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又新增2例,慌么斯!遇毒灭毒,今天的武汉就是有这个自信

2022-02-27 21:39 作者:作家李楠枫  | 我要投稿

又新增2例,慌么斯!遇毒杀毒,武汉就是有这个自信

武汉疫情出现反复!2月27日0时至7时,武汉新增确诊病例2例,居住于硚口区宗关街道新合东村。

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这2个确诊病例,可能不是先前被隔离的那群人,而是“漏网之鱼”!

也就是说,武汉还没有实现“社会清零”,与我之前设想的不一样。

昨天有人给我留言说,哪里哪里又被封了一栋楼。我回复说:先看一会,也许是密接者,筛查之后,可能就放开了。

今天早上看到消息,武汉真的新增了2个确诊病例!

很多网友感慨说,武汉前天是零新增,昨天也是零新增,没想到只是睡了一觉,情况就变了。

由此可见,这一波疫情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

还有网友说,宗关那边是老城区,老年人比较多,很多人不戴口罩,传播的速度可能有点快。我查了一下卫星地图,新合东村所在的位置,大片大片都是低矮的老房子,属于老人和租客较多的区域,追踪起来确实麻烦得多,管控难度也更大

不过,现在的武汉,是全国管控能力最强的城市之一,即便出现这种反复,也是可以很快就控制住的。对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充满信心。

昨天有一个叫做“路哥一起看世界”的网友给我留言说:“武汉防疫管理是最松的,可能会有人喷我,我就是武汉人,近期出过几次差,别的地方下车后就统一做核酸检测…武汉火车站基本随便出入,甚至健康码都不查。”

这个“路哥一起看世界”简直就是瞎说八道!武汉火车站进站确实不用查健康码了,而是采用刷身份证的形式代替了,这是技术的进步,只是他们不了解而已。身份证一刷,别说健康码、行程码,就是你最近有没有做核酸,你有没有打疫苗,上面也显示得清清楚楚,比人工看健康码先进得多,准确得多。

技术的进步,势必会带来疫情防控手段的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这一次,武汉就将精准防疫体现得淋漓尽致。我查了一下,武汉、深圳、苏州等地的中风险地区精确到楼栋,而西部的一些城市目前还只能精确到小区、社区,依然存在封管整条街的情况。

这种技术的进步,也充分表明,武汉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理念进步了!

事实上也是如此。常态化防疫,关键的关键就在于体系防疫、科学防疫、精准防疫,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就会存在任意扩大范围,导致大量企业、商铺、人员躺枪的情况。我所在的小区,因为出现了一个密接者,结果封了一个单元,有志愿者24小时值守,并每天做一次核酸检测。放在以前,出现一个密接者至少也要封一栋楼,一般都会封一个小区。武汉的这些进步,都是我们切身感受得到的。

有人问,武汉以后会不会要求全部来汉人员落地做核酸,目前武汉确实没有强制要求,因为国家没有规定来自于低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做核酸检测。武汉以后会不会要求落地核酸,暂时还不好说,我觉得有这种可能。

从严肯定可以防得住,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宽松一点也能防得住,这才是水平。所以我一直推崇上海的防疫模式,平时看上去好像很宽松,遇到问题能即时响应,精准应对,很快就能解决问题。当然上海的管理水平,不是一般的城市可以达到的,这是经济实力与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而武汉,已经非常接近上海的防疫水平。至于老百姓主动防疫的积极性,武汉比任何城市都要高得多,这无形中给武汉增添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真不要小看了这一严一松,体现的是安全与经济之间的考量!如果只要安全,这好办,严格一点,再严格一点,基本上可以办得到。但是,经济要不要发展,企业要不要存活,老百姓要不要吃饭,这都是需要城市管理者认真思考、全盘统筹的问题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武汉能很快控制住这一波疫情。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武汉的这一波输入性疫情不会对经济造成蛮大的影响。今年武汉的目标是爬上2万亿平台,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武汉精准防疫的问题,你们怎么看呢?请大家在后面给我留言。

(2022年2月27日于武汉后湖)


又新增2例,慌么斯!遇毒灭毒,今天的武汉就是有这个自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