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故事 | 来自中环的素食快餐新热点

"以本心,还原至臻味道“

中环沿长长的楼梯直上石板街,多了一间微型“树屋”TREEHOUSE,吸引不少中环上班族来这里开饭,每天午饭的时间便见排队人潮,不想轮候的人便叫Deliveroo外送到公司。
“素食者和祟尚健康饮食的朋友,在这里可找到不错及满布惊喜的选择。”
TREEHOUSE其实是一间西式快餐及轻食餐厅:墨西哥卷、汉堡包、沙律碗、五穀碗、冷压果汁、餐饮及少量甜品一应俱全。店内外灯光通透明亮,全开放式的布局,厨房及餐区均一目了然,可清楚看到厨师们即席炮制美食,惊见一份大墨西哥卷俨如整条手臂,馅料丰富包得扎扎实实,看来二人分享或分成两餐享用也不为过。在自助售卖机点餐后,耐心等待一下,随后便可大快朵颐了。

仔细再研究餐牌上的菜式,接近有二三十款,每款详列材料,全部食材加起来多达五十多款,没有大鱼大肉,通通皆为素食,大致上是高纤及高蛋白质的食物,其中不乏超级食物,例如藜麦、鹰嘴豆、姜黄和牛油果等,以Plant-based饮食概念来形容最是贴切。对于素食者和祟尚健康饮食的朋友,这里是一个很不错的地方。虽然香港素食文化日盛,但要包含有美味菜式、亲民价钱、亲切环境、少用仿制肉及可填饱肚等条件的素食餐厅,其实寥寥可数。有时人在中环,想不起哪里可以开餐,这里的出现总算是多了选择。

放下手机,享受眼前美食,将自己融入餐厅中绿色盎然的气息,纵然偌大的玻璃窗外,围满灰色的大厦,尽量视而不见。研究一下餐牌就会发现有趣之处,菜式的名字通通联系上大自然,汉堡包会载你到“森林、草原与冰原”;墨西哥卷穿插于“树木”之间;五穀碗及沙律碗是赏“花”的时间;冷压果汁游历世界六大“河流”;奶昔更厉害会飞越世界三大“瀑布”。细味店主别出心裁的意念之际,偶遇一位文质彬彬的外国高大型男,原来是餐厅创办人Christian G. Mongendre。

前文提到餐牌上的选择真的不少,所以点餐时也经一番思量,见到create your own(自选材料组合),可以请教Christian主厨配搭材料时该如何考虑。他建议不妨将湿软的食材(例如茄子蓉eggplant cavier和豆腐),跟leafy的食材(例如羽衣甘蓝及醃菜配搭),通常会带来不错的效果。如果不想费煞思量的话,他也推荐了几款必试的招牌菜,包括Banyan及Willow Flatbread、Forest及Tundra Burger和炸番薯条。Christian主厨同时解释他们的面包由酸种面团自制而成,比一般小麦面团更易消化,也比市售的面包少加工。

Christian主厨醉心于烹饪,曾在法国顶尖的酒店管理与厨艺学院Institut Paul Bocuse主修厨艺艺术和国际酒店及餐厅管理,也曾与米其林三星主厨Alain Ducasse共事。以往的经历令他最有启发的是,食物不止是盘中餐,更是喂养身体营养的重要部分,他主张少加工及天然健康的食物好好对待身体。Christian在高中就已开始有素食的习惯,来香港之前曾是美国的高级运动员。他发现植物为本的饮食促使他更快能恢复精神及耐力,有效改善运动表现。其次,受到母亲因癌离世的影响,加深他对饮食健康的关注,之后选择回到他的出生地香港,发展绿色餐饮事业,至今已差不多有8年的时间,带著经验与启发在中环开了首间素食餐厅MANA! Fast Slow Food,选择以快餐的风格供应轻食及沙律等,体贴香港人急速的生活步伐和节拍。

鼓励大家多肉少菜,除了基于健康考量之外,以环保理念推动及提倡素食也是一个较易入手的领域。不过,Christian并不想“定型素食”,不希望赋予纯素、蛋奶素或弹性素食的标签,他重申希望以植物为本作主轴的饮食概念能够对保护环境有贡献。环境和气候变化跟生活息息相关,不少由人类造成的环境灾害,Christian盼望变化亦始于我们人类。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尝试抱有与自然合而为一“One with Nature”的心,透过植物为本的饮食概念提醒客人珍惜地球资源。他还解释到餐厅的logo“T”,除了是自然之根–树木“Tree”的头文字之外,同时也渗透“平衡”的意思,人类与自然平衡发展才能和谐共存。

与Christian倾谈之间,感受到他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每当说起此方面议题,他总滔滔不绝尝试说服更多人关心环保。他们与Deliveroo更有项“种树”合作,在外卖网站上点他们的combo set,TREEHOUSE与Deliveroo会各捐$5,为地球多添两棵树。丰富环保资讯外,令人更有深刻印象的是他们的Forest汉堡包,里面的“汉堡扒”以红菜头、菇菌、燕麦、茄子蓉、烤甜椒及蒜蓉製成,味道融合得好之馀,咬落竟然有少少烟韧弹牙的质感,即使是经常烹调素食的人也未能做出这样的效果,实在是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