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这小资不曾享受的情调,就由我来享受:Lexon LS93 POLYGON “十面体”


这笔我买了两年了,可就是没写,摸鱼爽得很。

如果说17块钱,就能拥有一支用料良心、做工不差甚至设计还不错的圆珠笔,那么你要小心,可能会有人递给你红蓝两色的小药丸。
不过虽然不能指望牌子货,但是有这么一根及其冷门的库存货却是能做到的,也就是今天的主角:来自“法兰西顶级设计师品牌”的LEXON LS93 PLOYGON,或者直接叫它LEXON,反正这牌子就这笔有点知名度。
不得不说人顶级设计品牌就是有追求:全笔全金属,外壳是铝制十面体,内胆是黄铜,甚至连旋转机构也是金属,可以说非常的良心。
但这也使得这笔的重心偏后,好在笔本身偏短,不至于影响太大。

倒是这个十面体的设计会使人想起那同为“高端书写品牌”的卡达:

笔咀上也有滚花,估计是为了与尾部的滚花呼应,很是用心。而笔夹上的LEXON细看之下其实也能发现这应该是它的Logo,但是这细版字体看着就很像等线。



作为十面体,它的握持手感也只能说是“还行”,虽说有橡胶的存在,但这并没有什么改善,该烂还是烂。不过考虑到这笔其实也就是一个贴着工具标签的玩具,那也就不苛求了。
笔尾有个很神秘的环,可以拧下来,但是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们后面再说这玩意。
附上拆解图:


原配的笔芯应该是1.0的普通G2欧式圆珠笔芯,没有任何说明,不知道是原配还是后配,但这笔芯恐怕是公模,1688上一搜一大把。

但是书写还是顺畅的,毕竟1.0的圆珠笔都做不好那实在是有点拉跨。

需要注意的是,这支LEXON似乎有许多版本(似乎笔咀有2.5mm和2.3mm的版本),对于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适配方法。具体请看这个帖子:

当然我是不推荐将它作为你的日常书写笔的,这笔用起来太费力,不如比它便宜的这根:


最后还是照例来点总结。
LEXON的这玩意应该是一批库存已久的尾货(从做工看应该不割穷人韭菜),证据就是旋转机构上的蒸发后又凝固的锂基脂,而且也没有什么“正规”的销售渠道:我手上这支购自闲鱼(目前应该只有拼多多还有货)。
如果你希望有一根价格便宜,做工不错的玩具笔,那么我是非常推荐这玩意的,再怎么说人也是正儿八经的设计师作品,设计方面还是可圈可点的,而非奇奇怪怪的“手艺人巨献”。
不过这玩具本该是“小资”“文青”的心头好,多年前他们未能享受,然而如今是我来把玩了,真是让人有一种向我的速溶巴黎左岸雀巢咖啡里加枫糖浆的冲动。

评测部分也就此结束,接下来是对这根笔身世的一点小小探究,似乎之前并没有人做过:就当是一个小小的注脚罢。
首先,LEXON这笔最早进入众人的视野应该是在2020年6月末:中性笔吧中有人发现了这根17元包邮的“神笔”,具体的帖子已然不可考,但其迅速成为了人手一支的“吧笔”。而这热度依然能留存到两年后,不可谓是长寿,令人感叹。
LEXON确有其牌,中文名“乐上”,是1991年创立于法国的设计品牌。


标志性的产品就是个小收音机?就是如今官网上那个红色小玩意,蛮可爱的。
而这支笔并不在它的在售产品之列,显然是停产已久的库存货。
而我在archive.org上进行了探究,遗憾的是archive.org对于这网站的记录并不理想,在很长的时间内它只会记录一个起始页和让你下载Flash7的提示。
真正可靠的记录在于2013年,可以发现这根笔的介绍:

于是顺藤摸瓜,可以找到LEXON的2013年年度笔类产品手册:

其中便有今天主角的庐山真面目:

可以发现它原来应该有两种颜色,铝原色和枪灰色,而且是一根圆珠笔兼手写笔:解释了笔尾那个神秘的可以拧下来的环——这原来该是橡胶头待的地方。

也许是因为改版,这个鸡肋的触控笔功能被放弃了,后期也应该出了自动铅笔款式,但我不再深究。
顺带我看了一眼设计者,这位Philip Wong:


一样,这个名字也不在今天的官网出现。
有趣的是这个品牌在2013年时便已进入中国市场,然而恐怕大部分人都并未听说过这个牌子,想必结果并不美好吧。
本来该是就此打住,可我竟找到了一份中国市场的价目表,幸运的很,来欣赏下定价吧。


和我们的主角:

这支“LS93”的身世也就止于此了罢。
这脚注比正文还长。

我很喜欢去探寻一些奇怪的小角落,尤其是文具这种几乎不会有人在意的物品的历史,它们会藏在一些小缝隙中,静静地等待访客的来临。而循着这些幽僻的小径你也许会到达桃花源,也许只会找到芜杂的荒草,这实在吸引人。
带露折花固然好,然而朝花夕拾倒带几分伤感之美,虽是无奈之举,但残存的花也许会像莫利里亚之中的彩色明信片,让你想起在遥远的过去的某个下午,如今是火药厂的地方曾站着两位打着白洋伞的小姐,为那过去平添几分也许不存在的美好罢。
升华主题吧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