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哲学的效用和边际效用原理

2023-05-30 13:28 作者:邓如山  | 我要投稿

有网友感叹,哲学的研究和讨论遇到了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娱乐人生的日子最好过,哲学人生的日子最难过。说的也是,在消息和娱乐、赚钱和消费“一统天下”的社会环境中,文学传播好不到哪里去,哲学传播十分艰难,哲学创新和创新哲学的活动似乎停止了,但总得有人在哲学文化的传承中“自找苦吃”。从现在开始,“哲学达人”的我开启了新哲学理论体系的视频传播,“广义等效论”是视频栏目的主题,不定期地发布。假如只剩下一个新哲学的粉丝,那一定是我自己。在改革开放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除了科学和技术、商业和管理的创新,还有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创新,哲学创新是“冷门中的冷门”,却是自己人生追求的使命,在与孔子、老子和庄子,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跨时空“对话”中享受智慧和思想的盛宴。

在科普创作领域首次将银河系的外形看成是“超级飞碟”,银河系整体的外形好似一个宇宙的巨无霸飞碟,地球和太阳所在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飞碟”的中间突起部分。银河系的平面投影与热带风暴或台风的平面投影非常相似,银河系的立体形状与所谓的外星人飞碟十分接近。科学哲学从事物一个或多个属性的相似或相近中概括出了一致性原理或共性原理,而事物一致性和共性的内在含义是事物的等效性,银河系和热带风暴图像的平面投影、银河系和外星人飞碟的三维图像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别。一致性原理和共性原理是等效原理的两种展示形式,等效原理是一致性原理和共性原理的本质属性。新哲学将事物关系和事物属性定义为事物效用,事物的等效用性有形式和内容的、本质和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的、实在和效用的等多种范畴。

哲学原理适用于经济学,这是新哲学的对应性原理,也是新哲学的传递性原理。经济学原理不一定适用于哲学,这是新哲学的对应性破缺原理,也是新哲学的传递性破缺原理。新哲学研究一般性原理,各门具体学科研究个别性原理。新哲学的事物属性或事物效用的相对性原理适用于经济学,比如:经典的政治经济学把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划分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大米、小麦、蔬菜和猪肉、衣服和鞋子的生产属于生活资料的生产,螺杆、螺帽、铁丝和钉子、机床和发动机的生产属于生产资料的生产。

生活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划分遵循经济哲学的相对性原理,比如:作为交通出行使用的汽车是生活资料,作为货物运输使用的汽车则是生产资料,汽车或者作为生产活动的运输工具,或者作为日常生活的代步工具,汽车作为生产工具或作为生活工具的属性或效用取决于汽车的用途或使用场景。比如:当玉米用来饲养牲口和喂养人口时,玉米的种植和加工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当玉米用来榨取乙醇或酒精并且将乙醇或酒精用于工业原料和驱动发动机的燃料时,玉米的种植和加工则是生产资料的生产劳动。


哲学原理通过传递或传递性原理转变为经济学原理,举一个经济学效用等效性的例子,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适从经济哲学价值论的等效原理,原始社会、奴隶和封建社会,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们首先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资料的生产,生产工具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划分,现代社会的发明和专利积累远远超过了传统社会。在二十一世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无人化的工厂和农场把劳动者从繁重而单调的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从17世纪到18世、19世纪到20世纪以来的“机器剥削工厂”现象在21世纪将不复存在。

新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是事物的效用,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或效用相等时,这些事物适用于新哲学的等效原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或效用增强时,这些事物适用于新哲学的增效原理;当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属性或效用减弱时,这些事物适用于新哲学的降效原理。增效原理包括了加效原理和乘效原理或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降效原理包括了减效原理和除效原理或减法原理和除法原理。一个整体的事物或一个系统的事物包含了对事物属性或效用产生影响的单个或多个因素,这些因素带来了效用变动的三种情形,一是效用的不增不减或等效性,二是效用的增加或增效性,三是效用的减少或减效性。所有因素带来的效用增加相当于总增效,所有因素带来的效用减少相当于总减效。

当总增效大于总减效时,一个整体的事物或一个系统的事物产生了剩余效用;当总减效大于总增效时,一个整体的事物或一个系统的事物出现了亏空效用,当一个整体或系统事物的剩余效用或亏空效用用于微观数学的分析时,可以得到一个微增量效用或微减量效用,一个事物的微量效用就是它的边际效用,边际效用和微量效用的概念相互通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其它经济活动以追求利润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当社会的生产体系和其它经济体系的微量效用或边际效用为零时,生产者的利润和经济人的利益实现了最大化。

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原理是指当生产的最后一件产品不能带来利润时,生产活动就没有必要进行下去,边际收益为零是生产活动持续进行的最低条件,也是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底线”。新哲学是效用哲学,效用哲学在经济学领域转化为效用经济学,等效原理和边际效用原理或最小化等效原理是效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投入效用等于或小于产出效用,成本效用等于或小于收益效用。成本效用等于收益效用是社会简单再生产的情形,成本效用小于收益效用是扩大再生产的情形,当成本效用大于收益效用或投入效用大于产出效用时,亏空的结果导致社会再生产活动无法进行下去。

新哲学的效用原理广泛地应用于科学方法论,比如:效用经济学用边际等效性原理解释了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用“结构经济学”的概念阐明了社会再生产的基本要求,即: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需要为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者提供足够的生活资料,同样,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者需要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者提供足够的生产资料。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划分了两类生产者,一是生产生活品或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二是生产工具品或生产资料的生产者,相应的物质生产活动分为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生活品的生产者不仅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要满足工具品生产者的需要,同样,工具品的生产者不仅要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生活品生产者的需要。






https://weibo.com/u/6320497409

新哲学的效用和边际效用原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