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干货 | 上海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354/445考研经验分享
Hello!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香草学姐,
今天来给大家分享
上海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备考经验帖干货!
学姐/学长
基本信息
南师学姐
专业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初试390+
我为什么想读研?
读研是从大一刚进校就下定的目标,读研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名牌大学的梦想,由于高考的失利,自己一直耿耿于怀,于是我在大三就开始各种收集考研的信息和资料,并一门心思开始备考了。
同时,考研也是为了认识更多优秀的人,为了以后能有个更好的未来,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我不后悔我选择考研,因为这条路真的带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也让我在这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首先,我本科就是对外汉语,因为考虑到跨专业考研不太方便,再加之自己本科院校并不是特别好,因此我再三考虑还是决定选择本专业,主要自己对语言学、教育学等方面也是很感兴趣,想想教外国人也是很有意思,因此最后选定了汉语国际教育本专业。
其次, 在选学校的时候,我是经历过一系列挣扎的。一开始想考江苏省的学校,主要看了南京和苏州,但是南京了解下来,很多学校无论初试还是复试都没那么公平,因此我放弃了。又看了苏州大学,已经在着手准备了,看到苏大的真题后,发现很多都是古文,怕自己难以达到苏大的目标。最后,看着以往学长学姐录取的研究生高校,突然就看到了有学姐被上海大学录取过,一开始是不敢想上海的学校的,后来看到学姐被录取,就想到别人可以做到,那我为什么不可以?于是,我就看了上海的学校,除了上大,还看了交大、上外、上财等,同时了解到上海的高校考研相对来说很公平(越是大城市,越是公平公正)。因此我最终选择了上海的高校,一开始就冲着985或者211的我,想了想自己本科院校是三本院校因此就放弃了985,最终选择了211的上海大学。从4月份定下来上海大学,一直到初试报名,我都没有放弃过目标院校。所以目标坚定也很重要。
据我所知,上大并没有歧视的现象,或许可能对本校的学生会稍微照顾一点,但是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现象。考试总体来说难度适中,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没什么问题。
初试
复习时间线安排
整体复习规划
1. 整体复习规划(基础、巩固、冲刺、押题各阶段复习安排、作息)
基础:2022年4月——8月
专业课的所有内容掌握、理解,开始记忆书本上面的内容。整理专业课的笔记。
巩固:2022年9月——10月
专业课的所有内容不仅要掌握、理解,还要会运用,结合题目来理解、运用。
冲刺:2022年11月——12月
结合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该阶段可以再把所有专业课的书本内容拿来熟悉、背诵,特别是书本上细节性的知识点一定要注意。
押题:2022年12月
结合前几年的真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下预判,做到心里有数。
关于复习时间线的小建议
只要能够在相应的时间线,每天规划好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劳逸结合即可。前期可以不用每天每天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复习,中期开始增加复习时间,后期务必保证每天的复习时间,特别是英语和政治。
备考建议
政治
复习要以理解为主 政治这门科目是有很多知识点的,而要把那些杂乱的知识点记清楚,考生就需要理解记忆,不能死记硬背。但是考生也要注意复习方法。考生可以准备课本和习题各一套。先浏览一遍课本,然后对应习题,把题干过一遍。再去听辅导课,在课本上补充书中的知识点,画记重点。其次就是通过做题来检测自己,做错的习题,是出自哪个知识点,难点在哪?都可以翻出课本细读一遍。
英语
真题!真题!真题!越到复习后期,做题的重要性越是凸显出来。建议大家把做过的历年真题中的文章集中起来,每天至少精读剖析其中的一篇,认真剖析词、句、段落和篇章,才能在字里行间体会出作者下笔之时的情绪,更好的掌握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命题规律和角度,进而破译出解题方法和技巧。此外,在考研复习的后期,整套做题变得非常有必要,模拟题就派上了用场。一方面,只有整套地做题,才可以对我们在前面的复习结果进行检测,发现自己的不足,对后面的复习起到指导作用,查漏补缺,弥补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前模拟考场环境,发现做题上的不足,尤其是掌握考场时间,看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整套试卷。否则,就算平时复习的再好,考场上掉了链子,等于一切成空。
专业课
:第一轮:(3-5遍左右)先看几遍书,没有说一字漏地看,比如导论中的有些部分,基本没有几率考,所以个人觉得不用看。我本人属于那种看书比较快的类型,但是又记不住多少,所以只能一遍一遍地看,做到心中大致有个数。
第二轮:(3遍左右)对照历年真题中的考点,把考点在书中标出来,哪一年考的,考的什么题型,考了几次,然后结合着考点开始重点记忆,同时做书本上的课后习题。因为我的复习资料是单面打印的,所以另一面我会拿来打草稿,毕竟文科类的不写我根本记不住。
第三轮:复习后期就基本上是纯背了,把之前标出来的考过的重点挨个背下来,不想背的时候就看一下书,放松一下大脑,然后就是刷题。可能大家觉得后期才做真题比较晚了,但我个人认为真题里面大部分的题很基础,只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考点,还有大题,真题中的大题不是说一字一句背下来,而是要掌握它的答题思路和最重要的几个点。然后我还做了很多其他学校的历年考题,也只是记录了一些比较特殊的。
其他小建议
1.所有科目第一件事,看一套真题,能做到就做,知道要考什么,怎么考,才能有的放矢。
2.要有明确的节奏感和事件规划,到时间完不成任务,自动跳入下一环节。
3.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要打疲劳战,但是该冲锋的时候就要顶起。所以现在最好开始锻炼身体。
4.一旦开始就去全力以赴,所以不要开始太早。
5.看书要有冲击力,不要一天几页慢慢看下来,等几百页的书看完之后,前边的早就忘了。一本新书最多十五天走一遍,而且过一遍之后须紧跟复习浏览一遍。然后本着书读百遍的原则,能看几遍看几遍。
6.兴趣点和兴趣学科与难点和不喜欢的学科要平衡来学学习。把最好的时间用来攻克难点,而有兴趣的则随时都可以学。
7.学习总会有兴奋期和抵触期,但是只要你整个上午都坐在自习室,总有一段时间会高效里用的,只要有那么一段时间,那其他的时间也就有了价值。
8.感觉快崩溃了就到校园里转转。
9.临考前一定要顶住压力,计划完不成也无妨,谁又能彻底完成自己的计划呢?但是信心不能被打垮。
10.考试的两天才是最重要的,你准备了多少都没用,重要的是你能在试卷上体现多少。考场上一定不要放弃,要有强大的意志,相信上帝会看到你之前的努力,不会让你的付出白费。
其他建议
信息可以从考研帮或者群聊等一些共享的信息中收集得到,另外最主要的是要关注上海大学的研招网,时刻关注有没有最新的信息。
半年多的时间,对于备战本专业考研来说是很充足的,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愧对每一天的学习,那么到最后等你走进考场,你绝对是胸有成竹的。首先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上海大学不会歧视任何一个省市的学生,也不会歧视任何一个本科出身,关键是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耐心、恒心。
对于参考书目一定要吃透,最好把所有推荐的专业书目翻个几十遍,关键每一遍都要用心去看,而不是走马观花。可以利用笔记本把知识要点拎出来,但是一定要形成系统的知识点。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