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个人归纳---德国近现代史(十六)
3B铁路
首先带英希望在非洲建立一个殖民帝国,从开罗到开普敦南北纵贯整个阿非利加大陆,由于开罗英文为Cairo和开普敦的英文为Cape Town,首字母均为C,所以这个计划也被称为2C计划。法国自然不会让盎撒人好过,他们也想在非洲搞一波事情。你带英不是南北吗,那我法兰西正白旗就给你们整个横贯东西的,从索马里到塞内加尔,由于两地的首字母都是S,所以也就叫做2S计划。这俩必然在非洲大陆有所冲突。
英法对非洲的扩张政策必然在非洲产生交点,双方必然会发生冲突,果然在1898年法绍达事件爆发。1896年,法国派马尔尚率军从法属刚果向东推进,1898年7月到达苏丹的法绍达村,升起了三色旗。同年9月,英国克其纳也率军从苏丹东部到达法绍达村,升起了英国国旗。两军对峙。英军以武力威胁,要求法军撤走;法军以“有效占领”为由,拒不撤军,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最后双方达成妥协,以尼罗河和刚果河为界,英国占领苏丹东部和尼罗河流域,法国占领苏丹西部。

德国却并没有抓住这种机会,试图进一步激化英法之间的矛盾使得自己从中获益,相反的却不断地在试探英法对于自己日耳曼人的底线,换句话来说就是不停地在作死的边缘试探。最后使得英法还有沙皇俄国一起携手,1899年英法签订协议,划分了双方在非洲中部与苏丹的殖民界线,刚果河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尼罗河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英法双方由冲突走向合作,法国走上了亲英道路,使得一战时英法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对抗德国。
当然指望法兰西联手德意志对抗带英显然不现实,自从威廉在镜厅加冕双方早就结下了血海深仇。带英的乔治虽说和霍亨索伦由于欧洲祖母维多利亚的关系是表兄弟,然而在德二咄咄逼人的挑战势头下,和高卢雄鸡放下之前百年恩怨,结盟才是最符合盎格鲁撒克逊人利益的。君不见当年全欧洲最反动最专制的沙俄尼古拉二世也在象征着自由平等的法国国歌马赛曲时行脱帽礼。
德二还整了一出3B铁路撩拨盎撒人的神经。联结柏林——君士坦丁堡(古称拜占庭)——巴格达的一条铁路,因这3市名字的第一个英文字母都是B,故名。这条铁路的欧洲部分早已建成。1888年德国资本家考拉受德意志银行指使,取得由海峡至安卡拉一线的租借权,成立小亚铁路公司负责修路事宜。1893年又获至康尼亚一线租借权,并于1896年建成。1899年德皇再访土耳其,提出由康尼亚至巴格达的筑路延伸权的要求,1903年最后获得。由于英法强力介入,最终德二也是放弃了巴格达到波斯湾的部分铁路修筑。最终一战结束,3B铁路连影子都没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