就不一定修得上?

这个问题就多少是偷换概念了。


虎式坦克无法及时维修,只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来不及回收

来不及包括什么呢,第一,战局不利,来不及回收受损坦克,

我们经常听到库尔斯克会战,虎式踩雷,在库尔斯克会战初期德军进攻期间,德军多辆虎式坦克触雷,甚至可能反复触雷。但在7月并没有那辆虎式坦克因触雷丧失行动能力而遭到遗弃自毁。因为德军有战场控制权,所以即使坦克丧失行动能力,只要没有被击毁到无法回收,都能由维修单位的sdkfz9进行回收,从而进行及时的维修。

来不及回收受损坦克往往发生在防御战,或者撤退,这种情况的损失并不是某一种坦克垃圾,而是只要是坦克,或者装甲车辆,甚至只是车辆……他们在失去战场控制权情况下失去行动能力,回收会被压制甚至忙不过来情况下,基本都无法回收。

例如1941年夏,苏军第10坦克师的55辆KV坦克中的11辆是因为交战后无法从战场脱离损失,22辆是因为撤退途中机械故障无法排除遗弃。


另一种来不及,是在维修厂维修中

战局不利,敌军打到了维修厂

比如说:

1944年7月7日505营在鲍里索夫之战击破一堆坦克后,因为维修厂被踹损失12辆虎和一辆维修豹/牵引车(在附近10余天的战斗中包括战场遗弃在内的损失仅9辆)

1943年三号,德军占领哈尔科夫后也直接截胡了数十辆类似遭遇的t34坦克。库尔斯克会战DR师直接就用了25辆t34坦克!(这个数量很高了,是成建制使用了!)


影响坦克部队出勤率因素太多了!以下因素对任何坦克都差不多

冬季严冬和东线的泥地可能增加故障率,加大磨损,缺少油料必然会导致出勤锐减!而缺少备件会让维修搁置......此外,一次激烈交战后战备下降也是异常正常的,如果没有明确的说明,我们怎么知道是因为战损还是因为什么故障使得坦克从战备变成待修?

而且德军也还有维修能力,回收能力。

如果装甲师的维修车根本没有多少,只能靠坦克拉坦克.......那怎么保证回收效率?

(t34吹:感觉你在diss我)


1943年秋以后德军整个战线处于撤退状态,遗弃车辆并不夸张。何况很多遗弃连抛锚都不沾边!(详见继续更新的虎落平阳1系列:虎落平阳,虎式坦克真的低效不堪吗(1.0)总起,虎式坦克大规模损失案例盘点,这些年虎式被冤枉多少?)


因此,不一定是虎式坦克多不可靠,换其他坦克在同样的环境下都差不多!虎/虎王抛锚的问题看起来还比1941年苏军的KV1轻很多!


此外,从未听说那辆虎式坦克因为更换负重轮维修时间超过一个星期,或者因为换轮子,回国返修除籍......

交错轮回收主要是麻烦,坦克维修器那个游戏并不能真的模拟现实维修耗时耗力,所以负重轮问题让人焦头烂额,枯燥乏味。。。。。。但这与现实有的所谓后勤噩梦有着很大的认知偏差。。。。。。

如果换装诸如变速箱,或者更换炮塔/发动机,将比更换负重轮麻烦的多!


所以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留三分,除非你是自我炒作……

如果真的尊重二战牺牲的烈士,请尽量做到公平,不卑不亢……而不是带节奏。



参考资料:

《dubno 1941》

《虎之战绩》



【虎落平阳番外】为什么谈装备不能只看纸面性能?应当避免的双标或过分点评行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