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的前身,洛克希德“Have blue”

2022-02-27 21:36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F-117“夜鹰”作为世界上第一款投入使用的隐身军用战机,它在军械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它开启了隐身战机的新篇章,不过这样一款造价昂贵的先进战机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在它之前还存在一款缩小版的技术验证机,也就是洛克希德“Have blue”。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多场战争已经说明常规飞机在地空导弹面前生存能力堪忧,根据估算,如果按照当时赎罪日战争中的防空导弹和飞机的战损比来看的话,一旦发生大规模战争后北约的飞机将在2个星期内消耗殆尽。现实情况让美国更加重视雷达隐身能力的研究,虽然一开始曾邀请多家公司参与研发,但最终是洛克希德公司胜出。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洛克希德采用了莫斯科无线电工程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在60年代提出的物理衍射方面的知识,在理论基础上经过反复计算最终确定了采用多面形的独特结构。

在70年代中期,洛克希德建造了木制模型用于探索飞机的表面结构,以及进行风洞测试等,1976年获得了军方的认可得以继续研发,随后公司建造了两架原型机,也就是“Have blue”。

“Have blue”的尺寸相对较小,它的机长只有14.4米,翼展6.86米,高度仅为2.29米,它的外形和后来成熟的F-117大体相似,以三角形为主的表面造型很有特点,三角翼前缘后掠角72.5°,不过与F-117的“V”字形尾翼不同,“Have blue”的尾翼呈倒“V”形,倾斜角度与机体两侧相当,飞机直接使用了F-5的前三点式起落架。

飞机的动力为两台通用电气J85-GE-4A涡轮喷气发动机,单台输出13.1kN,发动机进气口安装了降低雷达反射的网格,为了保证进气量还特意在机体上方增设了气门。过度考虑隐身性能的问题就是气动性能差,飞机直接采用F-16的飞控系统,并安装了冗余的电传动系统。原型机主要验证飞机的隐身性能、飞行控制性能,因此不具备携带武器的能力。

公司先后建造了2架原型机,试飞员称这种缩小尺寸的原型机为“小家伙”,不过这两架飞机最终都坠毁了。第一架原型机HB1001在1977年12月首飞,它在完成了三十多次飞行之后发生了事故,在降落的时候撞击地面损坏了起落架只得复飞,飞行员后来不得不放弃飞机弹射逃生。第二架原型机HB1002则吸取了第一架的经验,原本快完工的飞机又翻新重建,这架飞机飞行的次数更多,但也在1979年的飞行中因液压设备泄漏失去压力而被迫放弃。两架飞机因为是高度机密,残骸被秘密掩埋起来了。

尽管失去了两架原型机,但是它们的事故原因均不是飞机本身的气动布局等原因造成,数十次的飞行测试累积了大量数据,因此不管是公司还是飞行员都认为它是成功的,1982年第一架隐身攻击机F-117A交付,空军算正式进入隐身时代了。

洛克希德“Have blue”空重4060千克,机长14.4米,翼展6.86米,单人驾驶,最大飞行速度965千米/小时。

F117“夜鹰”隐身攻击机的前身,洛克希德“Have blue”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