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产业以及在中国现状个人见解

首先作为一个“指点江山”的云玩家,本人体验的电子游戏还是很有限的,很多没玩过的也只是知道个大概的名字,所以本文中的部分阐述具有主观色彩,如有问题,请积极提出
电子游戏产业作为21世纪的热门新兴产业,拥有蓬勃的生命力,这里我先提一下电子游戏产业产生的初心,其实在最开始的电子游戏没有如今优秀的画面,也没有所谓“丰富的玩法”,往往就是最直接的益智小游戏,由显示屏上的众多小点构成。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金币,硬件的升级催生出大量”跨世代“游戏;同样人均收益的增加,也让电子游戏受众普遍化。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那些“可恨的家长”,因为自身的管教方式与行为习惯影响了孩子,使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没有哪一位沉迷游戏的孩子的家长是无罪的,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勇于探索的,但那些家长却一度认为是电子游戏本身害了他们的孩子,这无疑是一种幼稚而又愚蠢的想法,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就可以放松心情,丰富精神生活,过度了就只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游戏本身是无罪的,不管是什么游戏,都会有其特别的受众,问题点出在使用者的游玩行为和态度。虽然口说无凭,但就算是目前防沉迷已经严格到那种程度了,如果在这样的制度下孩子依旧成绩不见长进,那也就由不得那些家长了。
前面可能把话说偏了,现在步入正题,就目前电子游戏产业在全世界其实并不景气,近几年众多知名大厂手中的大“IP”反复摆烂,虽然在客观上画面、音感确实有进步,但却将游戏的本来特色弃于千里,还试图在尝试:“借鉴”其他IP大作的玩法,目前情况就是大厂靠着资本能躺一波是一波,比较全靠同行衬托,小厂和部分个体户则没有制作那种游戏的能力和资金,只能另辟蹊径做些有内涵的小型游戏。前提是还得有情况,毕竟做这样类型的游戏基本上入不敷出,很多大厂也是这样的。
这里我再来说说目前中国的电子游戏产业的情况,众所周知,国内大厂相比于国外有些与众不同,国内大厂通常是做一些网游、手游而很少去制作电脑(买断制)、主机或是掌机游戏。这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国内在20年前甚至更早的一段时间里大量水货盗版游戏机横行,导致当时国内国外的优秀主机不会流入中国,于是就造成了网游、手游的泛滥。
目前国内的众多大厂已经声称会去制作所谓的“国产3A大作”,而且已经可以确定高薪聘请了很多国外的大佬,所以这事应该还是有可能的。但所谓的“中国3A”应该不会是买断制,而是所谓的买断+内购的模式。总之,想让国内大厂去制作那些”原汁原味“的3A恐怕是行不通,只能寄希望于那些中型厂商,如游戏科学等(这里没有吹的意思,只能说人家确实有情怀,是那些大厂所比不了的)。
目前在国内成功出圈的知名游戏(这里并不指手游,更像是内购制单机)应该只有2款(如有更多请补充):永劫无间和原神,这2款游戏都有快速圈钱的能力,永劫无间本质上还是个圈钱游戏,不过单从制作来说还是不错的;原神就称得上是引以为傲之作了,国内国际两开花,而国外的玩家甚至比国内玩家更热衷于氪(不愧是“XP”社),也算是国内电子游戏界的一大幸事。
好了这次的杂谈差不多就这样了,本人有感而发就写了这么多,感谢各位点进来的b友,望留下宝贵建议。