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羡】迫承帝王欢(大结局)帝王湛X属国太子羡
蓝湛和墨染匆匆被召去了慈安宫。
羡梧宫内,来向蓝湛传话的人并未禀明原委。只是太后如此急召,想必是有要紧事。魏婴方睡下,蓝湛没有扰他,仔细替他掖好被角。换过一身常服,蓝湛便带了人往慈安宫而去。
他与同样被召进宫的墨染,一前一后入了慈安宫。
慈安宫正殿内,太后搂了魏允在身旁,心中感慨万千。
桌上,摆着两枚相同的平安符。
蓝湛同墨染皆在,太后对一旁的宫人点头,示意可以开始。
她摸了摸魏允的头,其实心中已有八分笃定。
两名宫人小心翼翼拆开平安符,从中各倒出了半枚铜钱。
太后接过,亲自将这两半铜钱合上。
两半铜钱合二为一,恰是一对。
见此情状,知道太后往事的墨染与蓝湛,俱已明白过来。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有时还真是这般妙不可言。
太后看向魏允,声音有些追忆:“这平安符,是幼时,母亲特意从庙中求回来的。我和妹妹,各有一个。”
大约母亲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这枚平安符会成为她和妹妹相认的信物。
找寻了大半辈子的妹妹早已身故,太后伤心之余,也愈发怜爱眼前的魏允。
她将魏允抱入怀中,泪水忍不住落下:“好孩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容妃早逝,魏允自幼长于贵妃膝下。贵妃娘娘对他视如己出,他亦早将贵妃当做了自己亲娘。他对生身母亲仅有的印象,只有书房中母妃的一幅画像。
画中,母妃站在杏花树下,温柔而又美丽,正是女子最好的年华。
太后的怀抱,让魏允止不住地眷恋。
拉着魏允长长短短地问了他这些年近况,太后拭了泪水,又唤蓝湛上前,言辞郑重:“忘机,安之是你弟弟。以后,你可要好好照顾他,不许欺负了他去。还有,墨染……”
墨染轻咳一声,蓝湛点头,接口道:“母后放心。”
他素来孝顺,太后倒也没什么可忧心的。细看下来,蓝湛同魏允眉眼间,有五六分相似。只是二人气韵大相径庭,无人往深处想罢了。
太后的手抚过魏允白嫩的脸庞,这样乖巧懂事的孩子,真是让人心疼。
知道魏允眼下以质子身份住在南宫,太后忧虑底下人照顾不周。蓝湛便道:“儿臣让内廷安排,在朝和宫附近寻一处宫室给安之住下,母后以为如何?”
朝和宫与慈安宫相距不远,如此安排甚好。看魏允似是不大情愿的模样,太后善解人意道:“好孩子,你的意思呢?”
南宫在宫城外围,多为外使住所,她自然是不会让魏允再住在那处。
魏允小声道:“我、我想跟我哥哥一起住……”
他说的哥哥,显然不是指蓝湛。
太后未及细问,蓝湛已冷声道:“不可。”
魏允身形抖了抖,如受惊的小鹿一般。太后瞪了蓝湛一眼,柔声哄着魏允。
墨染道:“阿姐,不如让阿允随我回北堂府住下?”
太后以北堂氏长女身份嫁入宫中,她的小外甥住在北堂府,也是顺利成章。
墨染的心思,太后看得明白。她将魏允护在身旁,并未同意,又问起魏允所说的哥哥之事。
魏允咬了咬唇,不知该如何解释。
等到将所有事情梳理清楚,太后看了自家儿子一眼,心中感慨。忘机这孩子可真能折腾,不声不响将魏国太子扣在宫中,安了个丞相公子的身份,还连她都瞒了过去。
蓝湛同墨染各怀心思。午后,还是听到消息的魏婴来了慈安宫,将魏允接回自己宫中安顿,太后才暂时放下心来。
用过午膳,太后单独将墨染留在了慈安宫。
殿中没有外人,太后道:“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
墨染笑笑:“阿姐知道。”
太后虽为北堂氏养女,但墨染同她感情一向好,太后也打心眼儿里疼这个弟弟。
细算下来,墨染不过长魏允七岁。他的品貌,还有府中事,太后最清楚。且墨染同魏允间,并无血缘羁绊。
只是这辈分……
太后心中犹疑,安之心思单纯,还不知道他对墨染的意思,自己贸然插手不好。
墨染给太后倒了一杯茶:“阿姐,凡事顺其自然,也没什么不好。”
……
四月二十八日,南宫中的魏太子病愈,向天朝皇帝请旨回国。皇帝允,派兵三千护送。
一场大火,损了魏太子容貌声音。自此,魏太子只以面具示人。魏王已下传位诏书,由太子回国继位。
站在城楼之上,魏婴目送着魏国车驾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视野中。
蓝湛立在他身旁,搂过他的腰,宽慰道:“过两年,我们便回魏国看看。”
魏婴的母妃葬在魏国,自然是要回去祭拜的。还有外祖父与舅舅,也要回去尽一尽孝道。
魏国并非遥不可及之处,无需惆怅。
魏婴对蓝湛一笑,二人并肩下了城楼。
蓝湛已命人在魏国同天朝间建起暗桩,魏国朝中之事,隔三月便会递一份到魏婴手中。
这些年,魏国边境无外患。朝中抛去储位之争,大体平顺。有舅舅坐镇朝堂,魏婴放心。言哥哥和百里已入朝堂,再过些年,也可独当一面。
阳光洒落城头,春风和煦。
魏婴抬头看着碧空,他记得,许多个晴朗的午后,蓝湛和他也是这样并肩行于谷中。暖融融的阳光照在身上,一切都是宁静而平和。
虽离故土,却并不觉孤单迷茫。
人生么,总是这样有舍有得。
好在,他有蓝湛。
全文完
---------------------------
留个评论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